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幌子俗称酒帘,是古代酒店以其引人注目、招揽顾客的招牌,又称望子、酒旗等,最初是酒家使用的,后来加以引申,凡商店门面上展示形象性的行业标记,以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符号传达商品信息、辅助经营和招揽顾客的旗帜,统称为“幌子”,它是商家向消费者宣传生产或经营事项的标志。

招幌是伴随市场商业行为而兴起的,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萌生和演化,反映了古代商品交换日趋繁荣的历史进程,也折射出古代社会的商业民俗。周朝的市场管理由“司市”负责,在经营活动期间,要挂起旗帜表示开市。可见早在三千年前的西周,已经使用旗帜作为市场运行的标志系统。战国时期出现了正式意义上的幌子。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宋人有酤酒者,为酒甚美,悬帜甚高。”这显然已是酒铺的标志,表明当时店家已懂得用高悬酒旗来招徕生意。汉代商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为招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东汉时卖药者就不乏以药葫芦为幌的。唐代集市与商业贸易日趋发达,店铺标志在诗歌中有大量的描写,如白居易《曲江》:“细草岸西东,酒旗摇水风。”杜牧更是在《江南春绝句》中将酒旗融入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如画美景中。可见,在唐代商铺中已经广泛使用标志系统。宋代市场经济更为活跃,商业城市的涌现,使旗帜商幌得以广泛地使用,商业类的标志愈加丰富。此后,招幌的形式日趋丰富,我们可在明清时期游记、笔记、小说及年画作品中看到大量商铺招幌的描写或图像。这表明明清时期招幌更加成熟。民国之后,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及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招幌逐渐被霓虹灯所取代,在大街小巷中已经难觅其身影。

(取材于许大海文章)

材料二

酒旗就是最有特色的招幌式广告。

酒旗的别名很多,由于多系缝布制成,故又称酒旆、锦旆、青帘、杏帘、酒幔等;酒旗可用多种布料制成,以颜色分,可称为青旗、素帘、翠帘、彩帜;以功能分,又可称酒标、酒招、望子等。就其外观形状而言,酒旗大致有三类:一是象形类,以酒壶等实物、模型、图画为特征;二是标志酒旗,即旗幌及晚上的灯幌;三是文字酒旗,以单字、双字甚至是对子、诗歌为形式特征。古时酒旗上的题字多请名家手书,其内容或俗或雅,目的都是宣扬酒的醇正、酒家名牌、酒楼名座等。酒旗上大多署店家字号,有的干脆只写一个“酒”字。

酒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观其规格足以让顾客知道酒店的规模与经营情况,所以它也是酒店自身的一个徽标。根据店主身份的高低和酒店规模的不同,酒旗的种类和规格也不同。名家酒店悬挂“锦旆”,普通店家是“青帘”,而偏僻村野的鸡毛小店,则扎一个“草帚儿”。草帚是酿酒滤清的工具,取意为“扫愁帚”,让顾客来此能够开怀畅饮,扫除心头的烦恼。

酒旗作为一种商业广告,不仅传达着商品交换的经济信息,而且成为社会政治和民俗文化心理的载体。历代文人多以它为意象,来抒写内心的情感。“绣旆相招,掩翳天日”,可以想见太平时代的市井繁华;“杏帘招饮客,在望有山庄”,给人以羁旅行路,渴望驻足安顿的感受。作家们在作品中所以能把酒旗的意象描写得这样鲜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酒旗是依情感记忆的方式内化到人们诗人心底的生活事象,因此当作家进入创作时,脑海里储存的表象,就会随着情绪记忆和心理联想,将其复现在艺术形象体系当中。

(取材于王少良、王欢文章)

材料三

招幌是古代广告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以其生动的造型和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在中国广告史上独树一帜。民国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西方的经营方式、店铺的装饰方式传入中国,高科技广告设施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招幌,如霓虹灯、广告箱等被许多店铺所采用。那些具有特殊风格、富于象征意味的招幌正从商业区迅速消失,被千篇一律的店牌所取代;中国式的街巷之美逐渐消失。但是,幌子所构成的市井文化和民俗风景却不会被人们所遗忘。正如相关专家所言,“传统幌子至今仍为世人关注、青睐,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同古今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根植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的一种源远流长的民间传承文化事象”。

