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夏日芳草

理查德·杰弗理斯

我踏着芳馥的浅草向上走去。而随着每一步的攀登,我的心境的感受范围似乎也更加宽阔;随着每一口清醇气息的吸入,一个更加深沉的渴望正在不觉萌生。甚至连这里太阳的光线也更加炽烈而妍丽。待到我登上山顶,我早已把我的卑微处境与生活苦恼忘个干净。我感到我自己已经一切正常。山顶有堑壕一道,我沿沟缓缓而行,稍事歇息。沟的西南边上,一处坡面坍陷,形成裂口。这里下临一带广阔沃野,其中盛植小麦,景色颇佳,周围青山环抱,宛如一古罗马圆形剧场。山间有通路隘口折向山南,天际远处则为白云锁闭,不可复见。

故此地堪称绝幽,唯与阳光与大地为伍。我躺在草上,开始从灵魂深处与大地、阳光、空气以及那渺不可见的远海慢慢絮语。

我想到大地的坚实——我甚至觉得它将我载负而起,身下如茵的绿榻那里传来一种异样的感觉,仿佛大地正在和我交谈。我想到那流荡的空气——以及它的纯净,这正是它的美之所在:它抚摸着我,并把它自身的一部分也给了我。我与大海谈话——虽然它离我很远,在我的想象之中我仍然看到了它缘岸近处的苍翠与远洋深处的蔚蓝,我渴望获得它的力量、秘密与光荣。我又与太阳对语——渴望从它的辉煌与灿烂中,从它的坚忍不拔与不知疲倦的驰驱中,找到那和灵魂相仿佛的东西。我仰对着顶上的蓝天——凝视着它的深邃,吸吮着它的绝妙的色泽和芳馥。天上的那些采撷不到的花朵里的浓郁蔚蓝把我的灵魂也吸引了去,因为纯净的色调能给灵魂带来静谧,使它在那里得到休憩。

④凭着这一切我祈祷了,我的灵魂体验到了一种完全不可言诠的感情;相形之下,祈祷反而显得微不足道,至于语言更是这种感情的一个粗糙的标记,只可惜我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办法了。凭着碧蓝的天空,凭着那光透幽径的滚滚炎阳,一个新的缥缈的“以太”(1)海洋正在一天天地展开在我的面前。凭着那环抱宇宙周流八垠的爽气清氛;凭着那喧嚣在岸边的大海——近处雪浪翻舞的碧海与远洋的深海;凭着载负着我的坚实大地;再凭着芳馥的茴香,它们的小花我常抚摸;凭着芊芊芳草;凭着那经手一搓便顺指滑落的粉松白垩,我祈祷了。我搓搓土块、草叶与茴香,吸吸周流寰宇的澄鲜空气,想想大海与苍天,伸伸手臂来让阳光爱抚一番,并俯首在草上以示虔敬——我正是这样来祈祷的,这时我衷心盼望这样或许能接触到那个更较上帝为高的不可言说的世界。

尽管使我心神激越的许多感情那么浓烈,尽管我与大地、阳光、天空、星斗与海洋的一番歆合那么亲切,这种感情动人心魄的深切是任你怎么来写也写不出来的。我正是凭着这些来祈祷的,仿佛它们竟是一些乐器,一些键盘,把我灵魂中的乐调嘹亮地演奏出来。那光华耀目的伟大太阳,茁壮而亲切的大地,和暖的晴空与澄鲜的空气,以及对大海的思慕——这一切无可言喻的美简直给我带来一种狂喜。

夏天的时候我常到田野里去。背靠着橡树庞大的躯干,这时身后粗糙的树皮与地衣隐隐可觉;我便在俯视绿色田野的同时,开始思索我要进一步追求的灵魂生活。或者,坐卧在翠绿的冷杉之下昂首张望,看到天顶处的颜色更加湛蓝;这里羊齿遍地,野鸽咕咕,林木动处,槐树上的茸茸新叶清晰可辨。不论在躯干修直饱满的榆树荫下,还是在山楂矮林与榛树之旁,我自己都充满着一种追逐灵魂本性的深刻渴求;希望从这一切绿色事物和从阳光之中获得那种连它们自己也完全懵懂的内在意义——以便我自己也能盛满光泽,恍如阳光下的林木那样。甚至连路过时稍稍摸摸树上长满地衣的皱皮和触触伸向路边的一个枝梢,也都仿佛具有祈祷的效验。

