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

高适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

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独行备艰险,所见穷善恶。

永愿拯刍荛,孰云干鼎镬

淇水徒自流,浮云不堪托。

且欲同鹪鹩,焉能志鸿鹤。

(注)①卫霍:卫青和霍去病,西汉两位名将。②刍荛:打草砍柴的人,诗中指平民百姓。刍:割草。荛:柴草。③干:犯。④鼎镬:诗中指烹煮酷刑。⑤鹪鹩:一种善于筑巢的小鸟。《庄子•逍遥游》有“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登上蓟门,面对茫茫沙漠,目睹边境遭侵残状,发出了对英雄的呼唤。
B.备尝艰险,看尽人间丑恶,诗人孤独寂寞,这里体现了理想和环境的矛盾。
C.“永愿拯刍荛”句直抒胸臆,在婉约含蓄中忧愤苦闷,使诗充满悲慨之情。
D.诗人借“淇水”“浮云”抒情,“徒”“不堪”里有着诗人时不我待的焦虑。
【小题2】试鉴赏“淇水徒自流,浮云不堪托”两句诗的手法和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23 03:08: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樅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发端两句便点出了行军环境,“烟尘"一词暗示将士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作战,表现了战士们以身许国,英勇豪迈的情怀。
B."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句,前句“飞”字预警了军情危急,时空快速切换,从榆关、碣石至瀚海、碣石,气氛从宽缓渐入紧张。
C.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以孤城落日,衰草连天等有着鲜明边塞特点的最象,渲染了萧条阴惨的氛围,烘托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D.同为边塞诗,李颀的《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与高适诗中的“征人蓟北空回首",都表达了诗人对士兵们的同情。
【小题2】吴汝纶在《唐宋诗举要》中评论“‘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请加以赏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燕歌行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注①摐:撞击。②金:指钲一类铜制打击乐器。③伐:敲击。④榆关:山海关,通往东北的要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前四句交代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
B.“摐金伐鼓下榆关”引出的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意象鲜明,凸显边塞诗特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羽书飞驰,见军情紧急;猎火照夜,说敌阵森严。
C.“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一片开阔地带,这正有利于与胡骑断杀,突出将土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D.“战士”两句用对比方法写出了主将骄惰轻敌,不恤士卒,一面是拼死苦战,一面仍恣意逸乐。这是诗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写。
【小题2】本诗序言说“感征戍之事”而和之,本诗节选部分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