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温峤,字太真。性聪敏,有识量,博学能属文。风仪秀整,美于谈论。散骑常侍庾敳有重名,而颇聚敛,峤举奏之,京都振肃。后举秀才。属二都①倾覆,社稷绝祀。元帝初镇江左,乃以为左长史,檄告华夷,奉表劝进。后迁太子中庶子。及在东宫,深见宠遇,太子与为布衣之交。明帝即位,帝亲而倚之,甚为王敦所忌,因请为左司马。敦阻兵不朝,多行陵纵。峤知其终不悟,于是谬为设敬、综其府事干说密谋以附其欲。会丹杨尹缺,表补丹杨尹。峤得还都,乃具奏敦之逆谋,请先为之备。及敦构逆,王含、钱凤奄至都下,峤烧硃雀桁以挫其锋,帝怒之,峤曰:“今宿卫寡弱,征兵表至,若贼豕突,危及社稷,陛下何惜一桥?”贼果不得渡。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事平封建宁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进号前将军帝疾笃,峤与王导、郗鉴、庾亮等同受顾命。时历阳太守苏峻藏匿亡命,朝廷疑之。峤闻苏峻之征也,虑必有变,求还朝以备不虞,不听。未几而苏峻果反,遣督护王愆期、西阳太守邓岳、鄱阳内史纪瞻等率舟师赴难。及京师倾覆,峤闻之号恸。人有候之者,悲哭相对。俄而庾亮来奔,宣太后诏,进峤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峤曰:“今日之急,殄寇为先,未效勋庸而逆受荣宠,非所闻也。何以示天下乎!”固辞不受。时亮虽奔败,峤每推崇之,分兵给亮。遣王愆期等要陶侃同赴国难,侃恨不受顾命,不许。峤初从之,后复固请侃行。侃许之,遣督护龚登率兵诣峤。及贼灭,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封始安郡公,邑三千户。

(节选自《晋书·温峤传》)

(注)二都:指晋朝的洛阳、长安二都。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事平/封建宁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进号前将军/
B.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事/平封建宁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进号前将军/
C.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事平/封建宁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进号前将军/
D.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事平/封建宁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进号前将军/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稷,土神和谷神的合称。古代君主每年要祭土神和谷神,后来“社稷”就借指国家。
B.华夷,原指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与其周边的少数民族,后来也借指中国和外国.
C.顾命,指新帝登基后托以辅政重任的大臣,他们手握大权,甚至可以决定新帝的废立。
D.三司,在唐代之前,指太尉、司徒、司空三公,是当时朝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峤为人刚正,无惧权势。面对声名威重的权贵,他虽身无功名,却毅然检举上报以匡正清明,此举使得京都之人大受震动.
B.温矫机智聪慧,颇有军事才能,无论是王敦构逆还是苏峻谋反,他都提出要提前防备,都能身先士卒,巧用计策,大败叛军。
C.温峤忠心为国,不重名利。苏峻反叛,他马上派部驰援;京师沦陷,他恸哭;太后嘉赏他,他以大敌当前,功业未建为由推辞。
D.温峤顾全大局,颇有识量。庾亮兵败而来,温峤仍敬重他,并分派兵卒给他;陶侃因己私推却责任,温峤劝说他承担救国大任。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在东宫,深见宠遇,太子与为布衣之交。
译文:等到他到了东宫,深受太子宠信重用,太子和他建立了平民一般不分尊卑的友情。
B.于是谬为设敬,综其府事,干说密谋,以附其欲。
译文:于是伪装对他敬重,综理他府中的事务,进言献计献策,来附和他的想法.
C.峤闻苏峻之征也,虑必有变,求还朝以备不虞,不听。
译文:温峤听到了苏峻出兵了,担心会有变故,请求回朝以防不测,不能听任事态发展。
D.今日之急,殄寇为先,未效勋庸而逆受荣宠,非所闻也。
译文:今日这样危急,应以消灭贼寇为先,我未能呈献功勋而蒙受荣宠,这是从未听闻过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01 05:47: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乔宇伯孙。年二岁时,祖馨临终,抚乔首曰:“恨不见汝成人!”因以所用砚与之。至五岁,祖母以告乔,乔便执砚涕泣。九岁请学,在同辈之中,言无媒辞。弱冠,受业于乐安蒋国明。济阴刘公荣有知人之鉴,见乔,深相器重。友人刘彦秋夙有声誉,尝谓人曰:“范伯孙体应纯和,理思周密,吾每欲错其一事而终不能。”

