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陕西是我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某果业公司与当地居民签订了生产收购300吨符合欧洲人口味的“粉红女士”优质苹果的合同,出口欧洲市场,但由于当地农民在生产管理中因苹果套袋、疏果、喷施高毒农药、大量施用氮肥等原因导致苹果着色、果体大小、酸度不够,农药残留量超标致使合同只完成了20吨的出口订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陕西苹果出口到欧洲市场,主要得益于
①欧洲市场需要陕西苹果
②交通技术的进步
③保鲜技术的发展
④苹果生产成本低、品质优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上述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果业公司要加强产前、产中的技术指导
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③发展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
④寻找新的出口对象,扩大贸易范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7-27 09:43: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紫花苜蓿(如左图)以“牧草之王”著称,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一带。似三叶草,适应性强,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各种畜禽均喜食。中国在公元前126年由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古罽宾国(即今克什米尔一带)引入,先在皇帝离宫附近种植,仅供御马饲用,后从西安普及到黄河流域,现紫花苜蓿在世界各地广为种植。苜蓿草可以加工成苜蓿草粉,其制作是多种加工储存方式中营养损失较少的一种。牧草草粉加工业在国际上已逐渐产业化。

材料二 甘肃省苜蓿草成为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初步形成苜蓿生产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格局。2016年全省紫花苜蓿种植面积达950万亩(河西走廊一带是优质紫花苜蓿主产区),稳居全国第一位,以苜蓿草粉为主的草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近70家,草产品畅销国内外。右图为甘肃河西走廊示意图。


(1)河西走廊一带种植紫花苜蓿的有利区位条件有哪些?
(2)试分析甘肃省大力发展苜蓿草粉等草产品加工业的原因。
(3)2017年1月18日农业部发布《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规划”提出苜蓿供给立足“国内为主、适当进口”原则,到2020年,新增优质苜蓿种植面积300万亩,增加优质苜蓿产量180万吨。有人建议南方部分农耕区可以借政策东风,大力发展紫花苜蓿种植,以提高目前国内供给,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