漫长的夏日天气把草地晒得暖洋洋的。我总是偃卧在比较偏僻的角落,全身躺直,以接受大地的爱抚。这里丰草高高过身,婆娑的树影在我的面颊之上起舞。我时而眯缝着眼望望天空,禁不住那晃眼的阳光。蜜蜂常常从我头上嗡嗡而过,有时也飞过一只蝴蝶,空中则是一片营营,翠绿的小鸟在篱边歌唱,当我这样逐渐进入到夏日的炽烈的生活之后,我终于对大地自远古以来的全部漫长生活开始有所体会。在那悠远的往昔,传说中南国沙碛上的埃及法老西索斯托里斯就对他自己与太阳有所认识……那阳光穿越时间将我同过去相连接,我的灵魂渴望能触碰到那些过往灵魂的生活。正如流沙能够吸收热量,我希望也能获取那种灵魂的能量。我吮吸着生命的气息;我知道,我似乎正在通过草叶、野花、山楂与树上的绿叶来生活,仿佛它们一个个尽是我汲取生命汁液的孔道。

这时蚱蜢正在鸣叫跳跃,绿莺在歌唱,画眉在欢快鸣啭,处处生机盎然。我也深深陷入其中,并与那些所有的生命一道祈祷着。

(注)以太:英语Ether或Aether的音译,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设想的一种物质。此处指组成空间的意识流。

