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情表》(节选)

李密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犹蒙育  矜:怜惜
B.且臣少伪朝 仕:做官
C.臣微志  听:准许、成全
D.谨拜表以 闻:知道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但刘日薄西山 处涸辙犹欢
B.有希冀 生生资,未见其术
C.臣少仕伪朝  彼奚适也
D.臣不胜犬马怖惧情    胡为乎遑遑欲何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提及“圣朝以孝治天下”,为他尽孝找到了依据,也为他不能立即奉诏作了开脱。
B.李密以“少仕伪朝”“不矜名节”之语,表明自己无心为旧朝守节,更不敢“有所希冀”。
C.李密描绘了祖母“气息奄奄,人命危浅”病笃的画面,直接告诉武帝,要对祖母尽孝。
D.李密陈“情”恳切,在“私情”与“国恩”的比量下,李密还是提出先尽孝,再尽忠。
【小题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09 05:47: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①臣密言:臣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②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蒙国恩,臣洗马。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④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门衰薄 祚:福分。
B.形影相 吊:安慰。
C.蒙国恩 寻:不久。
D.臣洗马 除:罢免。
【小题2】分析比较下列句中“以”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④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小题4】对文章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B.李密用“责臣”“催臣”“急于星火”等词语,渲染了十万火急的形势,表现了他承受的压力。
C.李密用迂回曲折的语言,申诉自己既不敢违逆君命,又左右为难的尴尬处境,之后表达了尽孝不尽忠的最终选择。
D.李密追述自己少时任职伪朝,冀求官职显达,是为了消除晋武帝对自己自命清高追求名节的怀疑。
【小题5】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①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小题6】一篇《陈情表》打动了晋武帝,李密被准许在家奉养祖母。文中孝情最为动人,请分析李密层层表达出的不能远离祖母的原因。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节选)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
B.寻蒙国恩,臣洗马 除:免职
C.但以刘日西山 薄:接近
D.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希冀:企图
【小题2】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C.本图宦达,不矜名节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用法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臣供养无主B.但刘日薄西山
C.是区区不能废远D.登东皋舒啸
【小题4】把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选自李密《陈情表》)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或命巾车,或孤舟
A.且臣少伪朝
B.臣具以表,辞不就职
C.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D.是以区区不能废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小题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C.农人告余以春及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小题4】下列各项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辞谦恭。
B.诏书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从周代开始用诏书,从此成为语民的专用文书。
C.陛下是古代对帝王的尊称,译为“您”。陛,原指帝王宫殿台阶,后来演变成了尊
帝王的称谓。
D.“孝廉”“秀才”都是汉代以来推荐人才的科目。明清科举考试中,以生员为秀才,以举人为孝廉。
【小题5】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文中历叙朝廷多次征召,优礼有加,而自己由于要赡养祖母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作者这样写,旨在打动晋武帝,让他在家侍奉祖母。
B.文中写到朝廷以孝治天下,对年老有功德的旧臣给予特殊的照顾,自己的状况特殊
更应得到朝廷的照顾。
C.作者还列举了自己伪朝做官的事实,说明自己本来就想做官,并不在乎个人的名节
不应朝廷的征召,只是祖母病重,没有非分之想。
D.面临忠孝难全的处境,作者指出了祖母和自己的年龄之差,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题6】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慈父见——背离、抛弃B.则告诉不许——报告、申诉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D.臣微志——听从
【小题2】下列各组包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臣进退,实为狼狈/鹏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B.是臣尽节陛下之日长/其身也,则耻师焉。
C.臣具表闻/仆口语遭此祸
D.臣少仕伪朝/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小题3】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李密的《陈情表》中的“情”可以作如下注解:情况(事实);衷情(孝情、忠情);情理(忠孝之道)。
B.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有意寻找借口,从而避免了可能招致的横祸。
C.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李密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D.《陈情表》本于宗法人伦之至常,措词委婉,无一字虚言藻饰,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向为人所传诵。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
(1)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