光禄大夫李铨尝论扬雄才学优于刘向,乔以为向定一代之书,正群籍之篇,使雄当之,故非所长,遂著《刘杨优劣论》,文多不载。乔好学不倦。父粲阳狂不言乔与二弟并弃单业绝人事侍疾家庭至粲没足不出邑里。司隶校尉刘毅尝抗论于朝廷曰:“使范武威疾若不骂,是为伯夷、叔齐复存于今。如其信笃,益是圣主所宜衷衿。其子久侍父疾,名德著茂,不加叙用,深为朝廷惜遣贤之讥也。

元康中,诏求廉让冲退覆道寒素者,不计资,以参选叙。尚书郎王琨乃荐乔曰:“乔禀德真粹,立操高洁,儒学精深,含章内奥,安贫乐道,栖志穷巷,箪瓢咏业,长而弥坚,诚当今之寒素,著厉俗之清彦。”时张华领司徒,天下所举凡十七人,于乔特发优论。又吏部郎郗隆亦思求海内幽通之士,乔供养衡门,至于白首,于是乐安令。辞疾不

乔凡一举孝廉,八公府,再举清白异行,又举寒素,一无所就。初,乔邑人腊夕盗斫其树,人有告者,乔阳不闻,邑人愧而归之。乔往喻曰:“卿节日取柴,欲与父母相欢娱耳,何以愧为!”其通物善导,皆此类也。外黄令高顽叹曰:“诸士大夫未有不及私者,而范伯孙恂恂率道,名讳未尝经于官曹,士之贵异,于今而见。大道废而有仁义,信矣!”其行身不秽,为物所叹服如此。以元康八年卒,年七十八。

(节选自《晋书·范乔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父粲阳狂不言/乔与二弟并弃学业/绝人事/侍疾家庭/至粲没/足不出邑里
B.父粲/阳狂不言/乔与二弟并弃学业/绝人事侍疾/家庭至粲没/足不出邑里
C.父粲/阳狂不言乔与二弟/并弃学业/绝人事侍疾/家庭至粲没/足不出邑里
D.父粲阳狂不言/乔与二弟/并弃学业绝人事/侍疾家庭/至粲没/足不出邑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男子二十岁为成人,要行加冠礼,即带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B.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他编订的《战国策》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我们熟悉的《荆轲刺秦王》即为其中的名篇。
C.元康:西晋惠帝年号。中国是历史上最早使用年号纪年的国家。自汉武帝建元元年开始,历代皇帝都立年号,如贞观、康熙等。
D.除、拜、举、荐,都指官职变化,文中均指授予官职。“孝廉”“寒素”在文中都是指汉晋时期选拔士人的科目。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乔孝顺懂事。他两岁时,他的祖父范馨临终前因为遗憾自己看不到他长大成人,就把自己用过的砚台留给了他,五岁时,祖母告诉他这件事,他就拿着砚台哭。
B.范乔沉稳持重,他九岁入学,在同辈人中从来不说轻慢、玩笑的话。曾随乐安蒋国明学习,受到济阴人刘公荣的器重和友人刘彦秋的称赞。
C.范乔好学普思。光禄大夫李荃认为扬熊才学优于刘向,范乔对此并不赞同,并写了一篇文章《刘扬优劣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很多文献都有记载。
D.范乔宽容大度,范乔的同乡除夕晚上偷砍他家的树,有人告诉他,他装作没听见。同乡人很惭愧,就把偷砍的树还给了他,他反而去劝解对方不要在意。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子久侍父疾,名德著茂。
(2)诸士大夫未有不及私者,士之贵异,于今而见。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密传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②。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陈情表》。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③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选自《晋书·李密传》)

