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车窗记

①河东薛德温官御史近五年,始买小屋两间于京师,仅容几榻床席,又苦其东壁暗甚,力不能办一窗。小子淳乃取废鹿车上辕,卸去两傍长木,以中方为棂,类若窗者,穴壁而安置之。

②余归自外来,因叹曰:‘以御史之显,曾不能办一窗,致以此物为之,使富者见焉,必睨目而哂,掩口而走矣。御史之拙于生事,乃至乎此。’

既而取古书读其下,则旭日漏彩,清风度凉,心神通融,四体超爽,忽不知天之迥、地之广,而屋之陋也。复从而自解曰:‘吾之屋如是,可谓陋矣。然安之而忘其陋,是居虽小而心则大也。彼贪民侈士,巍堂绮户,可谓广且丽矣。彼方褊躁汲汲,若不足以自容,日夜劳神惫精,思益以扩大之。是其居虽大,而心则小也。小大之说,君子必能辨之。’于是作《车窗记》。

【小题1】本文以御史薛德温屋舍之“小”及“暗甚”起笔的用意是:(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③段中写道:“是居虽小而心则大也”,其“心则大”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
【小题3】第③段划线句在句式上有何特点,请加以赏析。
【小题4】对本文运用的表现手法概括不当的一项是
A.叙议结合
B.对比衬托
C.褒贬分明
D.以小见大
【小题5】本文与课文《项脊轩志》的写作目的是否相同,请作具体说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08 09:14: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故贫甚,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疑许诺,延就坐。汛室,具床褥炉灶居之,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原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在见好就收囊,志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死,疑出私财,买棺槟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号。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解,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俾妇邀以归,产一男子。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踰月,始辞支去,不取其报。
人用是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疑读数为文亦可观,尝以儒举,辞不就,其行最著。太史氏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取材于宋派《文宪集·李疑传》)
(注释)①执业:指捧书求其,犹言受业。②汛室:汛,洒水。汛室,指打扫房间。
【小题1】下列词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君义甚高,愿假榻 假:借用
B.景淳竟死 竟:居然
C.反赆以货,遗归   赆:赠送
D.人用是多疑名     多:称赞
【小题2】下列各组词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人莫舍我   吾宁舍之而受祸
B.然独好周人急 然其行最著
C.恐为他人得 倘育而为风露所感
D.何以为报   妻卧草中以号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杖踵疑门,告曰
拦杖走到张疑门前,对他说
B.不少见颜面
没有稍微露出一点不情愿的脸色
C.志其数而封识之
记录了(钱财)的数量,并封起来做了标记
D.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
【小题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李疑教书为业,生活清贫,却深明大义,急人之急,且不取回报。
B.范景淳深受感动,并且感恩图报,一定要把自己的钱财送给恩人。
C.李疑不顾自己可能受祸,坚持照顾一位孕妇,但此人却不知感恩。
D.文章作者有感于世俗的唯利是图,鼓励人们向善,因此写了本文。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回君传

袁中道

回君者,邑人,于予为表兄弟,深目大鼻,繁须髦,大类俳场上所演回回状。予友丘长孺见而呼之谓“回”,邑人遂“回”之焉。回聪慧,娱乐,嗜酒。家有庐告田亩,荡尽,遂赤贫。善博戏,时与人赌,得钱即与市酒。邑人皆恶之。

予少年好嬉游,绝喜与饮。邑人以之予曰:“吾辈亦可共饮,乃与无赖人饮何也?”予曰:“君辈乌足与饮!盖予尝见君辈饮也,当其饮时,心若有所思,目若有所注,杯虽在手,而意别有营。回则不然,方其欲酒之时,而酒忽至,耳目一,心志专,自酒以外,更无所知。与之饮,大能助人欢畅。予是以日愿与之饮也。”人又曰:“此荡子,不顾家,乌足取!”予曰:“回为一身荡去田产。君有田千顷,终日焦劳,未及四十,须鬃已白。回不顾家,君不顾身。身与家孰亲?回宜笑子,乃反笑回耶?”其人无以应。

回有一妻一子,然率在外饮,即向人家住,不归。每十日送柴米归,至门大呼曰:“柴米在此!”即去。其妻出取,已去百步外矣。腰系一丝囊,常虚无一文。时予问回曰:“虚矣,何以为计?”回笑曰:“即至矣。”既实,予又谓曰:“末可用尽。”回又笑曰:“若不用尽,必不来。”予曰:“何以知之?”曰:“我自二十后,无立业田,又不为商贾,然此囊随尽随有,虽邑中道水旱,人多饥焉,而予独如故。予自知天必不绝我,故终不优。”予曰:“善。”

