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

南宋·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释:①玉瀣:美酒。②黄庭:指《黄庭经》,道教经典。
【小题1】陆游字务观,号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人以“苍烟落照”四字点明自己居处环境的优美。
B.三、四两句写自己生活的闲适,动静行止无不惬意。
C.“老却英雄似等闲”表达了词人“老骥伏枥”的壮志。
D.本词虽极写隐居之闲适,却难掩心中抑郁不平之气。
【小题3】画线句“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刻画出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不超过80个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05 06:01: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词以寄好友师伯浑为名,通过梦回当年雪夜军旅生活情景及梦醒后的孤寂,表达了词人执著的为国献身精神以及理想破灭之慨。
B.词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的词境里来。
C.上片举雁门西、青海际这两个地方来代表广阔的西北领土,表达了词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D.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首先描写了冷清孤寂的环境:漏尽更残,寒灯一点,西沉斜照的月色映在窗前。这样的环境,让身处其中的词人不胜悲凉,充满了自怜自伤之情。
E. 作者将梦中与梦醒的所闻所见加以对比,由悲凉转入豪迈,再转升为亢进,不仅形成了语势的跳跃顿挫,而且更有助于主题的表达。
【小题2】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楼醉中作①
陆游
淋漓百榼宴江楼,秉烛挥毫气尚道。
天上但闻星主酒,人间宁有地埋忧?
生希李广名飞将,死慕刘伶赠醉侯。
戏语佳人频一笑,锦城已是六年留。
(注释)①该诗是淳熙四年诗人在成都时所作,时诗人五十三岁。在这前一年,诗人因积极主战而遭当权者忌恨,被言官指斥为“燕饮颓放”,免去了知嘉州的任命。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正面点题,说自己江楼宴饮。“百榼”照应“淋漓”,写酣饮之状;“尚”字传达出诗人孤芳自赏的心理。两句意态豪纵,活现出放翁的自我形象。
B.颔联化用前人文句,指天问地,既然天有酒星可满足人们借酒浇愁的愿望,难道地上就没有地方可以埋忧吗?直抒胸臆,表明自己深沉的忧愤。
C.颈联涉及两个典故。一是汉代名将飞将军李广,二是西晋嗜酒如命的名士刘伶。表现了自己人生的两大理想:生如李广建功业,死如刘伶留美名。
D.尾联两句表面上是写席间佳人笑容迷人,极具魅力,而我到成都已经享受这般风流旖旎的生活六个年头了,内里却隐隐有自责之意。
E. 清人方东树评价此诗“造句雄杰”,民国诗人陈衍称此诗“裁对工整”,前者是就此诗的风格和内容而言的,后者是就此诗的技巧而言的。
【小题2】诗人纵酒醉歌,狎妓放纵,似乎正验证了言官对他“燕饮颓放”的指斥,你怎样理解诗人的这种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