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野望

杜甫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②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③。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④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注]①此诗作于宝应元年(762年)十一月,当时诗人正在外漂泊求职。②越巂,指越巂郡。属剑南道。③五溪:即沅水上游的五大支流。射洪:位于涪江上游。④春酒:此指冬酒,因冬酿而春成,故称春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金华山北涪水西”,杜甫此时流落在梓州东南六十里的射洪县,位于金华山北,涪江之西。既交代了诗人此次出城“野望”的地点,也交代了他野望所见的山景与江色。
B.“仲冬风日始凄凄”一句,写诗人野望之地气候殊异。点明了诗人“野望”的时间,是在初冬一个风起的日子,“凄凄”二字渲染出凄冷的氛围。
C.诗人触目伤情,自然想到要借酒销愁,因而引出最后两句:“射洪春酒寒仍绿,极目神伤谁为携。”唐时美酒暖则绿,射洪寒轻,故冬天酒仍绿,照应首联中“始凄凄”三字。
D.尾联化用了《楚辞•招魂》中“目极千里兮伤春心”之句,大意是:射洪县冬天不太冷,酒仍是绿的,可是有谁为我携酒而来呢?一个问句,抒发了诗人的无限凄凉与怅惘。
(2)诗歌的颔联和颈联采用哪种方法写景?请简析。
(3)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11 10:13: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人送朱樱

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注)①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②赐沾:即沾赐,受到赏赐之意。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③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以西蜀村民送朱樱为由,表达了作者寄寓蜀地时较为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全诗用语平易,寓意耐人寻味。
B.“西蜀樱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是这般鲜红,其中的“也”字暗示出作者所经历的时空变化。
C.“数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尽管作者十分细心倾倒樱桃,但仍恐破损。樱桃如此娇嫩,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D.此诗以“朱樱”为描写对象,采用以昔衬今的手法,前四句描写西蜀樱桃,体物精致,摹写工细。后四句写由“野人”送朱樱而引起的对当年皇帝赐樱的美好回忆,衬托了作者在西蜀收到“野人”相赠的樱桃时的感激之情。
E.“万颗匀圆讶许同”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
【小题2】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此日尝新任转蓬”一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