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刘审交,字求益,幽州文安人也。少略知书,通于吏事,为唐兴令,补范阳牙校。刘守光僭号,以审交为兵部尚书,守光败,归于太原,唐庄宗以为从事。其后赵德钧镇范阳,北面转运使马绍宏审交判官。王晏球讨王都,以为转运供军使。定州平,拜辽州刺史。复为北面转运使,改慈州刺史,以母老去官。母丧哀毁过礼不调累年。

②晋高祖即位,杨光远讨范延光于魏州,审交复为供军使。是时,晋高祖分户部、度支、盐铁为三使,岁余,三司益烦弊,乃复合为,拜审交三司使。议者请检天下民田,宜得益租,审交曰:“租有定额,而天下比年无闲田,民之苦乐,不可等也。”遂止不检,而民赖以不扰。迁右卫上将军、陈州防御使。出视民田,见民耕器薄陋,乃取河北耕器为范,为民更铸。安从进平,徙审交襄州,又徙青州,皆有善政。罢还。

③契丹犯京师,留萧翰而去,翰复以审交为三司使。已而翰召许王从益守京师。汉高祖起义太原,从益召高行周以拒高祖,行周不至。从益母王淑妃与群臣谋迎高祖,或以谓燕兵在京师者犹数千,可以城守而待行周,淑妃不从,议未决。审交进曰:“余燕人也,今为燕守城,当为燕谋,然事势不可为也。太妃语是。从益乃罢不设备,遣人西迎高祖。高祖至,罢审交不用。隐帝时,为汝州防御使,有能名。乾祐三年卒,年七十四。州人聚哭柩前,上疏乞留葬近郊,使民得岁祠祭。诏特赠太尉,起祠立碑。

《新五代史·杂传第三十六》

【小题1】第①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母 丧 哀 毁 过 礼 不 调 累 年
【小题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北面转运使马绍宏审交判官 (2)乃复合为   
(3)而天下比年无闲田 (4)使民得岁祠祭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通吏事   吾长见笑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B.民更铸   击破沛公军(司马迁《鸿门宴》)
C.可城守而待行周 夫夷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D.取河北耕器为范 今其志反不能及(韩愈《师说》)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遂止不检,而民赖以不扰。
(2)从益乃罢不设备,遣人西迎高祖。
【小题5】文中第③段画波浪线文字在《旧五代史》中记载如下:
此城经敌军破除之后,民力空匮,余众幸存,若更谋之不臧,闭门拒守,一月之内,无复遗类。诸君勿言,宜从太妃处分。
两种记载你更欣赏哪一种?请简述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9 03:04: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文言文阅读
董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擢明经。肃宗幸彭原,上书行在,拜秘书省校书郎,待制翰林。出为淮南崔圆府为判官。还朝,累迁祠部郎中。
大历中,李涵持节送崇徽公主于回纥,署晋判官。回纥恃有功,见使者倨,因问:“岁市马而唐归我贿不足,何也?”涵惧,未及对,数目晋,晋曰:“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尔父子宁,畜马蕃,非我则谁使!”众皆南面拜,不敢有言。还,迁秘书少监。
德宗立,出为华州刺史。朱泚反,遣兵攻之,晋弃华走行在。改国子祭酒,宣慰恒州。还至河中而李怀光反,晋说之曰:“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怀光喜且泣,故怀光虽偃蹇,亦不助泚。
帝还京师,改尚书左丞。是时,右丞元琇为宰相韩滉排笮得罪,滉势振朝廷。晋见宰相,诵元琇非罪,士大夫壮其节。贞元五年,方窦参得君,裁可大事不关咨晋,晋循谨无所驳异。参欲以其侄申为吏部侍郎,讽晋以闻。帝怒曰:“无乃参迫卿为之邪?”晋谢,具道所以然。帝问参过失,晋无敢隐,由是参罢宰相。晋惶恐,上疏固辞位。九年,罢为礼部尚书,以兵部尚书为东都留守。   
会宣武李万荣病且死,诏晋为宣武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万荣死,邓惟恭总其军。晋受命,不召兵,惟幕府驺傔从之,即日上道。至郑,逆者不至,人劝止以观便宜,晋不听,直造汴。及郊,惟恭始出迎谒。既入,即委以军政,无所改更,众服晋有体,莫测其谋。汴士素骄怙乱,尝介勇士伏幕下,早暮番休,晋一罢之。惟恭乃结大将相里重晏等谋乱,晋觉之,杀其党,械送惟恭京师。晋谦愿俭简,事多循仍,故军粗安。
