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各题。

________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小题1】这首词的词牌是(    )
A.踏莎行B.水调歌头C.苏幕遮D.八声甘州
【小题2】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天空寥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
B.“黯乡魂,追旅思”是说作者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
C.“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D.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小题3】这首词在景物描写方面很有特点,请结合具体语句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11 09:03: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郡斋即事①
范仲淹
三出专城②鬓似丝,斋中萧洒胜禅师。
近疏歌酒缘多病,不负云山赖有诗。
半雨黄花秋赏健,一江明月夜归迟。
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注)①此诗作于宋仁宗景祐三年,范仲淹知饶州时,当时范仲淹已48岁。②范仲淹因直言敢谏,先后被贬谪睦、苏、饶三州。专城,指出任州郡地方长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A.题目中的“即事”点明了诗歌的题材,该类诗歌重在写人叙事,很少用到描写和议论,这在该诗中得到了体现。
B.首句使用比喻手法,“如丝”写出了诗人在经历仕途坎坷和人生失意后容颜上的突变,暗示内心所受打击、怅怨之深。
C.首联次句拿“禅师”来正面衬托自己,突出了诗人的“潇洒”;同时,该句又领起下文,中间两联是对“潇洒”的具体描述。
D.颔联“近疏歌酒缘多病”一句与杜甫的“潦倒新停浊酒杯”在所写的内容和抒发的情感方面具有相似性。
E. 颈联写诗人赏菊、对月。“健”“迟”两字用得极为精妙,“健”字写出在雨中赏菊时兴致之高,“迟”字写出诗人观赏江月的流连忘返。
【小题2】诗歌尾联“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在抒情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告诸子及弟侄
范仲淹
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爨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今得厚禄,欲以养亲,亲不在矣。汝母已早世,吾所最恨者,忍令若曹享富贵之乐也。
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亲疏,然以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尚祖宗之意无亲疏,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自祖宗来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以入家庙乎?
京师交游慎于高议不同当言责之地且温习文字清心洁行以自树立。平生之称,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
京师少往还,凡见利处,便须思患。老夫屡经风波,惟能忍穷,固得免祸。
大参到任,必受知也。惟勤学奉公,勿忧前路。慎勿作书求人荐拔,但自充实为妙。将就大对,诚吾道之风采,宜谦下兢畏,以副士望。
青春何苦多病,岂不以摄生为意耶?门才起立,宗族未受赐。有文学称,亦未为国家所用,岂肯循常人之情,轻其身丧其志哉
贤弟请宽心将息,虽清贫,但身安为重。家间苦淡,士之常也,省去冗口可矣。请多著功夫看道书,见寿而康者,问其所以,则有所得矣
汝守官处小心不得欺事,与同官和睦多礼,有事只与同官议,莫与公人商量,莫纵乡亲来部下兴贩,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营私利。汝看老叔自来如何,还曾营私否?自家好,家门各人好事,以光祖宗。 
注:①爨:烧火做饭。②大参:当是作者子侄中某人名字。③大对:这里指殿试。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汝母躬执爨而吾亲甘旨 甘旨:辛酸苦楚
B.岂不以摄生为意耶   摄生:保养身体,养生
C.贤弟请宽心将息     将息:调养,将养休息
D.省去冗口可矣 冗口:谓吃闲饭的人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师交游/慎于高议/不同当言/责之地/且温习文字清心/洁行以自树立
B.京师交游/慎于高议/不同当言责之地/且温习文字/清心洁行/以自树立
C.京师交游慎于高议/不同当言/责之地/且温习文字/清心洁行/以自树立
D.京师交游/慎于高议/不同当言/责之地/且温习文字清心/洁行以自树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仲淹非常重视亲情宗族。认为宗族血缘关系不分亲疏,族中缺衣少食者,他都给予周济。
B.范仲淹教诲子弟勤学奉公。读书人不应该通过请人推荐的方式求取功名,充实自己才是关键。
C.范仲淹叮嘱亲人注重养生。生活平淡是士人的正常状态,不忧家贫,注重健康,提倡安贫乐道。
D.范仲淹告诫子孙为官清廉。做官要保持清廉之心,不经营私利,也不纵容亲友借势经营。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有文学称,亦未为国家所用,岂肯循常人之情,轻其身丧其志哉!
⑵请多著功夫看道书,见寿而康者,问其所以,则有所得矣。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严先生祠堂记
范仲淹
①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②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③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小题1】对第①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点明严光与光武帝是老朋友关系。
B.交代严光辅佐光武帝建国的背景。
C.严光凭他高尚的节操超过光武帝。
D.天下只有光武帝能以礼敬重严光。
【小题2】下列不能体现严光的品德与光武帝的气度相互映衬关系的一项是()
A.“惟先生以节高之”与“惟光武以礼下之”
B.“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与“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C.“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与“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
D.“云山苍苍,江水泱泱”与“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小题3】简析作者修建严先生祠堂的目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4】鉴赏本文的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