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小题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
B.“胭脂”两句,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词人因这鲜艳的秋荷,愁绪稍得宽解。
C.“天在阑干角”两句,一边收束上片的离愁别绪,一边又开启下片的矛盾心理。
D.“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也暗含了诗人的归隐之心。
【小题2】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16 09:52: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贺新郎·送陈子华赴真州
刘克庄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兵百万,曾入宗爷驾驭。今把作握蛇骑虎。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算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
【注】①宝庆元年(1225)四月、陈子华奉命前往真州就任知州。当时真州靠近抗金前线。②章:商议。③太行兵百万、曾人宗谷驾驭:南宋爱国将领宗泽通过收编太行山农民义军充实了抗金队伍。④投戈、下拜真吾父:义军领袖张用在江西起事,岳飞以书信晓渝,张用见书信后说“真吾父也”,随即投降。⑤祖生:祖逖,东晋人,曾收复黄河以南土地。⑥新亭挥泪:西晋灭亡后,西晋士大夫们曾因思念故国而对泣新亭。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词人开篇便提出怎样抗击金人、收复失地这一问题,邀陈子华一起商讨,词人如此安排,使词作起势突兀,引人注目。
B.词人将宗泽团结太行山农民义军积极抗金与如今的当权者对金人畏如蛇虎进行对比,强调了词人的抗金策略与抗金决心。
C.“君去……真吾父”几句化用典故,写京东豪杰将像当年张用投降岳飞那样归顺陈子华,表现了沦陷区义军的抗金热情。
D.“应笑……新妇”几句写权贵们胆怯得像躲在车中不敢见人的新娘子,不敢上前线,流露出词人对他们的鄙夷之情。
E. 一般的送别词注重渲染离愁别绪,这首送别词与众不同,全词没有渲染离愁别绪,且正面写送别的只有末尾两句。
【小题2】下片中画横线句子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望江南
戴复古①
石屏老,长忆少年游。自谓虎头②须食肉,谁知猿臂③不封侯。身世一虚舟。
平生事,说着也堪羞。四海九州双脚底,千愁万恨两眉头。白发早归休。
【注】①戴复古:号石屏,南宋词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②虎头:《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班超“燕颔虎须,飞而食肉”。③猿臂:《史记》记载,汉将军李广猿臂,善射。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开篇一句“老”与“少年”构成了时间的对比,“长忆”表明诗人对自己现时的状态很不满意,总在留恋年少时意气风发的样子。
B.“虎头”“猿臂”两句以历史人物自况,是说自己空有强健的体魄和一身的武功,却没有机会抗金杀敌。用典非常巧妙。
C.“身世一虚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己的一生比作一艘空荡荡的小船,随处漂泊。简明形象地写出自己浪迹天涯的平生遭际。
D.上阕自叙自己一生漂泊,功名无成的命运,下阕借景抒情,传递出时光流逝,青春不再,自己对票比生活的厌倦之情。
E. 本词语言率真坦荡,自然天成,不事雕琢。“白发早归休”表达了自己决心归隐的想法,也流露出内心的对统治者不满和失望的情绪。
【小题2】作者为什么而“羞”?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