在当代商业社会,尤其在城市化进程中,招牌在与现代化的手段结合之后,如何传承其传统文化精髓?如何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中凸显其价值?这是当代的设计师们必须思考的。传统招幌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但它作为一种原始的招徕方式,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也确实暴露出自身的局限和与当代商业不相适应的一面。如对建筑结构的额外要求,繁复巧妙的技术工艺导致无法批量生产等。我们应该挖掘、保护和发展其有意义的价值。

在经济发达的今天,传统店铺招幌形式的确应该被传承和发展,而不是被抛弃,因为它的设计形式是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如在一些仿古的酒家店铺门前挂幌子,这不仅是因为幌子能招徕顾客,更因为它取材简单、经济实用,又别具特色。台湾对传统店铺招幌的保护和传承值得我们借鉴。在现代化进程中,他们没有盲目地抛弃传统招幌,在很多商业区,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传统店铺标识。这些传统的中国招幌形式,虽然为适应夜间经营需要,在招幌中加入了灯光效果,但整体上依然保留着中国传统式样,与那些千篇一律的灯箱式店铺标识相比更显得丰富多彩。在今天崇尚新潮的商海,一面布幌子,同样会为你的生意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取材于樊清熹、许大海相关文章)

【小题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招幌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周代悬挂旗帜已成为市场运行的标志
B.唐代经济发展,店铺已广泛使用招幌
C.明清的招幌信息只保存在文字资料中
D.民国时期传统的招幌被科技广告取代
【小题2】对材料一涉及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韩非子》,战国思想家韩非著,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
B.白居易,中唐诗人,古文运动倡导者,作品有《琵琶行》。
C.杜牧,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代表作有《阿房宫赋》。
D.明代小说《水浒传》之中就有“三碗不过冈”的酒馆幌子。
【小题3】下列不属于酒旗自身作用的一项是
A.体现店主身份尊卑
B.显示店铺经营规模
C.传达商品交换信息
D.引发诗人内心诗兴
【小题4】《红楼梦》第17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节:贾政“忽见路旁有一石碣,亦为留题之备。……众人道:‘……莫若直书“杏花村”妙极。’”贾政道:“……此处都妙极,只是还少一个酒幌。明日竟作一个,不必华丽,就依外面村庄的式样作来,用竹竿挑在树梢。”……宝玉道:“旧诗有云:‘红杏梢头挂酒旗’。如今莫若‘杏帘在望’四字。”“……又有古人诗云:‘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就用‘稻香村’的妙?”……说着,引众人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
①根据材料二内容判断,“稻香村”这一酒幌属于
A.象征酒旗    B.标志酒旗    C.文字酒旗    D.“草帚儿”
②下列《红楼梦》中人物与其在大观园中住所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王熙凤——稻香村    B.薛宝钗——蘅芜苑
C.林黛玉——潇湘馆    D.贾宝玉——怡红院
【小题5】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招幌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传统招幌对建筑结构有要求且制作工艺繁复,但取材简单,经济实用。
B.传统招幌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也仍然可以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
C.在传统招幌中加入灯光效果,既便于夜间使用,又能保留传统的式样。
D.新潮商家使用传统招幌,实际上比使用灯箱式店铺标识更能招徕顾客。
【小题6】用括号内的成语替换文中加点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A.独树一帜(独具匠心)
B.千篇一律(如出一辙)
C.千丝万缕(盘根错节)
D.日新月异(沧海桑田)
【小题7】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招幌研究的文化意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9 03:15: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莲池老人
贾大山