(注)①醮:再婚。②游夏:即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两人都有非凡的才能。③明明,这里指圣明的皇帝。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陈情表》
B.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陈情表》
C.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陈情表》
D.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陈情表》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服阙,指守丧期满除服,古制规定父母、祖父母甚至兄弟姊妹去世,均要守丧,时间视亲疏而定。本文中“服阕”特指李密为祖母守丧期满除服。
B.迁,古代多指调动官职,包括升、降、调三种情况。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如“迁谪”。本文“乃迁汉中太守中的“迁”指升迁。
C.安乐公,三国时的蜀汉汉怀帝刘禅蜀国为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帝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刘禅却乐而忘本,乐不思蜀。
D.太子洗马,官名,太子属官,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官居三品,秦汉起始。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密从很小就懂得尽孝道。他幼年丧父,母亲何氏再嫁,年仅几岁的李密深切地思念母亲,不能自已,以至忧思成疾。
B.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也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上疏《陈情表》“辞不就职”;皇帝看后,停止征召他为太子洗马。
C.李密认为安乐公刘禅是个仅次于齐桓公的君主,理由是刘禅和齐桓公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司空张华对他的这个见解很是信服。
D.李密做温县县令时,讨厌下属官吏,因给其写信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而被上告,司隶因为他在温县做官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⑵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同类题3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①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遣卒迎之,而籍己去,济大怒。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②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 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藉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
③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于是乡亲共喻之(_______)(2)口不臧否人物(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乃就吏
A.参加B.就职C.趋向D.靠近
【小题3】为下列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
A.带领B.荐举C.援引D.延请
【小题4】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B.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C.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D.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小题5】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小题6】文本末尾提到“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分析皇帝保护阮籍的原因。
【小题7】根据文本的内容,完成表格。
事迹
性格
 
傲视权贵
谢绝出任曹爽府上参军
 
母亲去世,依然与人围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桓冲传
桓冲字幼子,温诸弟中最淹识,有武干,温甚器之。除西阳太守。从温征伐有功,镇襄阳。又从温破姚襄。寻迁江州刺史。温之破姚襄也,获襄将张骏、杨凝等,徙于寻阳。冲在江陵,未及之职,骏率其徒五百人杀江州督护赵毗,掠武昌府库,将妻子北叛。冲遣将讨获之,遽还所镇。
初,彝亡后,冲兄弟并少,家贫,母患,须羊以解,无由得之,温乃以冲为质。羊主甚富,言不欲为质,幸为养买德郎。买德郎,冲小字也。及冲为江州,出射,羊主于堂边看,冲识之,谓曰:“我买德也。”遂厚报之。
在江州凡十三年而温薨。初,温执权,大辟之罪皆自己决。冲既莅事,上疏以为生杀之重,古今所慎,凡诸死罪,先上,须报。冲既代温居任,尽忠王室。
谢安以时望辅政,为群情所归,冲惧逼,宁康三年,乃解扬州,自求外出。桓氏党与以为非计,莫不扼腕苦谏。冲皆不纳,处之澹然,不以为恨,忠言嘉谋,每尽心力。
冲性俭素,而谦虚爱士。尝浴后,其妻送以新衣,冲大怒,促令持去。其妻复送之,而谓曰:“衣不经新,何缘得故!”冲笑而服之。命处士南阳刘驎之为长史,驎之不屈,亲往迎之,礼之甚厚。又辟处士长沙邓粲为别驾,备礼尽恭。粲感其好贤,乃起应命。初,郗鉴、庾亮、庾翼临终皆有表,树置亲戚,唯冲独与谢安书云:“妙灵、灵宝尚小,亡兄寄托不终,以此为恨!”言不及私,论者益嘉之。及丧下江陵,士女老幼皆临江瞻送,号哭尽哀。
(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四》,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甚器 之 器:器重
B.幸 为养买德郎 幸:期望
C.大辟之罪皆自己决  决:解决
D.树置 亲戚 置:安置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冲在江陵,未及之职 南亩之农夫
B.谢安以时望辅政  秦以攻取之外
C.冲性俭素,而谦虚爱士    人非生而知之者
D.命处士南阳刘驎之为长史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小题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骏率其徒五百人杀江州督护赵毗,掠武昌府库,将妻子北叛。
(2)亡兄寄托不终,以此为恨!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4)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乃至万世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