【小题1】第①段写登山的作用
【小题2】选择一个角度,对第③段加以赏析。
【小题3】第⑦段划线句“我吸吮着生命的气息”原文为“I was breathing full of existence”。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分析译者将此处“breathing”(呼吸)译作“吸吮”的好处。
【小题4】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A.作者反复说自己在与自然的沟通中体验到的情感无法用语言表达,是写不出的,表现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
B.从作者祈祷的内容与方式判断,所谓“更较上帝为高的不可言说的世界”指的是无边无际的神奇的自然界。
C.作者在第⑦段提到埃及法老西索斯托里斯,意在表明人类很早就开始从追索自然中获得对自我生命的认识。
D.本文作者与《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持有相似的自然观,他们都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与自然和谐交融。
【小题5】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了自己的“祈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用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9 01:49: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对号入座 英J.K.杰罗姆
我的肝脏出了问题,这是我读了一则利肝片广告后得出的结论。该广告罗列了肝病的种种症状,人们据此可以判断自己的肝脏是否有病,所有的症状我都有。
这件事虽然有些意外,不过每当我读到一则药物广告时,总会联想起平时感觉到的某些不适,从而推断自己正患着广告上所说的那种病,而且病入膏肓。
有一次,我怀疑自己得了枯草热病,就去大英帝国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我读了《医学百科全书》中有关枯草热病部分以后,又浏览起书上的其他疾病来。这一看可不得了,没等我把第一种病的“前期症状”看完,我就已经得出结论:我又患有此病。
我呆坐着,恐惧使我周身战栗。过了一会儿,我又拿起书本,机械地翻阅着。我有伤寒——读了伤寒病的症状后,我就这样断定,而且已有几个月了,我却毫无察觉;舞蹈病,如我所料,我也患了。我对自己这个病例逐渐产生了兴趣,决定将书里的全部疾病,按照26个英文字母顺序细查到底。读到疟疾,发现自己不仅患着,而且两周以后会急性发作;肾脏病,幸好我得的只是轻型的(仅此一点,我还能活上几年);还有霍乱,已经发现严重的并发症;白喉,我好像与生俱来……等我翻完全书时,我所能肯定自己唯一没得的疾病,只有膝盖骨囊炎。
起初我着实感到愤愤不平,这似乎是对我的一种轻蔑。为什么不让我得膝盖骨囊炎?为什么要有这令人扫兴的例外?过了一会儿,我才平静下来,不再认为自己该得世上所有的疾病了。我思忖自己已经得了医学上除膝盖骨囊炎以外的其他任何疾病,感情就不那么自私了,觉得没得膝盖骨囊炎也没什么关系。痛风病不是早有了吗?眼看到它就要进入危险期,可自己还毫无察觉。发酵病,我肯定是从孩提时代就患了。因为发酵病在书上排列最末,所以我认定自己再没有其他什么病了。
我坐在那里陷入了沉思。我想,从医学角度来看,我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病例!对整整一个班的医学生来说,又会给他们带来多少收获!学生们要是拥有我这个病例,再也不必费神去跑医院。我个人就是一所医院。他们只要围着我转转,就可以拿到毕业文凭。
我想知道自己到底还能活多久,于是试着做自我检查。先是搭脉,起先根本就感觉不到脉搏,后来突然间似乎又有了。我取下手表一数,每分钟竟达147次!接着,我又去触摸心跳,没摸着,我便想它是否已经停止了跳动。后来我又纠正自己,心脏肯定还在某个地方跳动着,只是我无法解释这种现象罢了。我拍拍前胸和后背,又拍了拍身体两侧,并没发现异常。我想看看舌头,便尽力将舌头伸出口外,闭上一只眼,用另一只眼睁着看,但只能看到舌尖,而我唯一能从中得出的,是比以往更肯定了:我还得了猩红热。
刚刚跨进阅览室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健康快乐的人,可此时恹恹而出的我,却已成为一个百病缠身,衰朽不堪的病夫了。
我去找我的一个老朋友,他是医生,每当我自以为有病的时候,他就给我诊脉,给我望舌,同我谈论天气,而且分文不取。所以我想现在得回报他点什么好处。“一个医生最需要的是什么?”我自问自答,“当然是实践。他若有我,就会得到比一千七百个患一种两种病的普通病例加起来还要多的实践。”
于是,我径直跑去找他。“你又有什么不舒服了吗?”他问。我说:“伙计,我不想因为告诉您我有哪些不舒服而浪费您的一生。生命是短暂的,只怕我还没讲完,您就要谢世了。可我能告诉您我没得哪种病,我只是没得膝盖骨囊炎。为什么不得这种病,我说不上来,但事实如此。其余的病我都得了。”接着,我把如何发现这件事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
他解开了我的衣服,仔细看着我。然后,趁我不备在我胸前敲了敲,紧接着,俯身将脸贴在我身上听了听。最后坐下开了处方,并将处方折起来递给我。我把它揣进口袋走了出来。
我没有打开处方,拿到就近的一家药店,把它递了进去,药剂师看了看,退了回来。
他说没有上面写着的那些东西。
我问:“您是药剂师吧?”
他回答:“我是药剂师。如果我这里是合作商店兼营家庭旅社的话,兴许会让您满意。可我仅是一名药剂师,对此我无能为力。”
我读了读处方,上面写着:每六小时一磅牛奶,加一品脱苦味啤酒。每天早晨步行十公里。每天晚上准十一时就寝。不要把不理解的东西塞进自己的脑子。
我照着做了,其结果是令人高兴的——就我个人而言,我不仅活了下来,而且还活得非常轻松愉快!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故事里的人物,这样的叙述方式更真切地展现了“我”的内心世界,也拉近了作品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B.小说情节由“我”怀疑自己得了肝病展开,“我”在查阅资料后又怀疑自己得了很多种病,情节环环相扣,平淡之中充满了悬念,跌宕起伏。
C.小说注重用细节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我”检查自己的舌头时,“闭上一只眼,用另一只眼睁着看”,这个细节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专注认真的心理。
D.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比如通过医生、药剂师与“我”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我”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小题2】为什么“我”会认为“从医学角度来看,我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病例”?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结尾处完整展示了老朋友开的“处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诗使万物变得可爱

英雪菜

①诗的确是神圣之物。它既是知识的圆心,同时又是知识的圆周。它包含了所有的科学都要涉及的东西,是一切其他思想体系之根和花朵。倘若没有诗,那么什么能成为我们尘世的安慰,什么又是我们对天国的希冀呢?诗不是推理,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个人不能说:“我要写诗。”即使最伟大的诗人也不能这样说。