回丧其子,予往慰之。回方醉人家,招之来,笑谓予曰:“绝嗣之忧,宁至我乎?”相牵入酒家,痛饮达旦。磋乎!予几年前性刚命,其牢骚不平之气,尽寄之酒,偕回及豪少年二十余人,结为酒社。大会时,各置一巨瓯,校其饮最多者,推以为长。予饮较多,已大酣,恍惚中见二十饮人,皆罗拜堂下,相与大叫,笑声如雷。是夜,城中居民皆不得眠。今予复以失意,就食京华,所遇皆贵人,不敢过为颠狂,以取罪。且予近益厌繁华,喜静定,枯坐一室,或有二三日不饮时。量日以退,兴日以索。近又戒杀,将来酒皆须戒之,岂能如曩日之豪饮乎?而小弟有书来,乃云余二十少年皆散去,独回家日贫,好饮日益甚。予乃叹曰:“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袁小修小品》,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聪慧,娱乐   耽:沉溺
B.邑人以之予曰   规:约束
C.予几年前性刚命蹇:不顺
D.以取罪 戾:违反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君是作者的表兄弟,深目大鼻,浓胡须,像滑稽剧中的回族人,所以别人给他取名“回”。
B.作者少年时喜欢跟回君交往喝酒,认为回君喝酒专心,和回君一起喝酒,能够让自己内心舒畅。
C.回君虽然有妻有子,但经常在外喝酒不归,连家庭的生活也不顾。作者对他的生活表示欣赏。
D.作者认为回君具有颜回的品格,通过为回君作传表达了对自己人生受羁绊、命运不顺的感慨。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盖予尝见君辈饮也,当其饮时,心若有所思,目若有所注,杯虽在手,而意别有营。
⑵予乃叹曰:“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小题4】请简要概括回君的形象特点。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冯大夫传

[明]焦竑

冯大夫名友,字益卿,长安人,官至奉政大夫。童稚入乡塾,雅知自重,不与群儿嬉。家贫不能购书,手写诵读,日夜不少休。弱冠游胶庠①,每试辄出其曹。嘉靖甲午,举乡试。一再上礼闱,不第,叹曰:“母老矣,椎牛不如鸡豚之逮存,何言诎乎!”乃就屯留学谕。

屯留远在山中,人不知学。大夫日为指授经义与作文法度,问馈却不纳。一时诸生俛首听命,无敢喧哗者。素许李尚智、李之茂、冯典三人之为文。庚子,之浙江典试,留币为贺,已而三生皆得隽。自是登进士者,项背相望,非曩时比矣。

壬寅,晋岢岚州知州。州苦虏,数被创,岁且大侵。大夫省刑薄征,一切居之以宽,民德之。又念城墉濠堑为扼虏之要,殚其心计,且筑且浚。盖财无沉浮,役无罢病,而井井章章,垂百世规者,大夫力也。会忻州凋敝,一岁三易守。众议非大夫不可,乃调守忻州。士民欲留之不得,争画像祀之。

至忻,严立科条,婚丧不时者禁,赌博奉左道者禁,诸惰窳②颓废为之一新。土风善讼,税粮不时入,又藩封阑夺民田,岁额为损。至此狱讼衰减,逋赋日完,民间去田复还。上嘉之,赐金币,加四俸。寻晋郡丞。职清军,立保甲,增墩台③,令剽掠者不得骋;摄郡事,入手辄办。邻郡狱不能决者,卒归大夫。廉干之声最畿辅。顾以事忤元宰,御史希宰意,中以萋菲之言。

先是大夫念母老,屡乞终养,不能得,至是欣然曰吾志遂矣岩居筑别墅课农训子或坐茂树或登所作望山楼纵饮啸傲时制新声自娱 晚年喜客弥甚,张筵谈笑,意气霞举。人皆谓为寿征,乃仅仅六十而卒,惜哉!

(注)①胶庠:这里指学校。②惰窳(yǔ):懒情。③墩台:这里指报警台。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至是欣然曰/吾志遂矣/岩居筑别墅/课农训子/或坐茂树/或登所作/望山楼纵饮/啸傲时制新声自娱/
B.至是欣然曰/吾志遂矣/岩居筑别墅/课农训子/或坐茂树/或登所作望山楼纵饮/啸傲时制新声自娱/
C.至是欣然曰/吾志遂矣/岩居筑别墅/课农训子/或坐茂树/或登所作望山楼/纵饮啸傲/时制新声自娱/
D.至是欣然曰/吾志遂矣/岩居筑别墅/课农训子/或坐茂树/或登所作/望山楼纵饮啸傲时制新声自娱/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嘉靖:明世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开始,为一帝一号。故明朝时,便习惯以年号来称呼皇帝。
B.礼闱:文中指科举考试之会试。会试由礼部主办,故称“礼闱”。
C.品:封建官吏的等级,从一品到七品,一品级别最高,七品最低,如“七品芝麻官”。
D.保甲:封建统治者通过户籍编制来统治人民的制度,若干户编作一保,若干保编作一甲。合称“保甲”。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友少忠于学,勤读不辍。他小时候进到乡塾学习,向来知道自重,不和其他孩子嬉闹。家中贫穷买不起书,他抄下来诵读,夜以继日,不稍作休息。
B.冯友尽职尽责,慧眼识才。担任屯留学谕时,一向赞许李尚智、李之茂、冯典三人的文章,不久这三人都考中了进士;但从此之后,屯留考中进士的人,就逐渐减少,不能和先前相比了。
C.冯友心怀百姓,体恤民情。担任岢岚州知州期间,面对岢岚州遭受外族侵袭、将要闹饥荒的现实,他减轻刑罚、减少赋税,当地百姓对他感恩戴德。
D.冯友宽严有度,深受信任。任岢岚州知州时,用宽容的政策处理州中之事;到了忻州却制定严苛的法规来清理州中陋习,收效明显,得到了皇帝的赞许。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夫日为指授经义与作文法度,问馈却不纳。
(2)顾以事忤元宰,御史希宰意,中以萋菲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