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褚公(1)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名字已显而位微,人未多识。公东出,乘估客船,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尔时,吴兴沈充为县令,当送客过浙江,客出,亭吏驱公移牛屋下。潮水至,沈令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人?”吏云:“昨有一伧父(2)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诣公,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令送公至界。

(甲、乙两则文字选自《世说新语》)

(注)(1)褚公,即褚裒,字季野。晋阳翟(今河南禹县)人。 (2)伧父:晋南北朝时的文人士大夫常讥骂人为“伧”或“伧夫”,亦作“伧父”,犹言鄙夫,粗野的人。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义以求生(__________) 
(2)汝何男子,而敢独(__________)
(3)有尊贵客,移之(__________) 
(4)便于牛屋下修诣公(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远来视/贼谓曰
B.败义求生/宁吾身代友人命
C.我辈无义之人,入有义之国/名字已显位微
D.褚公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公前鞭挞亭吏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2)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
【小题4】从选文来看,《世说新语》这部笔记体小说的语言特点主要是:   
【小题5】甲、乙两段画线的句子在塑造主要人物形象时用了不同的描写手法,请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09 07:52: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陶侃留客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hú)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剉诸茬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zhuó)、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注) ①酷贫:非常贫困。②范逵(kuí):人名。③举孝廉:被举荐为孝廉。④室如悬磬(qìng):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悬,挂;磬,乐器,中空。⑤下为二髲(bì):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髲,假发。⑥斫(zhuó):用刀斧砍。⑦剉(cuò):同“挫”,割。⑧茬:草垫。⑨其:指代陶侃。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同郡范逵知名   素:________________
(2)悉割半为 薪:________________
(3)明去   旦:________________
(4)侃犹不 返: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2)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3)路已远,君宜还。
【小题3】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

同类题3

下面的语段均出自《世说新语》,阅读并回答问题
(1)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2)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3)王戎父浑,有令名,官至凉州刺吏。浑薨,所历九郡义故,怀其德惠,相率致赙数百万,戎悉不受。
(4)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贼攻郡 值:遇到
B.歆辄之  难:拒绝
C.相率赙数百万    致:达到
D.不亦乎  达:到达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思意不惬。后示张公。张华已见。张曰:“此《二京》可三,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思乃询求于皇甫谧③。谧见之嗟叹,遂为作叙。于是先相非贰者,莫不衽赞述焉。

(节选自《世说新语·文学》)

(左思)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会妹入宫,移家京师,乃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年,门庭藩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及赋成,时人未之重。思自以其作不班、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

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节选自《晋书·文苑·左思传》

(注)①左太冲:左思,字太冲。②张公:张华,晋范阳方城人,官至司空,博学多闻,勇于赴义,名重一时。③皇甫谧:晋人,博览群书,名望极高。④陆机:字士衡,吴郡华亭(今    )人,被称“少有奇才,文章冠世”,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氏家族在江东是望族之一。⑤伧父:晋南北朝时,南人讥讽北人粗鄙,蔑称之为“伧父”。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字的意思。
(1)莫不衽赞述焉;
(2)乃著作郎张载;
(3)思自以其作不班、张:
(4)其成,当以覆酒瓮耳。
【小题2】下面句子中“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当以覆酒瓮耳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自以所见不博   以资政殿学士行
C.恐以人废言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木欣欣以向荣
【小题3】与“时人未之重”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奚以知其然也
C.惟弈秋之为听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小题4】翻译划线句。
(1)此《二京》可三,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
(2)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小题5】根据所学知识,为上文注释④的空缺处选择正确的地名,使注释完备。
A.江苏昆山B.上海松江C.浙江金华D.江苏吴江
【小题6】乙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话和第二段内容形成了呼应,这句话是“____”。
【小题7】通观两段选文,说说左思《三都赋》能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