庙后街,是县城里最清静、最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寺院,山门殿宇早坍塌了,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枝墨绿,气象苍古。寺院西南两面是个池塘,清清的水面上,有鸭,有鹅,有荷;池塘南岸的一块石头上,常有一位老人抱膝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寺院虽破,里面却有一座钟楼。那是唐代遗物,青瓦重檐,两层楼阁,楼上吊着一只巨大的铜钟。据说,唐代钟楼,全国只有四个半了,可谓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只是年代久了,墙皮酥裂,瓦垄里生满枯草。若有人走近它,老人就会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
老人很有一些年纪了,头顶秃亮,眉毛胡子雪白,嗓音却很雄壮。文物保管所的所长告诉我,他是看钟楼的,姓杨,名莲池,1956年春天,文保所成立不久,就雇了他,每月四元钱的补助,一直看到现在。
我喜欢文物,时常到那寺院里散心。有一天,我顺着池塘的坡岸走过去。
“老人家,辛苦了。”
“不辛苦,天天歇着。”
“今年高寿了?”
“谁晓得,活糊涂了,记不清楚了。”
聊了一会儿,我们就熟了,谈得很投机。
老人单身独居,老伴儿早故去了。他的生活很简单,一日三餐,有米、面吃就行。两个儿子都是菜农,可他又在自己的院里,种了一畦白菜,一畦萝卜,栽了一沟大葱。除了收拾菜畦子,天天坐在池边的石头上,看天上的鸽子,看水中的荷叶,有时也拿着工具到寺里去,负责清除里面的杂草、狗粪。----这项劳动也在那四元钱当中。
他不爱说话,可一开口,便有自己的道理,很有趣味。中秋节前的一天晚上,我和所长去看他,见他一人坐在院里,很是寂寞。我说:
“老人家,买台电视看吧。”
“不买。”他说,“那是玩具。钱凑手呢,买一台看看,那是我玩它;要是为了买它,借债还债,那就是它玩我了。”
我和所长都笑了,他也笑了。
那天晚上,月色很好,他的精神也很好,不住地说话。他记得那座寺院里当年有几尊罗汉、几尊菩萨,现在有几块石碑、几棵树木,甚至记得钟楼上面住着几窝鸽子。秋夜天凉,我让他去披件衣服。他刚走到屋门口,突然站住了,屏息一听,走到门外去,朝着钟楼,放声喊起来:
“喂----下来,那里玩不得呀!踩坏我一片瓦,饶不了你……”喊声未落,见一物腾空一跃,逃走了。我好奇怪,月色虽好,但究竟隔一个池塘呀,他怎么知道那野物上钟楼呢?他说他的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他有“功夫”。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他死了。那天上午,我到城外给父亲上坟,看到一棵小树下,添了一个新坟头。坟头很小,坟前立了一块砖,上写“杨莲池之墓”。字很端正,像用白灰写的。我感到太突然了。想着他生前的一些好处,就从送给父亲的冥钱里,匀了一点儿,给他烧化了……
当天下午,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想再看看他的院落。一进院门,吃了一惊,屋里传出了欢笑声。推门一看,几位老 人,有的坐在炕上,有的蹲在地下,正听他讲养生的道理。
我傻了似的看着他说:“你不是死了吗?”
老人们怔住了,他也怔住了。
“我在你的坟上,已烧过纸钱了!”
“哎呀,白让你破费了!”
他笑了,笑得十分快活。他说去年冬天,到城外拾柴火,见那里僻静,树木也多,一朝合了眼,就想“住”到那里去。见那里的坟头越来越多,怕没了自己的地方,就先堆了一个。老人们听了,“扑哧”笑了,一齐批判他:好啊,抢占宅基地!
天暖了,他又在池边抱膝而坐,看天上的鸽子,水中的小荷……有人走近钟楼,他就隔着池塘喝喊:“喂----不要上去,危险----”
清明节,我给父亲扫墓,发现他的“坟头”没有了,当天就去问他:“你的‘坟头’呢?”
“平了。”
“怎么又平了?”
“那也是个挂碍。”
他说,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
(摘自《中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写莲池老人不愿买电视这件事,不仅体现了老人的节约,更突出了老人生活的清贫,而最后“先占坟头后又平”一事又含蓄地写出了老人内心深处自私的一面,从而使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真实饱满。
B.小说采用多种描写手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塑造“莲池老人”这一形象,运用了语言描写、 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充分表现了莲池老人的精神风貌和高尚品质。
C.本文写了一个普通的老人,有着不寻常的本领: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隔着一个池塘,竟能听得出“野物上了钟楼”。他就像一尊雕像,默默地守卫着那唐代遗物——钟楼,不为金钱,不为私欲。
D.这篇小说语言精练质朴、情节曲折,视角独特主题深远。作者借“莲池老人”之语——“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来讽刺现代社会人心的浮躁和精神生活的匮乏。
【小题2】贾大山常说:“咱们写小说,就是让人学好哩!”读了此文,你从莲池老人身上学到了哪些“好”?
【小题3】有人说:“生活中多一些‘莲池老人’,社会就会少一些浮躁;文坛上多一些贾大山,小说就会多一些纯净。”联系现实,依据文本对这句话的含意进行探究。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共享单车以低成本、高便捷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除了自由度高、取用便捷、价格便宜的特点之外,共享单车亦具有极大的正面社会效应,减轻了政府主导公共自行车项目的财政负担,并有效倡导了绿色出行的生活方式。

