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小题1】陆游诗南宋爱国诗人,高中教材有他的一首诗,题为《______》。
【小题2】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从景写起,“茅檐”、“篷窗”指简陋的寓所,渲染出悲凉、凄清的氛围。
B.词运用了“起兴”的手法,先写杜鹃的鸣叫,从而引起羁旅之人的愁思和感慨。
C.“催成清泪”,因杜鹃啼声一声紧似一声,仿佛予人更多伤感,故曰“催”。
D.之所以“不堪听”,是因为在故乡听杜鹃勾起了陆游岁月如流、志业未遂的心绪。
【小题3】本词在关联词运用上极富表现力,请围绕这一点加以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04 11:02: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始见庐山及大孤。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晚抵江州。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岸如赪”者也。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小题1】作者写大孤山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小孤山“峭拔秀丽”和大孤山“望之如浮水面”的一组是(  )
A.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   大孤状类西梁
B.冬夏晴雨,姿态万变 岸土赤而壁立
C.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
D.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   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
【小题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2)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岳池农家①
陆游
春深农家耕未足,源头叱叱两黄犊。
泥融无块水初浑,雨细有痕秧正绿。
绿秧分时风日美,时平未有差科②起。
买花西舍喜成婚,持酒东邻贺生子。
谁言农家不入时?小姑画得城中眉。
一双素手无人识,空村相唤看缫丝。
农家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
宦游所得真几何?我已三年废东作③。
注①岳池:即今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②差科:指官府摊派的徭役。③东作:指春季的农事。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全诗用大部分篇幅描写农村的田园风光,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出一种淳朴自然、清新恬淡的艺术风格。
B.全诗可分为四层,每四句为一层。开篇四句为第一层,诗人从眼前景写起,将原本平常无奇的农村景象,写得生动美好充满生机活力。
C.“春深农家耕未足,源头叱叱两黄犊”一句中,“源头”一词把画面一下拉成远镜头,使用象声词“叱叱”,使景色从无声到有声,这是诗人眼中的远景。
D.“买花西舍喜成婚,持酒东邻贺生子”一句描写了热闹的农家生活,西舍成婚,东邻生子,喜事 一桩接一桩。众乡亲买花携酒前去庆贺,一片喜气洋洋。
E. “谁言农家不入时?小姑画得城中眉。一双素手无人识,空村相唤看缫丝”描写了一个装扮入时,且有高超缫丝技术的农家少女形象,其中“素手”指没有佩戴首饰的手。
【小题2】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