晋在军凡五年,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号恭惠。
【注】①偃蹇(yǎn jiǎn):骄傲傲慢。②排笮(zé):排挤。③驺傔(zōu qiàn):马夫和仆人。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
B.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
C.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
D.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经”,选举官员的科目,汉朝时候出现,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帝王召见群臣时,都面向南而坐,因此南面指帝王之位。后泛指居尊位或官位。
C.“太傅”,辅弼天子的官职,周代设置。历代沿置,多用为大官加衔,为三公之一,一直有较大的实际职权。
D.“谥号”,古代君主、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批判性质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晋据理力争,不辱使命。董晋跟随李涵护送崇徽公主到回纥时,回纥依仗功劳责怪唐朝给他们的财物少,李涵很害怕,而董晋驳斥了回纥,让回纥人理屈词穷。
B.董晋处事得法,于国有功。德宗时,李怀光谋反,董晋虽被贬黜出京,但是他仍然忠心为国,对想要造反的李怀光好言相劝,使李怀光没有帮助谋反的朱泚。
C.董晋不畏权势,敢于直言。德宗时,韩滉权倾朝野,董晋没有因他权势大而畏惧,而是在他面前陈述右丞相元琇没有罪过,他的做法得到了大臣们的称赞。
D.董晋胆大沉稳,细心善察。董晋接受宣武节度副大使任命后,没有召集军队,只带领侍从差役赴任。到达宣武军后,他以静制动,当他察觉邓惟恭勾结他人图谋作乱时,制服了邓惟恭。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怒曰:“无乃参迫卿为之邪?”晋谢,具道所以然。
(2)至郑,逆者不至,人劝止以观便宜,晋不听,直造汴。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苻存审,字德详,陈州宛丘人也。初名存,少微贱,尝犯法当死,临刑,指旁坏垣顾主者曰:“愿就死于彼,冀得垣土覆尸。”主者哀而许之,为徙垣下。而主将方饮酒,顾其爱妓,思得善歌者佐酒。妓言:“有符存常为妾歌,甚善。”主将来驰骑召存审,而存审以徙垣下故,未加刑,因往就召,使歌而悦之,存审因得不死。 其后事李罕之,从罕之归晋,晋王以为义儿军使,赐姓李氏,名存审。
从晋王击李匡俦,为前锋,破居庸关。从庄宗败鄩于故元城,阎宝以邢州降,乃以存审为安国军节度使。毛璋以沧州降,徙存审横海,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梁朱友谦以河中同州降晋,梁遣刘鄩攻同州,友谦求救,乃遣存审与李嗣昭救之。河中兵少而弱,梁人素易之,且不虞晋军之速至也。存审选精骑二百,杂河中兵出击鄩垒,阳败而走,鄩兵追之,晋骑反击,获其骑兵五十,梁人知其晋军也,皆大惊。然河中粮少而新降,人心颇持两端,晋军屯朝邑,诸将皆欲速战,存审曰: “使梁军知吾利于速战则将夹渭而营断我饷道以持久困我则进退不可败之道也。不若缓师示弱,伺隙出奇,可以取胜。”乃按军不动。鄩以谓晋军且懈,乃夜遁去,存审追击于渭河,又大败之。
契丹攻遮虏,乃以存审为卢龙军节度使。时存审已病,辞不肯行,庄宗使人慰谕,强遣之。
庄宗灭梁入洛,存审自以身为大将,不得与破梁之功,怏怏,疾益甚,因请朝京师。是时,郭崇韬权位已重,然其名望素出存审下,不乐其来而加己上,因沮其事。存审章累上,辄不许,存审伏枕叹曰:“老夫事二主四十年, 今日天下一家,四夷远俗,至于亡国之将、射钩斩袪之人,皆得亲见天子,奉觞为寿,而独予弃死于此,岂非命哉!”崇韬度存审病已亟,乃请许其来朝。徙存审宣武军节度使,卒于幽州。临终,戒其子曰:“吾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取将相, 然履锋冒刃出死入生而得至此也。”因出其平生身所中矢镞百余而示之曰:“尔其勉哉!”