共享单车也带来了极大的投资机会,共享单车产业链千亿价值有待挖掘。

2016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规模达到12.3亿元,用户规模达到0.28亿人。预计到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规模将达102.8亿元,增长率为735.8%。用户规模预计在2017年将达2.09亿人,将继续保持超高速增长。目前我国共享单车需求量约1000万辆,蕴藏着281亿元的市场,加上上游的单车、车锁制造,以及下游的大数据、导流等增值服务领域,产业链价值可达千亿规模。目前,共享单车的收入主要包括使用租金收入、押金形成资金沉淀收入,以及后期的广告收入以及大数据的出售收入等。未来随着盈利模式的不断成熟以及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共享单车前景无限。

共享单车正处于大规模投放车辆和提升软硬件水准的阶段。目前共享单车领域已经有多达20余家公司,各路玩家跑步进场。

(摘编自陈莜《共享单车研究报告》)

材料二:

(速途研究院《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共享单车市场调研报告》)

材料三:

共享单车虽然方便,但消费者吐槽的问题也不少。想骑单车要注册、交押金,还要充车费。其中,部分单车押金过高,很多消费者接受不了。四成消费者不能接受预充值。能接受的消费者,也希望预充值金额在50元以下。但是,实际调研中,只有小蓝单车不需要预充车费,其他都需要。而且如果要退预充的车费,需要通过客服人工操作。

骑共享单车发生意外,运营商要不要负责?从省消协了解到,目前只有ofo已实现为每一位驾驶人购买保险,其他品牌都在推进中。共享单车的集中投放,导致车辆违停,甚至出现了大量“僵尸车”的情况,给车辆停放以及交通秩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摘编自中国人才网《共享单车调查报告》)

材料四:

2017年以来,共享单车平台竞争进一步升级,以ofo和摩拜为代表的多家平台开打价格战。相继采用限时免费骑、充值返现等方式吸引用户尝试共享单车出行、提升共享单车用户使用频率,进一步培养用户使用习惯。从3月13日开始,摩拜单车周一至周四10:00-16:00免费。3月初,摩拜单车启动“充100得210”充值优惠活动。用户通过最新版摩拜单车APP或微信小程序充值,即可享受“充100得210、充50得80、充20得30”的福利。2月20日,摩拜单车在济南、上海等地推出免费骑行活动。3月9日,小蓝单车宣布全国范围内免费骑行一周活动。此后,小蓝单车又宣布将实行更大的优惠政策:扫描返现300元。

(摘编自艾媒咨询《2017Q1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享单车因其低成本、高便捷、减轻政府负担、解决公共交通好处,受到大家欢迎。
B.共享单车的产业链价值惊人,除租金、押金收入外,还有相关制造及各种增值服务。
C.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尚待成熟,盈利空间尚待扩展,广告将是后期的一项收益。
D.今年以来,共享单车平台恶性竞争又升级,各家出台优惠措施,不恤血本吸引顾客。
【小题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利用沉淀资金可产生巨大收益,所以押金,预充车费便成为共享单车企业的重要收入。
B.因为共享单车利润可观,带来极大的投资机会,各路玩家不甘落后,进场抢战商机。
C.材料二图表说明,共享单车企业的用户好感度越高,盈利也就越多,比如摩拜和ofo。
D.使用共享单车如果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共享单车所属企业必须承担责任,积极理赔。
E.共享单车快速发展,遇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发展中的问题只能在发展中解决。
【小题3】如何才能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是目前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峰。从1G到4G,移动通信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通信。但是5G的通信不仅仅限于人与人之间,还包括人与机器、甚至机器与机器之间。因此,5G在移动通信技术上的要求更高。

