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二)阅读《雨巷》,完成下列题目。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
独自
彷徨在悠长、
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
凄清,
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
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
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
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
独自
彷徨在悠长、
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小题1】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D.《雨巷》通过选用油纸伞、姑娘、雨巷、丁香等美好意象,创造出朦胧美好的意境,形成一副凄美迷茫的想象画面,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小题2】《雨巷》的第一小节和最后一节内容几乎一样,这样写会不会重复?谈谈你的理解。你能不能再举出一个类似例子来?(请写出诗歌标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11 05:38: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名况,春秋时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诸子中的集大成者。
B.赋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种讲究辞采、体物铺陈的文体,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其主要特点在于:语句上以四六句为主,并追求骈偶;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苏轼的《赤壁赋》属于文赋,其较之传统的辞赋,更富于灵活变化。
C.词,起于宋且达到鼎盛,故称“宋词”。一般而言,一首词的创作遵照“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的原则。按风格来分,词可分为婉约词和豪放词两大类。如苏轼、辛弃疾,就是宋代豪放词的创作大家。
D.朦胧诗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蓄隽永。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暗示等手法,变诗歌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叠加,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代表诗人有戴望舒、舒婷、北岛、顾城等。
同类题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文学翻译家。1929年4月,他所作的《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
B.古代音乐分为宫、商、角、徴、羽五音,又有变徴、变羽,合称七音,变徴是徴音变调,声调激愤。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是长调。“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名,它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与这首词的内容有关。
D.《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事语》《长书》等,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辑。
同类题3
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在《雨巷》中塑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受中国古代诗歌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不一定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黑暗的社会;“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D.《雨巷》运用了复沓重唱的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强化了音乐效果,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同类题4
以下四个选项中文学常识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配乐而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也叫“曲子”“长短句”等,词牌是词的形式和格律的标志,和内容并无必然联系,例如《沁园春·长沙》中的“沁园春”。
B.现当代诗歌发展中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譬如: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徐志摩被称为“文坛才子”,艾青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又叫《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时期孔子所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学名著,由西汉时期的刘向编订而成,全书按国别编辑,长于叙事和议论,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烦忧
戴望舒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小题1】在这首小诗中, 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小题2】这首诗只由两节组成,第二节正好是第一节的回文。这种形式有什么作用?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现当代文学
现代
戴望舒
中国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