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智慧社会是“智慧型经济”充分发展的必然结果。伴随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智慧”的技术,导致整个社会的运行变得日趋智慧化,进入了智慧社会。
智慧社会的开启与大数据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欧美以及日韩等国都把大数据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美国发布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并成立了大数据高级指导小组;日本公布了以发展开放公共数据和大数据为核心的新信息技术战略“创建最尖端信息技术国家宣言”,以提升综合国力;韩国提出“智慧首尔2015”计划,挖掘大数据价值。在中国,大数据战略同样备受关注。国家先后制定《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从国家层面推动智慧社会的发展。
智慧社会也要依靠智慧城市的建设。从美国的智慧城布战略、英国的“未来城市”,到新加坡的“智慧国家2025”计划和澳大利亚的国家智慧城市发展计划,各国都把智慧城市视为“必争之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有超过600个城市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着力发展智慧环境、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旅游、智慧电网、智慧医疗等领域。
(选自《国家战略先行》)
材料二:
在浙江杭州,“城市大脑”智慧城市建设计划正在给城市生活带来改变。比如,“城市大脑”可以根据数据分析自动切换和调整信号灯时间,让主城区高峰期间的平均行车速度提升15%,拥堵时间下降了近1成。而在未来,通过积累更多的技术与算法模型,“城市大脑”可以衍生出深层次的人群服务能力,在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
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中国智慧社会发展的“急先锋”。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成为普惠化的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向智慧互联演变;另一方面,类似于“城市大脑”这样的智慧城市系统,逐渐成为大城市的“标配”,在交通出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造福本国人民,也在为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奉献着精彩的方案。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2017年全球智慧城市博览会上,不少中国企业都提出了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
作为与华为开展智慧城市合作的城市之一,山东省濉坊市在警务、交通、民生、产业四大领域推进智能化管理,对城市发展方向和各类日常事务处理制定了更加科学、精确的方案。
华为相关业务负責人喻东说,智慧城市的“大脑”综合了各部门的数据,能够实时感知城市各方面状况,对城市出现的情况进行最优处理。而今,华为丰富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正在被世界各地超过100座城市成功实践。
(选自《智慧城市决胜》)
【小题1】下列关于智慧社会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智慧社会与“智慧型经济”密切相关,“智慧型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导致智慧社会的形成。
B.从世界各国对大数据的重视程度可以看出,开启智慧社会必须从发展大数据产业入手。
C.在未来,“城市大脑可以衍生出深层次的人群服务能力, 需要积累更多的技术与算法模型。
D.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计划正在给我们的城市生活带来改变,已成为我国智慧社会发展的"急先锋”。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材料一可看出,进入智慧社会后,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等方面会愈加广泛地采用“智慧”的技术,全社会的运行将日趋智慧化。
B.杭州“城市大脑”智慧城市建设计划正在给该市带来改变,主城区高峰期间平均车速提升15%,这显示出"城市大脑”的强大作用。
C.在智慧杜会的发展进程中,智慧城市系统正逐渐成为大城市的“标配” ,在交通出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D.我国不仅在国内积扱探索智慧城市建设,也在为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向世界呈现着精彩的中国方案,华为即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小题3】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智慧社会建设?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31 08:43: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我有一个梦
张晓风
我有一个梦,我不太敢轻易地把这梦说给别人听,怕遭人耻笑——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敢于去梦想的人并不多。
让我把故事从许多年前说起:南台湾的小城,一个女中的校园。六月,成串的黄花沉甸甸地垂自阿勃拉花树。风过处,花雨成阵,松鼠在老树上飞奔如急箭,音乐教室里传来三角大钢琴的琤琮流泉…… 
所谓学习音乐,应该不止是一本音乐课本、一个音乐老师。它岂不是也包括那阵雨初霁的午后,那熏人欲醉的南风,那树梢悄悄的风声,那典雅的光可鉴人的大钢琴,那开向群树的格子窗…… 
近年来,我有机会参观一些耗资数百万或上千万的自然科学实验室。明亮的灯光下,不锈钢的颜色闪烁着冷然且绝对的知性光芒。令人想起伽利略,想起牛顿,想起历史回廊上那些伟大耸动的名字。实验室已取代古人的孔庙,成为现代人知识的殿堂,人行至此都要低声下气,都要“文武百官,至此下马”。
人文方面的教学也有这样伟大的空间吗?有的。英文教室里,每人一副耳机,清楚的录音带会要你把每一节发音都校正清楚,电视画面上更有生动活泼的镜头,诱导你可以做个“字正腔圆”的“英语人”。
每逢这个时候,我就暗自叹息……
我有一个梦。
我梦想在这号称为中国的土地上,除了能为英文、为生物、为化学、为太空科学设置实验室之外,也有人肯为国文设置一间讲坛。
我梦想有一位国文教师在教授“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的时候,窗外有粉色羊蹄甲正落入春水的波面,苦谏树上也刚好传来鸟鸣,周围的环境恰如一篇舞台布景板,处处笺注着白纸黑字的诗。 
晚明吴从先有一段文字读之目醉神驰,他说:“斋欲深,槛欲曲,树欲疏,萝薛欲青垂;几席、阑干、窗窦,欲净滑如秋水;榻上欲有云烟气;墨池、笔床,欲时泛花香。读书得此护持,万卷尽生欢喜。琅环仙洞,不足羡矣。”
吴从先又谓:“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山海经》、《水经》、丛书小史,宜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而约缥缈之论。读忠列传,宜吹笙鼓瑟以扬芳。读奸佞传,宜击剑捉酒以销愤。读‘骚’宜空山悲号,可以惊壑。读赋宜纵水狂呼,可以旋风……”
——啊,不,这种梦太奢侈了!要一间平房,要房外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要春风穿户,夏雨叩窗的野趣,还要空山幽壑,笙瑟溢耳。这种事,说出来——谁肯原谅你呢?