网络速度提升,才会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与感受,对网络速度要求很高的业务才能被广泛推广和使用。5G基站的峰值速度要求不低于20Gb/s,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每秒钟下载一部高清电影。但速度并非固定不变,所以很难确切说清5G的速度到底是多少。

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业务才可能无所不包。以前少有人生活的高山峡谷,不一定需要网络覆盖,但是如果能覆盖5G,可以大量部署传感器,进行环境质量甚至地貌变化、地震监测,这就非常有价值。另外,5G的到来,可把我们目前生活中网络品质不好的区域,如卫生间、地下停车库等,都做很好的网络覆盖。分布广泛的网络,是5G体验的一个根本保证。

所有物联网产品都需要通信与能源,今天的通信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但是能源的供应都要依靠电。如智能手表,每天甚至不到一天就需要充电。若能量消耗大,物联网产品就很难被推广使用。5G网络能大大降低功耗,来满足物联网复杂应用的需要。

传统的人与人通信,对时延的要求并不高。而无论是无人驾驶、还是工业自动化,都是高速度运行的,还需要在高速中保证及时的信息传递和及时反应,这就对时延提出了极高要求。在网络构建中,5G能够达到1毫秒的时延,甚至更低。

传统通信中,终端是非常有限的。固定电话时代,电话是以群体应用来定义的。而手机时代,终端数量有了巨大爆发,手机是按个人应用来定义的。到了5G时代,终端不是按人来定义,因为每个人或每个家庭可能拥有数个终端。通信业对5G的愿景,是每一平方公里支撑100万个移动终端。未来接入到网络的终端,除了手机,还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产品,如眼镜、衣服等生活用品,以及井盖、电线杆、垃圾桶这些公共设施等。我们生活中每一个产品都有可能接入网络,5G可以让这些设备都成为智能设备。

(作者:项立刚)

(材料二)使用手机的人越来越多,频谱资源却是非常有限的,用户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共同使用一段频谱。因此,大家一直都在苦心孤诣地琢磨,怎么才能在有限的频谱资源内容纳更多的用户,同时让每个用户传递更多的信息。就像拓宽道路并不能解决拥堵问题,而是要想怎么能提升现有道路的利用率。这就涉及无线通信中最重要的三大复用技术。

频分多址是利用不同的频率将总频段分割成不同信道的复用技术。就好像一条划分了多个车道的大路,你可以将一段完整的信息分成很多份数字信号,装载在不同的卡车上,每个卡车占用其中的一条车道帮你将信息运送到道路的另一端,然后在另一端将分装在不同车道的卡车上的信息收集下来组装在一起,拼成完整的信息。

时分多址是允许多个用户在不同时间段来使用相同频率的复用技术。多用户共享相同的频率,就像很多人共用一条高速公路,每个人有一个车队运送信息,不过你可以在别人的车队中插空行驶,因为每辆车并不是前后紧紧贴在一起,中间都有空当。

码分多址就是将共享一条信道的信息进行了不同方式的编码。我们可以理解成既和别人共用了高速公路,也和别人共用了卡车。试想,将箱子涂上不同的颜色,我们将自己的信号都分装在了绿色箱子里,别人将信号分装在了其它不同颜色的箱子里。然后在高速路的另一头,接受端将每辆车上绿色箱子里的信号检出来拼装在一起,就组成了自己想要的信息,别人的接受端取出相应颜色的箱子,拼出各自想要的信息。这样就实现了共用道路和卡车,大大提升了频谱的利用率。

复用技术推动了通信技术的长足发展。其实2G、3G、4G的技术标准都应用了这三项核心技术来提升频谱效率。而5G的技术标准,是将目前各种技术的优势都结合在了一起,属于2G、3G、4G融合升级的加强版。5G技术虽然仍处在试验阶段,但是国际间的竞争却早已展开。5G技术的提前开发与利用不仅涉及商机和利益,甚至能决定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各国都在不断地加紧研发步伐,以求在国际竞争中能够获得更多优势。

(取材于:果壳网)

(材料三)5G网络的前景十分诱人,但是研究实施的过程却困难重重,且前面几代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在电视剧《二十四小时》里,男主角杰克在进行手机通话的时候,恐怖分子用一套工具非法接入移动网络,监听了整段通话,细想真是恐怖。更高科技的5G网络会不会问题更甚呢?