《旧五代史·卷五十六》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使梁军知吾/利于速战/则将夹渭而营/断我饷道/以持久困/我则进退不可/败之道也
B.使梁军知吾/利于速战/则将夹渭/而营断我饷道/以持久困我/则进退不可/败之道也
C.使梁军知吾利于速战/则将夹渭/而营断我饷道/以持久困/我则进退不可/败之道也
D.使梁军知吾利于速战/则将夹渭而营/断我饷道/以持久困我/则进退不可/败之道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赐姓:指的是天子根据某人的功绩而赐予姓氏,借此褒奖功劳,笼络人心,因此必须赐以国姓。
B.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天下九塞”之一,地形极为险要,成为兵家所争之地。
C.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即与中书、门下两个政务中枢协商处理政务,这里指官名。
D.节度使:地方军政长官,始于唐初,唐中叶后,遍设全国各地,总揽辖区内军、民、财政大权。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苻存审出身贫戏,曾判死刑。临刑时,他申请到破墙下行刑,后被主将叫去唱歌助酒,他的歌声使主将愉悦,免于死。
B.苻存审智勇双全,战功卓著。他在援兵河中时,善用谋略,故意示弱,以退为进,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最后大败刘鄩。
C.苻存审鞠躬尽瘁,却难善终。他侍奉两代君主,生病时却被强行派去镇边,一直请求回京,庄宗都无动于表,于是存审含恨而终。
D.苻存审关心儿子,寄以厚望。他临终告诉儿子自己建功立业的艰辛,拿出一生所中的百来枚箭头给儿子看,勉励其努力成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河中兵少而弱,梁人素易之,且不虞晋军之速至也。
(2)然其名望素出存审下,不乐其来而加己上,因沮其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方翼,字仲翔,并州祁人。祖裕,随州刺史,尚同安大长公主。方翼早孤,母李,为主所斥,居凤泉墅。方翼尚幼,杂佣保,执苦不弃日。垦田植树,治林垠,完墙屋,为富家。高宗立,而从祖女弟为皇后,调安定令,诛灭大姓,奸豪胁息。居母丧,其友赵持满诛死,尸诸道,亲戚莫敢视,方翼曰:“栾布哭彭越,义也;周文王掩骼,仁也。绝友义,蔽主仁,何以事君?”遂往哭其尸,具礼收葬。金吾校尉劾系,帝嘉之,不罪。
再迁肃州刺史。州无隍堑,寇易以攻,方翼乃发卒建楼堞,厮多乐水自环,烽逻警明。仪凤间,河西蝗,独不至方翼境,而它郡民或馁死,皆走方翼治下。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
方翼兼检校安西都护,筑碎叶城,面三门,纡还多曲以诡出入,五旬毕。西域胡纵观,莫测其方略,悉献珍货。永淳初,十姓阿史那车簿啜叛,围弓月城,方翼引军战伊丽河。败之,斩首千级。俄而敌兵十万踵至,方翼次热海,进战,矢著臂,引佩刀断去,左右莫知。所部杂虏谋执方翼为内应方翼悉召会军中厚赐以次出壁外缚之会大风杂金鼓而号呼无闻者杀七千人。即遣骑分道袭敌,皆惊溃,乌鹘引兵遁去,擒首领突骑施等三百人,西戎震服。初,方翼次葛水,暴涨,师不可度,沉祭以祷,师涉而济。
西域平,以功迁夏州都督。属牛疫,民废田作。方翼为耦耕法,张机键,力省而见功多,百姓顺赖。明年,召方翼议西域事,引见奉天宫,赐食帝前。帝见衣有污濯处,问其故,具对热海苦战状。视其创,帝咨嗟久之,赐赉良厚
(节选自《新唐书•王方翼传》有删改)
【注】①尚:匹配,多指高攀婚姻。②厮:通“斯”。分开。③瘵:困顿。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所部杂虏谋执方翼为内应/方翼悉召/会军中厚赐/以次出壁外/缚之会大风/杂金鼓/而号呼无闻者/杀七千人
B.所部杂虏谋执方翼为内应/方翼悉召会军中/厚赐/以次/出壁外/缚之/会大风/杂金鼓/而号呼无闻者/杀七千人
C.所部杂虏谋执方翼为内应/方翼悉召会军中/厚赐以次/出壁外/缚之/会大风/杂金鼓/而号呼无闻者/杀七千人
D.所部杂虏谋执方翼为内应/方翼悉召/会军中厚赐/以次出壁外/缚之/会大风/杂金鼓/而号呼无闻者/杀七千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祖,亲属关系的称谓词,是从祖祖父,从祖王父的简称,指的的祖父的亲兄弟。年长与祖父称为伯祖,年幼于祖父则称为叔祖。
B.居母丧,为母亲守孝。居丧,又称为守孝、值丧或丁忧,是人们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而产生的一种习俗。居丧制度还可分为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
C.仪凤,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专有称号,另外还可以用来表示祈福、歌颂和改朝换代。
D.西戎,中国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总称。古代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民族自称华夏,称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为东夷、西戎、南狄、北蛮。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方冀坚强乐观。他幼年丧父,与母亲李氏相依为命,为减轻母亲负担,他常与佣人一起辛勤劳作,历经艰辛使家境逐渐殷实富足。
B.王方冀重情重义。他的友人赵持满被杀,赵的亲戚没有人敢探看收尸。王方冀礼数周全地埋葬了他,唐高宗听说后对他很赞赏。
C.王方冀骁勇善战。永淳初年,他在热海引军作战,杀敌无数,令敌军惊慌溃散,又乘胜追击,生擒了敌首,西戎从此归服。
D.王方冀精明能干。他在担任肃州刺史和夏州都督时,两地遭遇了天灾人祸,但他都能找到应对的办法。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
(2)帝见衣有污濯处,问其故,具对热海苦战状。视其创,帝咨嗟久之,赐赉良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