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某“发达国家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三个阶段)。读图回答。
(1)城市形成阶段(I阶段)决定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它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等优越的条件。
(2)Ⅲ阶段商业用地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或_________两侧。
(3)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场所。Ⅲ阶段住宅区出现了分化,从环境与建筑质
量来说,图中甲、乙两种住宅区,甲为_________;乙为_________。
(4)从Ⅰ阶段到Ⅲ阶段反映了该地区_________过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7-16 05:50: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依据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同类题2
“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乡城市市民所接受,下面为“1986~ 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
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A.2000年
B.2005年
C.2007年
D.2011年
【小题2】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同类题3
浦东新区、雄安新区等国家级新区是重点发展技术密集、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综合功能区,其选址有与老城区相邻和不相邻两种模式。下图为某新区与老城区的空间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新区发展重点吸引
A.农村剩余劳动力
B.高素质劳动力
C.老城区失业人员
D.新区失地农民
【小题2】两种模式比较,该新区选址的主要优势是
A.环境质量优越
B.依托老城区发展
C.地价水平较低
D.减小老城区干扰
同类题4
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甲)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图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⑤→⑥反映的现象是( )
A.城市化加速发展
B.城市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拉大
【小题2】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在( )
A.③时段
B.④时段
C.⑤时段
D.⑥时段
同类题5
下图为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表为1953年到2018年中的人口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年)
人口总数(亿人)
自然增长率(‰)
城市人口数(亿人)
1953
5.8
22.2
0.8
1982
10.1
15.7
2.1
2018
13.9
3.8
8.3
【小题1】1953至1982年,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小题2】1982年前后,中国城市化水平处于(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小题3】判断1953-2018年中国( )
A.劳动力数量减少
B.农村人口比重减少
C.自然增长率增加
D.人口总数增长缓慢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中功能区的分布和特征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