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诗句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该句表现了诗人对弹奏者的尊重,“欲语迟”三字,用语精练,直接刻画出琵琶女的持重和绝不轻浮的性格特征。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表现了诗人热情相邀、急于相见的心情,又精练而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又迫不得已。“半遮面”是一处很典型的细节描写,也是一个特写镜头,生动地表现出琵琶女的羞涩情态。
C.“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描写琵琶女调弦校音的动作,进而表现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之中,也显示了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丰富的感情。
D.“轻拢慢捻抹复挑”,写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娴熟。轻轻的拢,慢慢的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一连串的动作,具体地表现了琵琶女扣弦、揉弦、顺弦、回拨弦的动作熟练,技艺精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11 10:48: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一)

夜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二)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行》节选)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夜筝》首句中“紫袖”“红弦”,分别代指筝与弹筝人,暗示了弹筝女子形象的美好,有很强的画面感。
B.《夜筝》首句中写明月,借月交代时间的同时,也渲染了环境的明净美好,正衬出弹筝女的形象。
C.《夜筝》次句写弹筝。连用两个“自”字,独自弹奏、独自感伤,表现了弹筝女子孤芳自赏、曲高和寡的心性。
D.《夜筝》三、四两句采用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写法,写筝声传达出的情感和感人效果,含蓄蕴藉。
E.《夜筝》这首诗能使人在想象筝乐美妙的同时,又引发对“自弹自感”内容的丰富联想,自然铺垫出“别有深情一万重”的结句。
【小题2】请比较《夜筝》与《琵琶行》节选部分,分析二者在描写内容上的异与同。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完成各题。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注)刘二十八:即刘禹锡,因其排行二十八,故称。蹉跎:受挫折,这里指失意贬官。二十三年:刘禹锡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旧历九月被贬连州刺史,赴任途中再贬朗州司马。十年后,奉诏入京,又复贬任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刺史。直至公元827年(唐文宗大和元年),方得回京,预计回到京城时,已达二十三年之久。
【小题1】下列对诗人及诗歌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事、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有“诗魔”“诗王”之称,与李白、杜甫一起被称为“唐代三大诗人”。
B.本诗是诗人写给友人刘禹锡的赠诗。诗人对刘禹锡被贬官二十多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极度的不平和无限的感慨。
C.“为我引杯添酒饮”中的“引”,本义为“拉开弓”。这里形容白居易用力拿过朋友的酒杯,不容拒绝。说明诗人的热情、真诚和豪爽。
D.“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隐含着赞美,诗人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
【小题2】“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两句在表现手法有什么特点?刘禹锡在《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这两组诗句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