5G网络运行速度加快的同时,黑客攻击电脑设备的速度也会数百倍地提升。基于5G的虚拟化、自动化、开源化,网络更加灵活敏捷,这也意味着网络会更容易遭受恶意攻击。这就需要先解决已知的漏洞,再提高安全处理性能。

5G网络还有一个明显的改变就是安全机制的改变。前几代网络都在网络入口设置“防火墙”,来防止网络遭受恶意攻击。而5G网络要实现开放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这个“防火墙”的保护作用,需要依靠网络内部的安全机制来阻挡网络攻击。这就要求5G网络的内部要足够灵活缜密,在网络对外服务接口方面强化权限控制和安全审计。

5G网络将可以同时连接多个设备,这会增加网络设备的复杂程度及安全威胁,客户隐私可能会遭到泄露。因此要未雨绸缪,做好防御措施,比如将客户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的身份建立可靠的关联。

现在网络用途颇广,联系着很多行业,许多国家开始将网络应用于军事领域,作为守护国家安全的工具。5G网络的到来意味着网络又上升了一个层次,也意味着网络攻击同样会上升一个层次。在虚拟世界越来越向现实世界渗透的趋势下,“未授权”的网络行为也许会引发严重的国际争端,网络对抗也将具有国家层面的含义。而目前的军事安全体系,还是将重点放在维护传统的安全问题上。对此,我们要建立相关机制,加强应对力量,守护国家安全。

在这个网络大时代,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但是无数科学家、研究者并没有畏葸不前,正在为给人们营造更安全、更优质的网络环境而努力。

(作者:陈克通)

