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行香子·上海道中

(清)袁通

算定归程,嫩约分明。挂轻帆、江渡春申。怪伊双桨,偏泥人行。要等潮来,等潮去,等潮平。酒也庸斟,梦也懒寻。照相思、一点秋灯。拥衾深坐,谁伴深更?有雨潇潇,风瑟瑟,雁声声

注:①嫩约:不坚牢的信约。②春申:黄浦江在上海市内部分的别称。③泥:阻滞。

【小题1】作品中的“上海道中”是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作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算定”句说因急于还家而计算归程。表达了急于归家的心情。
B.“挂轻帆”中的“轻”字,既写船的轻快也写作者的轻松心情。
C.“怪伊双桨,偏泥人行”用拟人手法,更表现急切归家的心理。
D.“要等潮来”等三个三字句的叠用,透露出了无可奈何的心绪。
【小题3】结合作品,选取一个角度,对下阕划线句进行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19 01:07: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吴顺恪六奇①别传
清王士祯
海宁孝廉查继佐,崇祯中名士也。尝冬雪,偶步门外,见一丐避庑下,貌殊异,呼问曰:“闻市井有铁丐者,汝是否?”曰:“是也。”曰:“能饮乎?”曰:“能。”引入发醅,坐而对饮。查已酩酊,而丐殊无酒容。衣以絮衣,不谢,径去。
明年,复遇之西湖放鹤亭下,露肘跣行。询其衣,曰:“入夏不须此,已付酒家矣。”曰:“曾读书识文字乎?”曰:“不读书识字,何至为丐!”查奇其言,为具汤沐而衣履之。询其氏里,曰:“吴姓,六奇名,东粤人。”问:“何以丐?”曰:“少好博,尽败其产,故流转江湖。自念叩门乞食,昔贤不免,仆何人,敢以为污!”查遽起,捉其臂曰:“吴生海内奇士,我以酒徒目之,失吴生矣!”留与痛饮一月,厚资遣之。
六奇者,家世潮阳,祖为观察,以樗蒲②故,遂为窭人。既归粤,寄食充驿卒,稔知关河厄塞形势。会王师入粤,逻者执六奇,六奇请得见大帅言事。既见,备陈诸郡形势,因请给游札③数十通,散其土豪,所至郡县,壁垒皆下。帅上其功,十年中,累官至广东水陆师提督。
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水行三千里,供帐极盛,度梅岭,已遣其子迎候道左。所过部下将吏皆负籣抱弩矢为前驱抵惠州吴躬自出迎导从杂沓拟于侯王。至戟门,则蒲伏泥首,登堂,北面长跪,历叙往事,无所忌讳。入夜,置酒高会,身行酒炙。歌舞妙丽,丝竹迭陈,诸将递起为寿,质明始罢。自是留止一载,装累巨万。将归,复以三千金为寿,锦绮、珠贝、珊瑚、犀象之属,不可訾计。
初,查在惠州幕府,一日游后圃,圃有英石一峰,深赏异之。再往,已失此石。问之,则以巨舰载致吴中矣。今石尚存查氏之家。 
注①吴顺恪,名六奇,广东丰顺县人。②樗蒲:赌博。③游札:空白的、可以任意填写的公文。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过/部下将吏皆负籣/抱弩矢/为前驱/抵惠州/吴躬自出迎/导从杂沓/拟于侯王
B.所过部下将吏/皆负籣/抱弩矢为前驱/抵惠州/吴躬自出迎/导从杂沓/拟于侯王
C.所过/部下将吏/皆负籣/抱弩矢为前驱/抵惠州/吴躬自出迎导从/杂沓拟于侯王
D.所过部下将吏/皆负籣/抱弩矢/为前驱/抵惠州/吴躬自出迎导从/杂沓拟于侯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B.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庙号,是明朝作为大一统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
C.驿卒,在驿站供差遣的士卒。驿,供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的处所。
D.北面,即向北,向北而坐表示谦虚。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面向北为下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六奇不同于一般人,外貌奇特,身为乞丐,别人请他喝了酒,赠给了他衣服,他却连声道谢都没有,就径直走了。
B.吴六奇认为自己成为乞丐的原因:一是自己没读过书,不识得字;二是年轻时嗜好赌博,输光了家产。
C.吴六奇做乞丐时,他并不觉得行乞玷污自己的名声。后来,他步入仕途,多次升官,一直做到广东水陆师提督。
D.文章叙述了吴六奇的一些传奇经历,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个性豪荡、熟地理、有韬略、知恩图报的奇士形象。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查奇其言,为具汤沐而衣履之。
②查遽起,捉其臂曰:“吴生海内奇士,我以酒徒目之,失吴生矣!”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论文偶记(节选)

