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神话对于传承、巩固和增强其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神话原生性地表达着民族精神中最稳固最恒定的部分,承载一个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在《诸神纪》里,无论是创世大神盘古、大母神女娲,还是尝百草的神农氏,或者射日的大羿,都体现了一种不畏艰险、为了人类福祉而自我牺牲的悲剧意味和崇高之美。

可以说,正是凭借不畏艰险的生存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延续几千年不绝,并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作为族群意志的民族精神、民族传统之外,神话还与“人类内心底层的问题,人类内在的奥秘”相关。神话学大师坎贝尔曾指出,读神话可以发现许多人类的共通处:人类需要呼唤久违的神性,需要借由神话以接近永恒,需要透过神话以洞悉生命的奥秘。与史家和儒家典籍中被历史化的温文尔雅、“伟光正”的诸神形象不同,《诸神纪》里描绘的上古诸神大多充满野性之美和伟岸之力:喜欢追着自己尾巴跑的混沌、半人半蛇的女娲、人首豹尾的西王母、铜头铁额的蚩尤……这些朴素的形象和他们身上那种气吞山河、震天撼地的力量体现了先民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对自然、生命、神性之力的崇拜和讴歌。阅读这样本然面目的上古神话,可以体会原始先民深厚的情感体验,从而缓释压力,抚慰心灵创伤,找到生命的动力。而中国上古智慧通过作者的“掰扯”,也得到了生动而又不乏深度的呈现:混沌神话所体现的中国人混融无间的宇宙观,上古神树的故事背后体现的中国人万物有灵的自然观,南楚大司命神话背后体现的“方生方死,生死一体”的生命观等等。

可以说,中国古代神话拥有高远而深刻的文化内质和精神内涵,理应成为一种优秀的国民文化教育资源。在《诸神纪》导言部分,严优用充满激情的笔调写道:“身逢一个科技理性至土的时代,神话始终‘为人类提供着返归自身的航向与能力,(叶舒宪)。只要回到神话那里,我们终将获得重塑与再造文化筋骨的力量;我们终将平心静气、修复疮痍,放下包袱、满血复活。”神话是我们的根,离开了神话的民族,就像古希腊神话里的安泰,失去了大地之根的滋养和护佑,生命终将委顿。愿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历程中总有神话相伴;愿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能从神话中找到前行的动力和勇气。这是《诸神纪》的作者奉献给这个世界的一份美好的心愿。

