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下面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偶 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

A.诗歌通过抒写“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梦,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B.第二句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和其因专制暴政而被冻结、窒息的生命力。
C.诗歌第一节写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给出其中的道理,这种结构使其传达的信念更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D.诗歌中出现的“如果”“重到”“再看见”“重开”等字眼,隐含着期盼生命循环而不得的悲观意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2-25 06:51: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二)阅读《雨巷》,完成下列题目。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
独自
彷徨在悠长、
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
凄清,
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
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
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
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
独自
彷徨在悠长、
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小题1】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D.《雨巷》通过选用油纸伞、姑娘、雨巷、丁香等美好意象,创造出朦胧美好的意境,形成一副凄美迷茫的想象画面,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小题2】《雨巷》的第一小节和最后一节内容几乎一样,这样写会不会重复?谈谈你的理解。你能不能再举出一个类似例子来?(请写出诗歌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