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长安杂题

(唐)杜牧

雨晴九陌铺江练,岚嫩千峰叠海涛。

南苑草芳眠锦雉,夹城云暖下霓旄

少年羁络青纹玉,游女花簪紫蒂桃。

江碧柳深人尽醉,一瓢颜巷日空高。
(注)①九陌:长安城中的九条大道。②霓旄:指彩虹,③羁络:马络头。
【小题1】赏析这首诗的首联。
【小题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尾联暗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19 11:34: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阿房宫赋
杜牧
①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②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④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C.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月出于东山之上
D.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耳得之而为声,遇之而成色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宫,“宫”的本义与“室”同,上古时代,就是一般住宅,无贵贱之分。但“宫”与“室”所指范围有广狭之分,“宫”指整所房子包括院墙,“室”指房屋内部。
B.赋,“赋”是古代兼具诗歌和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其主要特点在于铺陈事物,铺叙夸张,讲究文采,句式多以四言六言为主,韵散结合,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自己的思想。
C.四海,古人曾认为九州大地的周围全是海,因此“四海”指天下,指世界各地。
D.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山兀,阿房出。”极写修阿房宫工程浩大。一“兀”一“出”,一因一果,亦是一苦一乐。
B.“五步”“十步”极写楼阁众多,“廊腰”“檐牙”极写姿态生动,“各抱”“勾心”极写布局精巧。
C.“几世几年”,写时间之久,“剽掠”写搜刮之厉,“收藏”“经营”“精英”写物品之美,“倚叠如山”写搜刮之多。
D.“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个字,四个短语,每个短语中一贵一贱,用这样巨大的反差再加上“弃掷逦迤”,揭露了“六国之人”荒淫奢侈、挥金如土的罪恶生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选自《孟子》

【小题1】选出下列“数”字读音与意思相同的一项
①数罟不入洿池;②数口之家;③范增数目项王;④媒人去数日;⑤识盈虚之有数;
A.①②B.②③C.④⑤D.②④
【小题2】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B.以五十步笑百步
C.申之以孝悌之义D.然秦以区区之地,序八州而朝同列
【小题3】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填然鼓之B.树之以桑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谨庠序之教
【小题4】下面对文意的表述理解有误的一项
A.孟子认为,如果想让老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就必须做到粮食与鱼鳖吃不完,材木用不尽。
B.孟子认为,让百姓按时栽种农桑,蓄养牲畜,不随意耽误百姓农时,百姓就能免于饥寒,国君就能够称王天下。
C.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说明梁惠王对国家治理还没有尽心。
D.选文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道理和措施。
【小题5】把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②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