(摘编自闵艳芸《中国上古神话,我们的文化基因——读严优<诸神纪>》,2018年2月11日《光明日报》)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话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表达着民族文化中最恒定最稳固的精神。
B.如果一个民族拥有自己的神话,那么对其传统文化的传承、巩固和增强意义重大。
C.上古神话中的作者在神话中生动而又有深度地阐释了中国上古时期的智慧。
D.《诸神纪》中的诸多故事角色,体现了不畏艰险和为了人类而自我牺牲的精神。
【小题2】下列对原文相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详细论证了中国古代神话的重要意义,接着对国民文化教育提出了建议。
B.文章主要使用了例证法,大量列举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形象,增强了说服力。
C.作者用发展的眼光,挖掘神话的时代价值,使传统神话生发出现实意义。
D.文章采用并列结构,从三个维度论证中国古代神话的意义,论证有详有略。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神话是优秀的国民文化教育资源,因此具有高远而深刻的文化内质和精神内涵。
B.对一个民族而言,神话是上古时期的人类智慧遗存,是世代相传的文化记忆。
C.《诸神纪》里的神话故事,既有悲剧美和崇高美,又具有野性美和伟岸之力。
D.阅读《诸神纪》,孩子能有神话相伴,成年人能找到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24 05:46: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记忆虽然看起来神秘莫测、难以触及,但它其实也有着坚实的生理基础。神经科学的教科书是这样说的:两个相邻的脑细胞通过连结的突触释放化学物质传递信息时,记忆就形成了。当大脑再次回忆时,这些连接就会被重新激活,并得到加强。一个多世纪以来,认为记忆存储于突触,一直是神经科学界的主流观点,不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新研究很可能会颠覆这一看法。
新的研究认为,记忆很可能被存储在了脑细胞内。
如果这个结论正确,将会给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带来重大突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表现就是患者会不断遭受痛苦回忆带来的侵扰。
十多年前,科学家开始研究用一种叫做普萘洛尔的药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普萘洛尔可以阻碍一些蛋白的合成,而这些蛋白对于形成长期记忆必不可少,因此这种药被认为可以阻止新记忆形成。可惜,人们很快就发现这不能解决问题——除非痛苦的事件发生后立即服用该药物,否则人依然会有不愉快的回忆。
近来,一种新的研究思路进入了科学家的视野:有研究表明,当人回想一段回忆时,被重新激活的连接不仅增强了,而且会暂时变得更容易改变——这个过程叫“记忆重固化”。在此时使用普萘洛尔(或其他治疗手段,如电刺激或使用其他药物)可以阻止记忆的重固化,并清除相关的突触。这种减少重固化的机制,吸引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神经生物学家戴维·格兰茨曼的注意,他开始用海兔(一种像鼻涕虫的软体动物,是神经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来开展研究。他和同事先对海兔施以轻微的电刺激,使海兔形成关于该事件的记忆,并在大脑中形成新的突触。然后,再将海兔的神经元转移到培养皿中,并用化学方法触发这段记忆,紧接着施用普萘洛尔。
和早前的研究一样,普萘洛尔清除了这段记忆相关的突触。但是,当再次触发这些细胞的记忆后,这段记忆在48小时之内完全恢复了。格兰茨曼说:“记忆完全恢复了,所以我猜测,记忆并非完全存储于突触中。”
如果记忆不是存储于突触中,那又被存在哪了呢?
科学家仔细检查神经元后发现,虽然突触已被清除,但细胞内部的分子和化学变化却保留了下来。可能是这些永久变化留下了记忆的痕迹。另一种可能是,记忆通过表观遗传修饰编码在细胞的DNA中,这些修饰会影响基因的表达方式。格兰茨曼和其他一些研究人员都倾向于后一种解释。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埃里克·R·坎德尔因对记忆的研究,获得了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于新的研究,他谨慎地注意到,实验结果是在施加药物后48小时之内获得的,而在这段时间内,记忆的固化过程并不稳定。
尽管才刚刚起步,但新研究确实表明,药物治疗很可能无法驱除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痛苦记忆。格兰茨曼说:“如果你两年前问我,用药物能否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我很可能会回答可以,但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不过,他补充道,记忆可能存储于细胞内部这一新发现,应该有助于治疗另一种与记忆有关的疾病——阿尔茨海默病。

(摘编自《大脑把记忆存在哪》,《环球科学》2016年09月26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突触是两个相邻的脑细胞的连结部分。认为记忆存储于突触,一直是神经科学界的主流观点。
B.普萘洛尔被认为可以阻止新记忆形成,是因为它可以阻碍一些对于形成长期记忆必不可少的蛋白的合成。
C.减少记忆重固化就是使用普萘洛尔或其他手段阻止记忆的重固化,并清除相关的突触。
D.突触被清除,但细胞内部的分子和化学变化却保留了下来,这证明了记忆并非存储于突触中。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痛苦的事件发生后未立即服用普萘洛尔,人依然会有不愉快的回忆,应该是由“记忆重固化”造成的,因为当人回忆时,被重新激活的连接增强了。
B.电刺激可以使动物形成记忆,在大脑中形成新突触,从而阻止记忆的重固化,并清除相关的突触。
C.格兰茨曼认为药物治疗很可能无法驱除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痛苦记忆,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新希望的主要依据都是记忆可能存储于细胞内部这一推断。
D.科学家格兰茨曼在表述研究结论时说“我猜测”以及坎德尔对于新的研究“谨慎地注意到”,都体现了科学家对待科学研究的审慎态度。
【小题3】结合材料,请简要概括研究人员推断“记忆很可能被存储在了脑细胞内”这一结论的依据和研究步骤。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救赎

薛培政

东方刚露出鱼肚白,护林员老长泰便肩扛板斧,带着猎犬“黑豹”,走在了杂草没膝的山道上.

一条盘旋在路边的花蛇,似乎听见了脚步声,昂头吐着信子望了望,“簌簌”地爬向杂草深处;卧在草丛中的野兔,支楞耳朵听了听动静后,也“嗖”的一下跃进灌木丛中;还有那群被惊动的山鸡,“咕咕、咕咕”的叫着飞向远处.

