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阙题

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影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①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②刘眘(shèn)虚,唐代诗人。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早年逝世。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由白云尽”,是说通向别墅的路是从白云尽处开始的,可见这里地势相当高峻,暗示诗人正走在路上,离别墅并不太远了。
B.诗人沿着青溪一路走,一路上都看到繁花盛草,无尽春色源源而来。青溪行不尽,春色也就看不尽,似乎春色也是悠长的了。
C.全诗都用景语织成,不但写出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而且又藏有人物,给读者带来了直觉的美感和形象之外的趣味。
D.全诗按空间顺序写来,由远及近,从外向里而行,不仅写出了自己山居的闲适,也写出了山中别墅主人隐居的幽趣。
【小题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24 09:46: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沈炯字初明,吴兴武康人也。祖瑀,梁寻阳太守。父续,王府记室参军。
炯少有俊才,为当时所重。仕梁为尚书左户侍郎、吴令。侯景之难,吴郡太守袁君正入援建邺,以炯监郡。台城陷景将宋子仙据吴兴使召炯方委以书记炯辞以疾子仙怒命斩之。炯解衣将就戮,碍于路间桑树,乃更牵往他所,或救之,仅而获免。子仙爱其才,终逼之令掌书记。及子仙败,王僧辩素闻其名,军中购得之,酬所获者钱十万,自是羽檄军书,皆出于炯。及简文遇害,四方岳牧上表劝进,僧辩令炯制表,当时莫有逮者。
陈武帝南下,与僧辩会白茅湾,登坛设盟,炯为其文。及景东奔,至吴郡,获炯妻虞氏及子行简,并杀之,炯弟携其母逃免。侯景平,梁元帝闵其妻子婴戮,特封原乡侯。僧辩为司徒,以炯为从事中郎。梁元帝征为给事黄门侍郎,领尚书左丞。
魏克荆州,被虏,甚见礼遇,授仪同三司。以母在东,恒思归国,恐以文才被留,闭门却扫,无所交接。时有文章,随即弃毁,不令流布。尝独行经汉武通天台,为表奏之,陈己思乡之意。奏讫,其夜梦有宫禁之所,兵卫甚严,炯便以情事陈诉。闻有人言:“甚不惜放卿还,几时可至。”少日,便与王克等并获东归。历司农卿,御史中丞。
陈武帝受禅,加通直散骑常侍。表求归养,诏不许。文帝嗣位,又表求去,诏答曰:“当敕所由,相迎尊累,使卿公私无废也。”初,武帝尝称炯宜居王佐,军国大政,多预谋谟。文帝又重其才,欲宠贵之。会王琳入寇大雷,留异拥据东境,帝欲使炯因是立功,乃解中丞,加明威将军,遣还乡里,收徒众。以疾卒于吴中,赠侍中,谥恭子。有集二十卷行于世。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台城陷景将/宋子仙据吴兴/使召炯/方委以书记/炯辞以疾/子仙怒/命斩之。
B.台城陷/景将宋子仙据吴/兴使召炯/方委以书记/炯辞以疾/子仙怒/命斩之。
C.台城陷/景将宋子仙据吴兴/使召炯/方委以书记/炯辞以疾/子仙怒/命斩之。
D.台城陷景将/宋子仙据吴/兴使召炯/方委以书记/炯辞以疾/子仙怒/命斩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邺,即南京,孙权在武昌称帝后迁都于此,为南京建都之始。
B.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C.诏,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始于秦始皇,终于清朝,是一种命令文体。按内容分为即位诏、遗诏等,按形式分为手诏、口诏等。
D.尊累,古代对他人家属的敬称,文中指沈炯的母亲。古代对他人母亲的敬称还有“令堂”“尊堂”“家慈”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炯少时才智出众名重当时。南朝梁时他担任尚书左户侍郎,出任吴令。侯景作乱京城陷落后宋子仙、王僧辩等先后对他委以重任。
B.沈炯为人性情刚烈,才能过人。宋子仙占领吴兴后请他出任书记,受拒后下令斩他,沈炯脱衣引颈就戮。他写的奏表文辞精深,当时无人可比。
C.沈炯为才名所累,行事谨慎。荆州陷落后他被西魏人封为仪同三司;此后他常闭门谢客,不与外人交往,写的文章也随即毁掉,不让流传。
D.沈炯为子重视孝道,屡求归养。他在西魏时因老母常想归国,高祖受禅后,又以母老请求回家侍养;文帝继位后又上表请求辞官,最终得偿所愿。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僧辩素闻其名,军中购得之,酬所获者钱十万。
(2)侯景平,梁元帝闵其妻子婴戮,特封原乡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