【小题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属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特点的一项是(  )
A.速度快B.覆盖广C.能耗低D.时延高
【小题2】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5G安全问题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提高安全处理性能,就可以避免黑客的快速攻击。
B.5G网络更加灵活敏捷,也将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
C.开放的网络没有“防火墙”,要强化内部的安全机制。
D.要防止隐私被泄露,就需要避免同时连接多个设备。
【小题3】未来5G技术的应用对国家发展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说明。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走过铁匠铺
葛水平
①时光虽然让我的生命中走失了很多东西,很多东西也让我懂得有过的好被我撞见了。
②我的手心再都没有因为遇见一些事物而热过,除了铁匠铺。有些时候, 我甚至怀疑其中某些细节的真实,比如黄泥小路上的晨光,弥漫在空气里冷霜的味道,还有那磕磕绊绊相继走过的脚印。
③秋罢,农家院墙上有一排铁钩,上面挂着闲置下来的犁耙锄锹,一年的生计做完了,该挂锄了。庄稼人脸上像牲口卸下挽具似的浮着一层浅浅的轻松,农具挂起来时,地便收割干净了。阔亮的地面上有鸟起落,一阵风刮过来,干黄的叶片刷刷往下掉。入冬了,落叶、草屑连同所有轻飘的东西都被风刮得原地打转。早晨和傍晚,落叶铺满了院子,还有街道。远处重峦叠嶂的山体恰似劈面而立的一幅巨大的水墨画屏,霜打过的红叶还挂在一些干枝梢上,怕冷的人已经裹上了冬装,袖住了手。跑往山野的风停在农具上歇息,风把农具上的泥尘抖落下来,迷了过路人的眼,想起那金粉飘洒的阳春三月,农人看着挂起来的农具说:该进铁匠铺了。
④村庄里的铁匠铺开始热闹了,用了一年的农具需要“轧”钢蘸火。用麻绳串起来的农具挂在铁匠铺的墙角,大锤小锤的击打声此起彼伏。取农具的人不走了,送农具的人也不走了,或蹲或坐,劣质香烟弥漫着铁匠铺。轧好钢的锄头扔进水盆里,一咕嘟热气浪起来。龇着牙的农人开始说秋天的事,秋天的丰收总是按年成来计算,雨多了涝,雨少了旱,不管啥年成,入冬就要歇息了。
⑤冬天是一个说闲话的日子,冬天的闲话把历史都要揪出来晒两轮儿。
⑥从小生活在村镇的那一代人,回忆起从前的日子来那是有很多说道的。每一个节气到来都要先敬神,最主要的就是天、地神。没有辽阔的土地,人们便会失去生存的根基。拜祭地神与拜祭天神是对应的,天地合称为“皇天后土”。敬神是护佑来年风调雨顺,铁匠铺则是生活背后的力量。
⑦有人讲土地庙的土地神,最小的神直接管着人的口粮。说是山前山后各有土地庙,山前热闹山后冷清。山后土地神来山前土地庙里抱怨,正好山前土地神要出门会友,便委托山后土地神代理几天,以便得些香火供品。山前土地神前脚刚走便来一人祭祀,请土地神刮一阵顺风,明天他要行船。接着又来一人,请土地神明日千万不要刮风,他的梨树正在花季。没等土地神决定又来一老头祭神求雨,他要种田。后又来一老太她要晒姜。山后土地神实在是没有工作经验,急请山前土地神回来定夺。山前土地告诉他:刮风顺河走,躲过梨树沟;黑夜把雨降,白天晒干姜。他们说现在的官员都是一方土地神,可惜少有山前土地神的工作经验,大多感情判断跟着政策来强行定夺。是不是更应该了解当下,不做无用之事,不放过有用之人呢?四散坐着的人就毫无意思地哈哈笑。
⑧在他们的谈话中,村庄里的事物都不是固定的,具有弹性,有拖泥带水式的长句。村庄已经不能叫村庄了,门外越来越看不见年轻人的脸了,连走过无意中吹了一声口哨都觉得是一种生气。围绕着铁匠铺的地上丢满了烟蒂,因为抢秋,黄土刺进了他们的脸皮,搓着脸上和脖子下的黄泥,弹出一个个泥蛋蛋。他们的生活质量,也许就是现在这样的,一脸淡漠的自由。
⑨旧时的颜色就是由手艺人描绘的。我一直不相信有天堂,天堂在我的意念中该是叮当作响的铁匠铺。现在农业器具都是机械制造了,铁匠铺除了为一些工地打打铁钎子、铁镐头,别的活儿基本都没了。我在一家农家乐吃饭,上菜用的瓷盘子换成了“铁锹”,我一直在想,镰刀、铁叉、锄头,如果都上了饭桌子呢?哈呀,显然就没有了吃饭的乐趣。机器逐渐代替了手工,脱粒时再也不是老牛拉着石轱辘在转,而是用上了脱粒机。前不久在新闻上看到,为了禁止燃烧农作物秸秆还用上了打包机。看来用不了多少年,一些农具就会逐渐淡出人们生活。伸展到生活细微处的那些铁匠铺,有一天就会成为多余的风景落幕。没有了铁匠铺的生活还会继续。铁匠铺没有了铁匠,所以就只能画在了纸上。
⑩我怀念铁匠铺里男人们的气质、表情、谈吐和铁锤的敲击声,还有,是农具赋予了他们做人的尊严、自由和信心。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2月24日第12版,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土地神的故事作为冬日闲话的代表,既丰富了文章内容也讽刺了信奉教条的地方官员。
B.文章结尾,作者直抒胸题,写对铁匠铺的怀念以及铁匠铺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积极变化。
C.第⑥段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冬天乡村人们悠闲的时光,又承接了下面人们对土地神的闲谈的叙述。
D.文章④-⑨段写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农家院墙上的犁耙锄锹及铁匠铺的人们与闲话……
【小题2】“冬天是一个说闲话的日子,冬天的闲话把历史都要揪出来晒两轮儿”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回答。
【小题3】文中第三段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结合文本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