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

杜甫

春日无人境,虚空不住天。

莺花随世界,楼阁寄山巅。

迟暮身何得,登临意惘然。

谁能解金印,潇洒共安禅

(注)①梓州、阆州、遂州、果州均位于四川境内,此诗为杜甫流寓四川时所作。②安禅:佛教语,指静坐入定。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描写了春天惠义寺环境的清幽以及诗人进入寺庙后的心境。
B.诗歌颔联描写了惠义寺花开莺啼的灿烂春光和寺庙楼阁髙耸的巍峨景象。
C.颈联写诗人登临惠义寺,突感友人仕途得意而自己迟暮无为,顿生惘然之意。
D.诗歌颔联所描写的浓浓春意与颈联所表达的失落惆怅形成反差,对比鲜明。
【小题2】诗歌最后两联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23 11:44: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③?

黄牛峡④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   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庭闱,父母所居,即指父母。④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小题1】下列说法有误的两项是  ( )
A.诗歌首联“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写战乱导致生灵涂炭,“万事非”三字流露出作者的忧愤之情,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B.颔联,紧承“万事非”而来,进一步点明题意。送友人探亲,不由勾起诗人对骨肉同胞的怀念。在动乱中,诗人与弟妹长期离散,生死未卜,有家等于无家。
C.颈联,描写分手时的情景。诗人站在二人分别之地,江边湍急的水流之声,江上的暮霭渐浓,一阵阵寒风吹来,砭人肌骨。稀疏的树影在水边掩映摇晃,秋意更深了。
D.尾联“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故乡犹恐未同归”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
E.这是一首送别诗,写得“凄凄戚戚”,让人动容。此诗包融国难民忧、个人遭际,离情别绪深沉委婉,是送别诗中的上乘之作。
【小题2】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的突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