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泊对月有感

周 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B.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
C.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
D.尾联出句表达诗人对朝廷的关切,对句则描写出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从中可见诗人忧国伤时之情。
【小题2】后人评周莘此诗“最近杜味”,请比较这首诗的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诗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在写法上的异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25 03:46: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浪淘沙·送苏庭绰之泉州
刘铭①
癸巳岁,庭绰过余,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
谁复忆河阳,击鼓山岗?关乡残梦马铿锵。落落芦花飘江表,流水斜阳。
镇日野菊黄,枯草颓墙,萧山无语鬓飞霜。何忍脆裘②折枝远,冻酒愁肠。
注释:①刘铭,宋河阳嘉州人。作者曾与同乡苏庭绰一起抗金。宋败退江南后,作者力主抗金不得,被迫归隐。②语出岑参送别诗《北庭贻宗学士道别》“容鬓老胡尘,衣裘脆边风”。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庭绰过余”中的“过”意为“经过、路过”,表明同乡好友路过自己家;“数日,又复别去”暗示词的内容涉及送别之情。
B.“谁复忆河阳,击鼓山岗”是回忆当年在河阳战场击鼓山岗的情景。“马铿锵”则指当年自己驰骋沙场的情景。
C.“落落芦花飘江表,流水斜阳”句描摹出一幅落寞秋景图,寓亡国之痛于冷落之景中,营造出一种萧瑟悲凉的气氛,直接写出作者的满心凄冷与感伤。
D.“鬓飞霜”运用了借代的修辞,说明诗人头发花白,年老体衰。
E. “冻酒”不仅说明天气寒冷,同时也体现借酒浇愁的愿望。“愁肠”二字收束全词,“愁”字蕴涵了诗中的多种情感,也成了这首词的词眼。
【小题2】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1)

南宋 李纲(2)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敌,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3),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4),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5)何曾专美!

注释:(1)上:淝水之滨,晋军在此以少胜多击败前秦的百万之师。(2)李纲:南宋初期抗金名臣。(3)阿坚:指前秦皇帝苻坚。南牧:南侵。(4)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处画:处理筹划。(5)周雅:指《诗经》中赞颂周宣王战功的诗篇。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天险难逾,人谋克敌”,指出了晋师击败前秦的两个条件,即天时和人的谋划。
B.“破强敌”三句写谢安指挥若定,从容不迫,对部下颐指气使,十分严厉。
C.“夜闻数声鸣鹤”,运用典故,巧妙地表现出百姓得知晋师将要到来时的欣喜之情。
D.“周雅何曾专美”以反问的形式,高度赞美晋师之功堪比周宣王征伐之功。
【小题2】本词的思想感情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