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历史,常常于无声处照亮未来。两千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拉开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序幕,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自此“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今天,沿着茶马古道、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故道,“一带一路”倡议正在编织出沿线***、众议长德拉格内亚说,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经济恢复活力具有深刻的影响。中国是欧洲的理想合作伙伴,而中东欧作为中国进入欧洲的门户,可以在“16+1合作”框架下发挥应有作用。
匈牙利执政党青民盟代表霍利克认为,世界经济政治重心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已成事实。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为成功的经济体之一,也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推动者。通过推进“一带一路”这个宏伟计划,加强务实合作,“可以说,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在为我们做出贡献”。
(节选自记者李忠发、陈进《新华社布加勒斯特2017年7月15日电》)
材料三:
(摘自2017年3月中商情报网《“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
材料四:
《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综合了经济基础、社会风险、政治风险、中国因素、能源因素和环境风险等六大维度37个子指标,全面量化评估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64个沿线国家的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程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旭在发布会上表示,与2016年的评估相比,2017年,高风险和较高风险的国家均有增多,低风险和较低风险国家则有所减少。从区域来看,较高风险的投资地区仍在南亚、西亚和北非,投资风险较明显提升的区域是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但是,从整体看,中东欧的投资风险仍然较低。根据《报告》,这些变化主要归因至三个方面:一是欧元的大幅贬值对中东欧等国的汇率变化产生较大影响,二是欧美对俄罗斯采取的经济制裁产生各种后果,三是国际油价下跌打击了资源国家的经济。
(摘自《人民大学评估报告:“一带一路”首重能源合作》,中国证券网2017年1月15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和平发展、共同发展”是“一带一路”建设倡导的理念,中国也因此与很多个国家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 |
B.中国机遇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前提,中国的“成功故事”和发展理念深受与会各国的钦佩与赞赏。 |
C.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1.7%,份额相比2015年降低了0.4个百分点。 |
D.《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对2016年和2017年投资风险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变化原因。 |
A.几则材料不一,时间不同,但都聚焦“一带一路”战略,说明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对“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视。 |
B.材料一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以及列图表等方法对“一带一路”进行了详细报道,为我们展现了国家战略。 |
C.中国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的复苏具有深刻的影响,德拉格内亚及霍利克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都是非常支持的。 |
D.四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一带一路”战略,而且都认为该战略必将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中国应该加大与其他各国的经济合作力度。 |
E.《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出自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团队,可见其是最权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