刘大櫆(清)

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曹子桓、苏子由论文,以气为主,是矣。然气随神转,神浑则气灏,神远则气逸,神伟则气高,神变则气奇,神深则气静,故神为气之主。至专以理为主,则未尽其妙。盖人不穷理读书,则出词鄙倍空疏。人无经济,则言虽累牍,不适于用。故义理、书卷、经济者,行文之实。

文贵奇,所谓“珍爱者必非常物”。然有奇在字句者,有奇在意思者,有奇在笔者,有奇在丘壑者。有奇在气者,有奇在神者。字句之奇,不足为奇;气奇则真奇矣;神奇则古来亦不多见。次第虽如此,然字句亦不可不奇。扬子《太玄》、《法言》,昌黎④甚好之,故昌黎文奇。奇气最难识,大约忽起忽落,其来无端,其去无迹。读古人文,于起灭转接之间,觉有不可测识处,便是奇气。

文贵简。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

文贵变。《易》曰:“虎变文炳,豹变文蔚。”又曰:“物相杂,故曰文。”故文者,变之谓也。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文法有平有奇,须是兼备,乃尽文人之能事。上古文字初开,实字多,虚字少。典谟训诰,何等简奥,然文法自是未备。至孔子之时,虚字详备,作者神态毕出。《左氏》情韵并美,文采照耀。至先秦战国,更加疏纵。汉人敛之,稍归劲质,惟子长集其大成。唐人宗汉,多峭硬。宋人宗秦,得其疏纵,而失其厚茂,气味亦少薄矣。文必虚字备而后神态出,何可节损?然枝蔓软弱,少古人厚重之气,自是后人文渐薄处。史迁句法似赘拙,而实古厚可爱。

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言也,故即事以寓情。即物以明理,《庄子》之文也;即事以寓情,《史记》之文也。

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1)引用“虎变文炳,豹变文蔚”,其作用是  
(2)下列句子编成四组,都属于正面阐述作者创作主张的一组是  
①故义理、书卷、经济者,行文之实。
②物相杂,故曰文。
③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
④故文者,变之谓也。
⑤《左氏》情韵并美,文采照耀。
⑥文必虚字备而后神态出,何可节损?
A.①③⑤⑥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⑥D.①②⑤⑥
(3)文章是怎样说明实词和虚词的辩证关系的?
(4)第(7)段强调诵读要(1)  (2)  
(5)根据“即物以明理,《庄子》之文也;即事以寓情,《史记》之文也。”选择其中一例加以简述。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张文在分发甘肃序

清张惠言

古之所谓良有司者,不待其莅政治民也,观其所以汲汲者,则其于守也可知矣。是故有躁进之心,则必有趋势之术;有患贫之心,则必有冒货之渐。虽有特达之才,廉耻之念,其入于势利也犹靮之在项幂之在目而以旋于磨虽欲自拔其足其势固不得已呜呼!今之有志于吏道者鲜矣。今各省自州县自丞尉,谒吏部而出者,岁数百余人,其人皆有司牧之责,其间亦有知名义、识廉耻者。然吾观其所以进争尺寸之捷,较出入之势、进退之械,则未有不求熟者。及其选而得官,则哗然曰:“某地善,某地恶。”得之者忻戚色然。问其所以为善恶者,则非政之险易也,非民之淳浇也,曰“某地官富”,曰“某地官贫”。呜呼!士未莅官,未治民,而所汲汲者如此;古之良有司,其终不可见乎?

海盐张文在,强毅慷慨,喜任侠,然敦为孝弟。少举于有司,困不遂,走京师,供事国史馆,积若干年,以勤能,例得府经历。又几年,史馆移选人入吏部,文在例得与,而主者抑之,不得选。今年秋,以赀入,请试用,分发得甘肃。甘肃,地边塞,民穷官贫,自长吏以下,不能具舆马,士大夫宦者视为畏区;而文在以磊落才,抱负奇气,浮汩为吏十余年,更偃蹇摧困,始得一官;而当远绝西徼,家又甚贫,虽相知者,皆为文在不乐;而文在处之晏然。且曰:“吾闻甘肃民朴而政简,长官无奔走,宾客无徭役,此真吾所乐者。”君子于是知文在之贤:其不躁进也,其不患贫也,其有守也。他日莅政治民,其为良有司也无惑焉。于其行也,序以送之。

(选自《茗柯文编》,有删改)

