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双调)庆东原

(元)白朴

暖日宜乘轿,春风宜试马,恰寒食有二百处秋千架,对人娇杏花,扑人飞柳花,迎人笑桃花。来往画船游,招飐青旗挂。
[注]①招飐:招展,飘扬。②青旗:青色的酒旗。
【小题1】下列关于本作品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双调”是曲牌,“庆东原”是曲名。
B.“双调”是宫调,“庆东原”是曲牌。
C.“双调”是曲牌,“庆东原”是曲调。
D.“双调”是宫调,“庆东原”是曲头。
【小题2】从表达的情感看,下列作品中与本作品最接近的一项是(    )。
A.关汉卿《南吕·四块玉·别情》
B.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
C.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D.张养浩《中吕·上坡羊·潼关怀古》
【小题3】本作品对花的描写生动传神,请加以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27 08:47: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郁离子》序

徐一夔

《郁离子》者,诚意伯刘公在元季时所著之书也。公学足以探三才之奥,识足以达万物之情,气足以夺三军之帅,以是自许,卓然立于天地之间,不知自视与古之豪杰何如也。年二十,已登进士第,有志于尊主庇民。当是时,其君不以天下繁念虑,官不择人,例以常格处之,噤不能有为。已而南北绎骚,公慨然有澄清之志。藩阃方务治兵,辟公参赞,而公锐欲以功业自见,累建大议,皆匡时之长策。而当国者乐因循而悦苟且,抑而不行。公遂弃官去,屏居青田山中,发愤著书。此《郁离子》之所以作也。

郁离者何?离为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为盛世文明之治,故曰郁离子。其书总为十卷,分为十八章,散为一百九十五条,多或千言,少或百字。其言详于正己、慎微、修纪、远利、尚诫、量敌、审势、用贤、治民,本乎仁义道德之懿,明乎吉凶祸福之几,审乎古今成败得失之迹,大慨矫元室之弊。有激而言也。牢笼万汇,洞释群疑,辨博奇诡,巧于比喻,而不失乎正。骤而读之,其锋凛然,若太阿出匣,若不可玩。徐而思之,其言确然,凿凿乎如药石之必治病,断断乎如五谷之必疗饥而不可无者也。岂若管、商之功利,申、韩之刑名,仪、秦之捭阖,孙、吴之阴谋,其说诡于圣人,务以智数相高,而不自以为非者哉!

见是书者,皆以公不大用为憾,讵知天意有在,挈而畀之维新之朝乎?皇上龙兴,卒以宏谟伟略,辅翼兴运。及定功行赏,疏土分封,遂膺五等之爵,与元勋大臣,丹书铁券,联休共美于无穷,不其盛哉?《传》有之曰:楚虽有材,晋实用之。公之谓也。初公著书,本有望于天下后世,讵意身亲用之?虽然,公之事业具于书,此元之所以亡也;公之书见于事业,此皇明之所以兴也。呜呼!一人之用舍,有关于天下国家之故,则是书也,岂区区一家言哉?

一夔蚤尝受教于公,后谒公金陵官寺,出是书以见教,一夔骇所未见,愧未能悉其要领。今公已薨,其子仲璟惧其散轶,以一夔于公有相从之好,俾为之序。顾一夔何敢序公之书?然得系名于简编之末,亦为荣幸,因不让而序之。公讳基,字伯温,栝苍人。若其言行之详、官勋之次,则具在国史,兹不著。

洪武十九年冬十有一月,门生杭州府儒学教授天台徐一夔谨序。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藩方务治兵 阃:统兵在外的将军
B.累大议     建:提出,倡议
C.乎仁义道德之懿 本:根本
D.明乎吉凶祸福之 几:苗头,征兆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才,即天才、地才、人才,是姓名学之五格剖象法术语,为五格中天格、人格、地格总称,指“天格、人格、地格”的五行生克关系,反映综合内在运势。
B.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院试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院试及第者之称。唐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C.丹书铁券,指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特权凭证,又称“丹书铁契”,即民间叙事所言“免死牌”、“免死金牌”。颁授“丹书铁券”制度最早始于汉高祖刘邦。
D.“管、商、申、韩、仪、秦、孙、吴”分别指春秋战国时思想家管仲、商鞅、申不害、韩非、张仪、苏秦、孙武或孙膑、吴起”诸子。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见是书者,皆以公不大用为憾,讵知天意有在,挈而畀之维新之朝乎?
(2) 今公已薨,其子仲璟惧其散轶,以一夔于公有相从之好,俾为之序。
【小题4】作者认为刘基写《郁离子》有哪些原因?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1)昱,荆南人。美风度,能谈。少举进士不上,乃放游名都。虽贫士而轩昂,气不消沮。爱湖湘山水,来客。时李昌夔廉察桂林,寓官舍,月夜,闻邻居行吟之音清丽,迟明访之,乃昱也,即延为幕宾,待之甚厚。崔中丞亦在湖南,爱之,有女国色,欲以妻昱,而不喜其姓戎,能改则订议。昱闻之,以诗谢云:“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诺从来许杀身。”自谓李大夫恩私至深,无任感激。初事颜平原,尝佐其征南幕,亦荐之。卫伯玉镇荆南,为从事。历虔州刺史。
(2)至德中,以罪谪为辰州刺吏,后客剑南,寄家陇西数载。宪宗时,边烽累急,大臣议和亲。上曰:“闻一诗人姓名稍僻者为谁?”宰相对以冷朝阳、包子虚,皆非。帝举其诗,对曰:“戎昱也。”上曰:“尝记其《咏史》云:‘汉家青史上,拙计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净沙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因笑曰:“魏绛何其懦也!此人如在,可与武陵桃花源,足称其清咏。”士林荣之。
(注)①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晋悼公时,魏绛主张与戎狄讲和,并举出和戎的五种好处,被晋悼公采纳。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亦荐之(______________)(2)为从事(_______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闻一诗人姓名稍僻者为谁(    )
A.连接 B.近来
C.比较 D.等到
(2)可武陵桃花源(   )
A.参与 B.赞许
C.给与 D.和
【小题3】下列“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欲以妻昱B.宰相对以冷朝阳、包子虚,皆非
C.以罪谪为辰州刺吏D.臣以供养无主,辞不就职
【小题4】把第(2)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至德中,以罪谪为辰州刺吏,后客剑南,寄家陇西数载。
【小题5】文章提及魏绛的主要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概括戎昱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