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暮归

杜甫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归时所见所闻。白鹤都已栖止在被浓霜冻黄的绿梧桐上,城头已有打更击柝的声音传来,还伴有乌鸦的啼声,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B.颔联中,诗人看见月光下匆匆赶路回家的游子,听到了别人家传出来的洗衣声,反衬自己漂泊在外、难回故园的凄楚。
C.颈联写出了诗人的矛盾与纠结。欲往南去,没有方便的水路交通条件,而北方正是战事频仍,无论南渡还是北归,都难以成行。
D.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一贯的沉郁顿挫的风格,语言朴素自然,有着一股亲切感人的力量,体现出一种哀而不伤的乐观精神。
【小题2】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明日看云还杖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加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12 11:08: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古迹(其一)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①《咏怀古迹》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②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③五溪衣服:这里指居住在五溪的少数民族。④羯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这里指安禄山。⑤庾信;南北朝诗人。侯景之乱,庾信长期羁留北朝,到了暮年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全诗从安史之乱写起,表现了自己飘泊异地、孤苦无依的处境;结末借咏怀古人庾信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情感深切真挚。
B.首联概括了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的生活状况。战乱之际,诗人在东北一带流离失所,后辗转入蜀,又居无定所,四处漂泊。
C.颔联写出了三峡一带特有的风景,山势高峻,不见楼台,只有日月高悬。而当地的少数民族都居住在云雾缭绕的山中。
D.颈联追究诗人“支离”“漂泊”的起因,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既是自己咏怀,又是代庾信来咏怀。结构上承上启下。
E. 尾联承接上联,引入了庚信的典故,意在表明庾信一生中最“萧瑟”的事是长期羁留北朝,到了暮年才诗动江关,赢得名声。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