“咦———瞧恁小样儿,俺老汉又不是妖怪———”他边说边苦笑着坐在那块卧牛石上. 老长泰年轻时一身蛮力气,两三人抬不动的物件,他双手搬起走得呼呼生风;当兵练投手榴弹,出手就是百十米,枪打得也不赖,因斗字不识一升,复员回了家.饭量也大得出奇,一顿饭能吃五六个大饼子,为这家里每年开春就断粮,快三十了还打着光棍.

那年腊月,鹅毛大雪下得铺天盖地,当人们都窝在家里猫冬时,野狼血洗了生产队的羊圈,一夜之间,七只山羊命丧狼口,看着未被叼走的几只死羊,全队的人都流泪了.

望着哀哀戚戚的人群,女队长萧桂英铁青着脸发话了:“还有爷们吗? 若有就给我站出来! 这狼得逞后,肯定还会来叼羊,谁若能把狼打死,我一分钱彩礼不要,就嫁给他!”

犹如石破天惊,大家惊愕的目光投向了女“掌门”.

醒过神来的小伙子们,立马变得跃跃欲试,可再看那血肉模糊的死羊,又个个怂得耷拉下了脑袋.就见站在人群后边的长泰,往前挤了挤瓮声瓮气地问道:“此话当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不过你要提死狼来见俺!”桂英怒眉一扬干蹦脆地把话撂给了他.

长泰一言不发回到家后,找了一根碗口粗的枣木,又到村代销点赊了五斤地瓜烧酒.入夜,他便反穿羊皮袄蹲到了羊圈边.

在冰天雪地里连守两夜后,第三天清晨,他穿着那件被撕扯掉前襟的破羊皮袄,带着满身的血印,拖着死狼敲开了桂英家的门。

这下,傻大黑粗的长泰露脸了.县长为他披红戴花,奖他一辆金鹿牌自行车,公社奖他一支猎枪,大队安排他做了护林员,女队长萧桂英也没食言。

此后,长泰就像威风凛凛的大英雄,每天身背猎枪,带着猎狗,长年巡逻在黑虎山涧.久了,他对各类鸟兽的习性,熟悉得就像自己的手掌,平时斩获的猎物,就连村里乡亲也没少分享.

可那年过了秋,乡邻们就见他像着魔了似的,两眼呆呆地望着远处,嘴里还不停地叨叨:“鸟兽也是有性命的主儿,也拖儿带女的啊!”

妻子桂英也觉出异常,再三追问下,长泰哭诉着道出实情。

为防野猪糟蹋庄稼,那个阴雨密布的傍晚,他在一片玉米地旁布下了猎套.翌日晨起查看时,不由得惊呆了:两头狍子幼崽在雨中围着那头被套死的野生母狍子,发出撕裂般的哀

鸣.他想起了幼时爹下葬时的情景,心里顿时涌起一阵悸痛,懊悔地朝自己身上挥了一拳后,泪水就和着雨水流了下来.打那后,他再也没有动过狩猎的念头。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常年风餐露宿在深山密林里的长泰,在日复一日的巡山护林中变老了.村里的护林员已换过几任,老伴儿也跟着子女进了城,他却死活不肯下山,说惦记着那笔心债哩.

记不清从何时起,“野味热”像山里人打摆子一样弥漫开来,山下的镇上,远处的城里,星罗棋布的野味馆散发出诱人的浓香,安详静谧的黑虎山却失去了往日的平静。

乡亲们就发现老长泰变得越来越暴躁了,像跟谁结下仇似的,还在巡山的路上骂起了人:“挨千刀的王八蛋,作孽吧,总有一天会遭报应的!”

听说老长泰曾赤手打死过野狼,不断有人找上门来.那天,俩外乡人驾车找上门来,送上两箱好酒和厚厚的一沓现钞后,求他帮助猎杀一头野狼,并说事成后再加倍付款.哪知老长泰像受了侮辱似的,晃了晃手中的板斧,怒目圆睁地吼道:“带上这些破玩意,给我滚蛋!”

那些年,巡山的老长泰不停地与盗猎者周旋,一次次拆除对方布下的猎套、陷阱和细网,仍不时发现被网粘或绳套的鸟兽尸体.

心力交瘁的他,三番五次跑乡里、到县上找领导:“再不禁猎,黑虎山上的带毛的东西就被猎光了!”