②创作状态中,心灵的力量是内发的,而我们的天赋无法预见它的来去行踪。即使这种力量能长久保持它原有的纯洁和力度,谁也无法预测它的结果将如何伟大。然而创作一旦开始,灵感亦渐消失;因而,留在这个世界的最值得夸耀的诗篇,可能只是诗人最初构想的一个淡淡的影子。有人声称最优美的诗篇产生于勤奋和学习,我愿求助于当今最伟大的诗人对这一点作出评判。创作上的埋头苦干以及作品的精雕细刻,一向为评论家所称道,然而,我们这样的理解更为正确:这不过是提醒作家注意灵感袭来的瞬间,在没有灵感之时,作家就得用这种传统、常规的手法对灵感的空白进行补缀,这是人的诗歌天赋本身的局限所造成的一种必然。弥尔顿在分段创作《失乐园》之前,早已有了作品的整体构思,这一点,我们有诗人本人的话语为证,因为他曾说缪斯已向他“口述”了这首“未曾预想的诗歌”。

③诗是最快乐、最美好的心灵在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刻留下的记录。每个人都能感到自己的心中常有转瞬即逝的思想、感情的造访,它们总是不期而至又不辞而别,然而总是无以言喻地使我们的心头升腾起快乐与庄严。在它们的消逝带来的遗憾和惆怅中,我们依然能感到快乐,这快乐已融入了我们的本质中。缪斯的到来,仿佛一个更为神圣的天性渗透到我们自身的天性中,只是它的脚步好似一阵掠过海面的风,当波浪平静之后,它也消失了踪影,只剩下层层细沙铺满寂静的海滩。这一切以及类似的情景,只有情感特别细腻、想象力特别丰富的人才能体味到。处于这种状态下,人的心境容不得任何一种低级粗俗的欲望。在本质上,美德、爱情、友谊、爱国主义等炽热的感情正是与这些快乐的感情相联的,只要这些感情存在,自我就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诗人不仅是感情细腻的精灵,而且能够体味到这一切,他们还要饱蘸这来自天国的瞬息即逝的颜色来渲染他们所体味的一切。一个单词,一个笔触,在写景或抒情中都会扣向人们沉醉中的心弦,从而在那些曾体验过这些情感的人们当中,唤醒那沉睡的、冰冷的、埋葬了的往昔的意境。就这样,诗能使世间一切最美好的事物得到永生。它捕捉到飘入人生阴影中的转眼即逝的幻象,用语言或形式来点缀它们,然后,把它们送往人间,给人类带去快乐的喜讯。

④诗使万物变得可爱。它使美的东西锦上添花,使畸形的东西变得美丽;它使狂喜与恐惧、悲伤与快乐、永恒与变幻缔结姻缘;在它柔和的压力下,势不两立的事物变得彼此相容。在它的光芒照耀下,每一种形态的生活都获得一种神奇的同感,变成了它所呼出的灵气的化身。它揭开了世界平淡无奇的面纱,露出赤裸的酣眠的美,这美就是世界一切形象的精神。

(选自《西方文论选》,有删改)

(注)缪斯:希腊神话中九位文艺女神的总称,文中代指灵感。
【小题1】作者为什么说诗是“神圣之物”?请根据第一段文字简述其理由。
【小题2】简要分析第二段的论述层次。
【小题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是神圣之物,既是知识的核心,又覆盖所有科学领域和思想体系,可以给尘世的人们带来慰藉和希望。
B.诗篇产生于勤奋和学习,作家就得埋头苦干精雕细琢,这是人的诗歌天赋本身的局限所造成的一种必然。
C.转瞬即逝的思想、感情总是不期而至又不辞而别,只有情感特别细腻、想象力特别丰富的人才能体味到。
D.诗能捕捉到飘入人生阴影中的转眼即逝的幻象,用语言或形式来点缀它们,诗能使世间一切最美好的事物得到永生。
【小题4】诗在哪些方面有使万物变得可爱的功能?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
【小题5】简析本文的论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