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裴庄,字端己,阆州阆中人。以明经登第。归宋,历虹县尉、高陵主簿,本府召权司理掾。转运使雷德骧以威望自任,尝巡按至境,官属皆出迎候。庄独视事本局,徐谒道周,德骧称其有守。徙权忻州录事参军。先是,并州彳侍积军储,条制甚峻,掌出纳者常十余人,庄代之,独任其事。擢授绛州防御推官。
雍熙三年,通判忻州,未上道,会魏咸信出镇澶州,改命通判。未逾年,咸信表其能,迁太子中允。端拱初,契丹掠赵、深,边将无功,庄上书以为“周世宗诛樊爱能、何徽二将,遂取淮南,克巴蜀。愿陛下申明纪律,无使玩寇” 。会诏建方田,庄复上言:“大役兵师,虑生事于边鄙。”上善之。
淳化五年,李顺乱蜀,命与雷有终并兼峡路随军转运、同知兵马事。
或言庄本蜀人,不宜此任,上益倚信之,许以便宜。事平,转工部员外郎,特召问讨贼方略。
至道二年,遣将五路出讨李继迁,
庄阴料师出无功,因请加恩继迁,俟其倔强拒命,俘擒未晚。既而诸将果败绩。真宗即位,迁度支,充河东转运使。上章言:“庆、邠、延州、通远军,咸处边要,请武干如姚内斌、董遵诲者任之。”
又言田绍斌尝被疑韩崇业本秦王婿程德玄始事晋邸初甚亲近后疏远外迁皆怀怨望不宜委以戎寄未几移知苏州。
大中祥符初,东封,改鸿胪少卿,入判登闻鼓院。六年,出知襄州。明年,车驾幸南京,庄以逮事太宗恩例,授太府卿,权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天禧二年卒,年八十一。
(选自《宋史 裴庄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言/田绍斌尝被疑/韩崇业本秦王婿/程德玄始事晋邸/初甚亲近/后疏远/外迁皆怀怨望/不宜委以戎寄/未几/移知苏州 |
B.又言田绍斌/尝被疑/韩崇业本秦王婿/程德玄始事晋邸/初甚亲近/后疏远/外迁皆怀怨/望不宜委以戎/寄未几/移知苏州 |
C.又言/田绍斌尝被疑/韩崇业本秦王婿/程德玄始事晋邸/初甚亲近/后疏远外迁/皆怀怨望/不宜委以戎寄/未几/移知苏州 |
D.又言田绍斌/尝被疑韩崇业/本秦王婿程德玄/始事晋/邸初甚亲近/后疏远外迁/皆怀怨/望不宜委以戎/寄未几/移知苏州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车架可泛指马驾的车,也可专指帝王所乘坐的车,还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
B.封指古代帝王在泰山上筑坛祭天,而东封指古代帝王在京城东郊住坛祭天。 |
C.太子又称王储、皇储、储君,是对古代王朝中王位或者皇位继承人的称谓。 |
D.明经是古代选举官员的一个科目,因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命名“明经”。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庄奉旨讨贼,不辱使命。皇帝信任裴庄,派裴庄与雷有终一起带兵征讨叛乱者李顺,叛乱平定后,皇帝向裴庄询问讨伐敌人的谋略。 |
B.裴庄心忧国事,敢于直谏。边疆抵御契丹没能建功,裴庄希望皇帝对他们申明纪律;建设方田时,裴庄提醒皇帝不要大规模动用军队。 |
C.裴庄才能卓越,受到提拔。他独自承担十多位出纳人员的工作,被提升为绛州防御推官;魏咸信欣赏他的才能,推荐他做太子中允。 |
D.裴庄忠于职守,不喜逢迎。转运使雷德骧到所辖境内巡查,裴庄在官署处理政事之后才前往谒见,雷德骧没有责怪他,反而称赞他。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言庄本蜀人,不宜此任,上益倚信之,许以便宜。
(2)阴料师出无功,因请加恩继迁,俟其倔强拒命,则按甲塞外,俘擒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