“断人财路遭人恨呐———”老长泰说那次巡山,见一只黄羊被套住了,正要上前解绑,两支火药枪从身后对准了他:“再他妈挡道,就送你老东西上天!”幸亏猎犬“黑豹”猛扑上去,盗猎者才吓逃了。

后来,成为自然保护区的黑虎山,组建了专业护林队,年近八旬的老长泰也被省政府评为护林模范。

老长泰似乎没拿这荣誉当回事,每天依然在莽莽林区中巡逻.当县里派专车进山接他到省城接受表彰的时候,却见他住的窝棚上落锁了,只有眼前满目的青翠和阵阵的鸟鸣声。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8期)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部分的环境描写与结尾“满目的青翠”和“阵阵的鸟鸣声”形成呼应,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自然.
B.老长泰当兵出身,本性淳朴善良,看到那些血肉模糊的死羊及人们哀戚的表情,他甘愿冒着危险去打狼,为民除害.
C.小说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老长泰打狼,他那件被撕扯掉前襟的破羊皮袄和满身的血印是实写,打狼的情节虚写.
D.老长泰这个人物形象鲜明,文中使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手法来表现他的朴质憨厚与嫉恶如仇.
【小题2】这篇小说构思巧妙,情节曲折有致,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小题3】这篇小说以“救赎”为题目有哪些好处?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草木恩典

李丹崖

草的香,似乎只有在两个时间可以闻出来。

一是在被碾压或拦腰斩断的时候,这时候的草,像是慷慨就义,被镰刀、被车轮,割断、碾压,散发出奇特的生命的香,这香味,让人觉得有一种拿生命才换得来的美。我小时候喂过牛,给牛铡过草,当祖母把成捆的青草放到铡刀下,我奋力挥动胳膊,向下一压,咔嚓,草被斩成了两段,旋即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我追求这种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人是具有动物性的,格外爱这些草木滋味。

另一是在草被熬煮的时候。我的父亲是一位中医,小时候,我常常爱在他的中药橱边转悠,可以闻到与众不同的草木香味,就好像这些香味纠缠在一起,我置身其中,可以免除疾病的侵扰一样。遇到病人前来抓药,父亲把那些或叶、或花、或根、或果的中药材用纱布包起来,放到砂锅内熬煮,满屋子的中药香。在滚沸的高温作用下,我觉得这样才能彻彻底底地闻到草木的香味。

秋天到了,草木走向成熟。似一个男孩走向青年,一个女人发育完善。旧时,在乡间,我喜欢睡在小溪边的草甸子上,一边看蓝天白云,一边嚼草根,我觉得,这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小时候,身小力薄的我干不了农活,放羊是我唯一的活,我把羊拴在溪边的小树上,确保它们只吃草,不会啃食庄稼,我就往地上一躺,看着羊羔吃奶,母羊反刍,我呢,则效仿羊的样子,去尝一尝草根。

羊吃草,在我看来,简直是一件艺术。用舌头把草揽到嘴里,嚓嚓而食,羊毛洁白似雪,羊的嘴唇粉红似桃,青草如翡翠一样耐看,整幅画面简直太有感觉了。

草木的根深深扎进土地,通过叶面来进行光合作用,它是最能吸纳天地灵气的。所以,维生素多蕴含在很多青草当中,牛羊通过青草来摄取营养,我们再通过牛羊的肉来摄取营养,然后,牛羊和人的粪便又可作为肥料给青草带去营养。这个循环看起来有些吊诡,实际上,又是多么巧妙的一个轮回。

青草,在这样的一个轮回中,无疑扮演了“双面人生”。成全人畜,又替人畜打扫垃圾,还这个世界天蓝水碧,它们的一生近乎伟大。

我有一位诗人朋友,他有种奇怪的感觉,每次在城市居住久了,吃得大鱼大肉,诗性会逐渐泯灭,会写不出东西,这个时候,他都会到山区的寺院里,找一处周遭长满茂密树木的禅房来住,日日食蔬,这样,就能诗性重返。他说,他获奖最多的诗作,一般都是寺院里的那些草木和蔬菜给予的。

——这是何其美妙的草木恩典!

有时候,我实在羡慕那些古人,居住的全部是木材架构的房子,戴的帽子是斗笠,披的是蓑衣,穿的是木屐或草鞋,这样,才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现如今,你披着满是塑料味道的雨衣,穿着不透气的胶鞋,能“任平生”吗?