(注)①靮:马缰。②淳浇:风俗的敦厚和浮薄。③西徼:西方的边界。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入于势/利也犹靮之在/项幂之在/目而以旋于磨/虽欲自拔其足/其势固不得已/
B.其入于势利也/犹靮之在/项幂之在/目而以旋于磨/虽欲自拔/其足其势固不得已/
C.其入于势利也/犹靮之在项/幂之在目/而以旋于磨/虽欲自拔其足/其势固不得已/
D.其入于势利也/犹靮之在项/幂之在目/而以旋于磨/虽欲自拔/其足其势固不得已/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部,古代六部之一,主管文武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位次在其他各部之上。
B.供事,职官名。清代宗人府、内阁等在京的衙门设供事,管理衙门事务,略同书吏。
C.以赀入,即捐官,士、民向国家捐资纳粟以取得官职,是封建社会时期缓解财政困难的一种方法。
D.徭役,古代官府指派成年男子义务性的劳役,包括修城、铺路、戍守边疆等工作。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感叹有志于实践为官之道的人太少了,因为那些当官之人虽然都负有管理百姓的责任,但其中已经没有懂得名誉节义、知道廉耻的人了。
B.作者认为,有突出的才能,有廉耻观念的人,一旦陷入权势、利益之中,就很难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官了。
C.张文在少年时被有司选拔,却困窘不得志,任国史馆供事若干年,后来,他以赀进入吏部,被派发到甘肃某地。
D.作者赞叹历经摧困得边地一官的张文在是好官。全文前后呼应,把一个小吏坚强而有操守的品质刻画得非常生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观其所以汲汲者,则其于守也可知矣。
(2)文在例得与,而主者抑之,不得选。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郭璧斋先生六十寿序
曾国藩
我年伯璧斋先生,天之处之殆厚矣哉!先生少读书,有大志。既冠,补博士弟子员,旋以优等食饩。屡踬场屋,贡入成均。试京兆,仍绌。当阳校官数月,儒术济济,翕然景从。其居乡也,外和而中直,不恶而人畏之。优伶杂剧,至不敢入境。谚曰:“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直其表而影曲者,吾未之闻也,先生孝友可以施于政,尊行可以加人。
前岁己未,恭遇栗恩,臣僚得荣其亲。维时先生之家嗣观亭前辈,既由翰林官西曹,两世封赠如例。而先生犹以有事秋试,迁延不得请。于是先生橐笔乡闱,十余役矣。从游之士得其口讲指画,或皆扶摇直上。而观亭前辈昆仲皆得庭训,而翔步词林,后先辉映。独先生黜抑良久,曾不一骋骐骥之足,固可解乎?夫以先生之德之能,于科名何与轻重?其达观内外,何尝不明青紫如糠秕?然终不自画,诚欲有所白于时,而又恶夫庸庸者,一蹶而不复振,乃借恬退之名,以文陋而其巧。故思有以之耳。以志则如彼,以遇则如此,此岂尽有司之咎哉?盖所谓天也。天欲厚之,则不如韫于石而光愈远;丛之丰草之中而荫愈广,而枝愈蕃。向使先生鸿渐之羽,激昂云路,扬厉中外,讵不快于志而裨益于时?精神有时而竭,福荫有时而单,是亦琢玉研木之说也。谓能优游林泉,颐神弥性,如今日也乎?谓能泽流似续,光大门阀,如今日也乎?
本年某月,先生六十寿辰。次嗣君雨山,与余为同年发,谬相知爱。将称觞介寿,嘱余以言侑爵。吾闻君子之事亲也,可以无所不至,独称其亲之善,则不敢溢词以邻于诬。君子之于友也,四人,季者早殇,二长者并穷约不得怡。独朱氏妹所处稍裕,而少遘痼疾,又离娩厄以死。何命之不淑也!妹卒以八月晦日,不逾月而吾祖母弃养。国藩窃禄京朝,发一家书而两遭期功之丧,又何痛也!于是泣识其略,使咏春追埋清幽,且叙其内外家之系而声以铭诗,以宣吾辈。
(有删节)
(注)①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②成均:古代大学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阳校官数月 权:暂时代理B.以文陋而其巧 售:实行,施展
C.故思有以之耳 厉:同“励”,勉励D.向使先生鸿渐之羽 假:借助,凭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兆,文中指当时清朝国都的所在地,古代指国都所在的地区。
B.优伶,文中指戏曲演员,古代指俳优乐工,后引申指演员。
C.庭训,文中指在朝廷聆听皇帝的教导。古代指父训,父教。
D.期功,古代丧服名,如李密《陈情表》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直其表而影曲者,吾未之闻也,先生孝友可以施于政,尊行可以加人。
⑵吾闻君子之事亲也,可以无所不至,独称其亲之善,则不敢溢词以邻于诬。
【小题4】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郭璧斋在为人处世方面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