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城市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用地一般都会逐步演化为工业用地
B.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一般都会从第三产业转向第二产业
C.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集聚到分散
D.城市化过程使原先的乡村景观逐步为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所取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3-24 06:32: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积极发展“绿色GDP”主要是为了缓解以下哪个城市问题( )
A.环境问题
B.交通问题
C.居住问题
D.社会问题
同类题2
下图是上海市某区域住房价格各因素影响权重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题。
【小题1】该区域二手房价格受交通条件的影响权重只有6.42%,新房价格受交通条件影响权重仅为0.67%,这可能是该区域
A.人口密集
B.环境质量好
C.交通便利
D.繁华程度高
【小题2】有关该区域房地产管理与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础设施决定二手房价格
B.房地产开发商关注环境质量
C.地理位置对二手房、新房的影响差异较大
D.人口状况对二手房、新房的影响差异较小
同类题3
某省会城市市区由中心城区和远城区构成。右图为该城市不同时段人口年均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时期,该城市人口( )
A.总量先增后减
B.总量先减后增
C.中心城区逐渐减少
D.远城区增长较快
【小题2】图示人口变化表明该市( )
A.用地规模逐渐缩小
B.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D.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同类题4
下图是某“发达国家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三个阶段)。读图回答。
(1)城市形成阶段(I阶段)决定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它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等优越的条件。
(2)Ⅲ阶段商业用地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或_________两侧。
(3)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场所。Ⅲ阶段住宅区出现了分化,从环境与建筑质
量来说,图中甲、乙两种住宅区,甲为_________;乙为_________。
(4)从Ⅰ阶段到Ⅲ阶段反映了该地区_________过程。
同类题5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目前许多城市都在倡导建设“海绵城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 )
A.加大可渗透路面建设
B.完善城市排污系统
C.大力开发城市湿地
D.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小题2】建设“海绵城市”能够( )
A.提高城市地下水水位
B.减轻城市内涝
C.缓解城市土地供应压力
D.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