我不是过激。只是想表达,人一亲近草木,就滋生了健康,就培育了高雅,就构建了和谐。草木的恩典,也许是它们自己都不知晓的义举,但,一岁一枯荣,它们一直在照做。也多亏了草木的这份坚守,这种任性,才让我们有机会——食草,刷新自己;闻香,愉悦心智;观色,养眼醒神。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木在被碾压或拦腰斩断时会散发出奇特的香,这种香有一种用生命换来的美。
B.文中关于羊吃草的描写,色彩鲜明,用词精准,比喻形象,具有一种艺术美。
C.作者借古人亲近自然草木,拥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情怀,呼吁自然、和谐。
D.全文运用了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的表达方式,由实而虚逐步揭示了草木恩典的内涵。
【小题2】文章以“草木恩典”为题,有什么深刻内涵。
【小题3】“格局,布局,步局。心中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可见,结构对文章非常重要,那么,本文是如何以“草木”为核心来谋篇布局的?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学生的暑期生活如何度过?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对全国20个省的112所初中近2万名初中生进行了追踪调查。
调查显示,初中生们的暑假生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文体娱乐、学习提高以及社会实践和集体活动。其中文体娱乐活动的比重最大,看电视、上网、打游戏是最普遍的娱乐活动,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初中生将其作为度过暑假生活的重要内容。另外,读课外书、体育活动、外出旅游这三项文体活动的比重也很大,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初中生把它们作为暑期文体活动的主要方式。学习在初中生们的暑假生活中所占的比例也非常大,最多的情况是学生们在家自己复习和预习功课,参加课外辅导班和补习班的比例也很高,暑期参加由社会力量办的课外辅导班或补习班的初中生超过了四分之一;除了课业学习以外,初中生及他们的家长们对于多方面综合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也比较重视,有超过十分之一的初中生们暑假期间参加了与课业无关的兴趣班的学习。相对于文体娱乐和学习提高,初中生们的暑假生活中社会实践与集体活动所占的比重则相对偏低,只有7.4%的初中生们在暑假从事了兼职或打工。诚然,年龄可能是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但初中生们在暑假参加科普、社区实践、夏令营等活动的比例也只有6.1%。
材料二:
初中男生与女生的暑假活动内容是存在差异的。在文体娱乐活动方面,男生们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的比例为69.5%,高于女生的66.4%;男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比例为40.7%,而女生只有28.2%,性别差异非常明显;而女生们读课外书的比例为46.4%,远高于男生的31.7%;与一般的想象相反,女生外出旅游的比例为41.2%,也是远远高过男生30.1%的比例。而在学习提高方面,女生自己复习或预习功课的比例为50.4%,高于男生的42.1%;女生参加社会上组织的辅导班或补习班的比例为30.4%,高于男生的19.6%;女生参加与课业无关的兴趣班的比例为13.4%,也是远高于男生的7.3%。而在社会实践与集体活动方面,男生兼职打工方面的参与率为7.7%,女生为6.5%,差异非常小;在参加科普、社区实践、夏令营等活动方面,男生为6.1%,女生为6.3%,几乎不存在差异。
材料三:

材料四:
学生们在暑假里参与不同种类活动的数量和他们在之后的学习成绩、认知能力,以至于升学都有着紧密的正向相关关系。以学生们是否升入重点高中作为检验学习效果的标准,数据分析显示,对比升入了重点高中和没升入重点高中的初中生在升学前一个暑假的活动,除了在看电视、上网、玩游戏这一类最普遍的文体娱乐活动上不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68.6%和67.2%)以及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兼职打工的比例(5.0%)要低于未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9.4%)以外,其他各类暑假活动的参与率都是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明显高于未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同时,学生暑假生活的丰富程度也对其学业成绩和能力的提高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数据显示,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在前一个暑假平均参与了列出的10项主要活动中的4项,而未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平均只参与了2项。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卫东《中学生过暑假呈现“四多一少”》,2017年7月22日《光明日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显示,初中生的暑期生活调查从暑期活动内容、活动内容的性别差异、活动内容的城乡差异等几方面进行。
B.在兼职打工方面,男女生参与率的差异微小,在参加科普、社区实践、夏令营等活动方面,男女生差异很明显。
C.材料三显示,城市学生在外出旅游、体育运动和读课外书三项文体娱乐活动上的参与率都远远高于农村学生。
D.学生在暑假是否参加了科普、社区实践、夏令营等活动,对于其是否能升入重点高中起着明显的正向影响作用。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调查结果很明确地显示,相比于文体娱乐和学习提高,社会实践与集体活动在初中生们的暑假生活中所占的比重相对不足。
B.总体来说,初中男女生的暑假生活在学习提高方面差异最明显,无论是否与课业相关,女生各类学习活动参与率都略高于男生。
C.在参加社会力量办的辅导班和补习班,以及课外兴趣班活动项目上,城市学生的参与率比农村学生的参与率都高了一倍以上。
D.调查显示,暑假生活的内容及其丰富程度,对学生日后学业成绩的提高及多方面综合能力素养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E. 相比较来看,初中生暑假生活的特点是:读书学习多、参加文体活动多、外出旅游多,宅在家里少、兼职打工少、社会实践少。
【小题3】结合材料,联系实际,简要谈谈寒暑假的作用。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以武侠文学为原型,融舞蹈化的武术技击表演与戏剧化、模式化的叙事情节为一体的类型影片。中国武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舞蹈艺术的神韵,中国武侠电影在汲取武术的外在形态和神韵的过程中,形成了武打动作的舞蹈化风格,生龙活虎的武术技击在银幕上便演变为一种优美动人的武术之舞。由于武术打斗在电影中是高度艺术化和表演化的动作奇观,所以,我们把它称为银幕上的“武舞”,即武术之舞。

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技巧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动作表演。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打斗、单纯的视觉奇观,而是武打与剧情、与情景、与人物性格的相互交融。中国武术进入电影之后,演变为一种以艺术表演为主、击打对方为辅的武术之舞。观众在欣赏一场技艺精湛的动作搏击时,实际上看到的是一场在“影像舞台”上展开的武舞表演。

中国武侠电影在它极具表演性的武术对打和曲折委婉的故事情节中,隐含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式的文化伦理,这是支撑整个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包括武侠电影中的人物所归附的不同武术门派,所采用的各种剑术、拳法,其实都带有特定的伦理色彩,都会与武侠道义和社会道德相联系。作为武侠电影的“主题道具”,刀剑的选择与使用同样具有艺术的表述功能与文化意义。

中国武侠电影在人物性格的创作上,严格依循着善恶分明、忠奸立判的美学原则,并通过善与恶的尖锐对立,美与丑的鲜明映照来建立影片的叙事体系和价值体系。由此,中国的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以英雄义士为主体的善的形象和以奸臣贼子为主体的恶的形象。同时武侠电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报主”与“尽孝”的叙事母题、“家族为本”的武林道义、“义非侠不立”的精神取向和“善恶有报”的世俗伦理等,建立了武侠电影特定的伦理构架。

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注重武德的电影作品,特别是对暴力的表现方面提供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其中包括暴力的喜剧化、舞蹈化、诗意化等消解暴力的有效方式。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武侠动作片的“国际化”正在改变世界电影中暴力影像的存在方式。

事实证明:武侠电影所蕴藏的商业潜力,已经成为电影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中国的武侠电影因其无可比拟的武艺和神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世界电影界的青睐,从而使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国际化进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摘编自贾磊磊《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及其文化精神》)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打斗是高度艺术化、程式化的动作表演,人们称其为“武舞”。
B.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技巧将武打与剧情、情景和人物性格相互交融,以艺术表演为主。
C.中国武侠电影中隐含的文化伦理是支撑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武侠道义和社会道德色彩浓厚。
D.中国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从而也影响了武侠电影的叙事和价值体系。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中国武侠电影的“武舞”和文化精神两个角度展开论述,侧重阐释文化精神一面。
B.前两段在阐释武舞表演时,先介绍了中国武侠电影的概念,以此引出了对于“武舞”的分析。
C.文章后四段从四个方面对中国武侠电影中蕴含的文化精神进行了论述,说理清晰。
D.文章指出中国武侠电影塑造人物遵循一定原则。并注重武德,是为了证明武侠电影有文化精神。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打斗和现实中的武术打斗是不同的,因为它融入了舞蹈元素,是优美动人的。
B.中国武侠电影的很多元素都具有文化性,电影中的武术门派设定、剑术、拳法,甚至“主题道具”都有特定含义。
C.中国武侠电影对暴力的表现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中国武侠动作片的“国际化”改变了世界电影的存在方式。
D.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术对打及故事情节等渗透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其中特别注重对世俗伦理观念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