那么,退而求其次吧!只要一间书斋式的国学讲坛吧!要一间安静雅洁的书斋,有中国式的门和窗,有木质感觉良好的桌椅,你可以坐在其间,你可以第一次觉得做一个中国人也是不错的事,也有不错的感觉。
那些线装书,现在就拿几本来放在桌上吧!让年轻人看看宋刻本的书有多么典雅娟秀,字字耐读。
教室里,沿着墙,有一排矮柜,柜子上,不妨放些下课时可以把玩的东西。一幅竹子搁臂,凉凉的,上面刻着诗。一个仿制的古翁,上面刻着元曲,让人惊讶古代平民喝酒之际也不忘诗趣。一把仿同治时代的茶壶,肚子上面刻着一圈二十个字:“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学生正玩着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孩子们这是一首回文诗,全世界只有中国的语言可以做的回文诗。而所谓的回文诗,你可以从任何一个字念起,意思都通,而且都押韵。当然,如果教师有点语言学的知识,他可以告诉孩子汉语都是孤立语(Isolating Language),跟英文所属的屈折语(Inflectional Language)不同。至于仿长沙马王堆的双耳漆器酒杯,由于是沙胎,摇起来里面还会响呢!这比电动玩具可好玩多了吧?酒杯上还有篆文,“君幸酒”三个字,可堪细细看去。如果找到好手,也可以用牛肩胛骨做一块仿古甲骨文,所谓学问,有时固然自苦读中来,有时也不妨从玩耍中得来。
如果今天该讲岳飞的《满江红》,何不托人到杭州岳王坟上拓一张岳飞真迹来呢?今天要介绍“月落乌啼霜满天”吗?寒山寺里还有俞樾那块诗碑啊!杜甫成都浣花溪的千古风情,或诸葛侯祠的高风亮节,都可以在一幅幅挂轴上留下来。
你喜欢有一把古琴或古筝吗?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这种事不妨即兴。
你喜欢有一点檀香加茶香吗?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这种事只消随缘。
如果学生兴致好,他们可以在素净的钵子里养一盆素心兰,这样,他们会了解什么叫中国式的芬芳。
教室里不妨有点音响设备,让听惯麦当娜的耳朵,听一听什么叫笛?什么叫箫?什么叫“把乌”?什么叫筚篥……
你听过“鱼洗”吗?一只铜盆,里面镌刻着细致的鱼纹,你在盆里注上大半盆水,然后用手微微打湿,放在铜盆的双耳上摩擦,水就像细致如丝的喷柱,激射而出——啊,世界上竟有这么优雅的玩具。当然,如果你要用物理上的“共振”来解释它,也很好。如果你不解释,仅只让下了课孩子去“好奇”一下,也就算够本。 
如果有好端砚,就放一方在那里。那细致的石头肌理具有大地的性格,那微凹的地方是时间自己的雕痕。
你要让年少的孩子去吃麦当劳,好吧,由你。你要让他们吃肯德基?好,请便。但,能不能,在他年少的时候,在小学,在中学,或者在大学,让他有机会坐在一间中国式的房子里。让他眼睛看到的是中国式的家具和摆设,让他手摸到的是中国式的器皿,让他——我这样祈祷应该不算过分吧——让他忽然对自己说:“啊,我是一个中国人!”
音乐有教室,因为它需要一个地方放钢琴。理化有教室,因为它需要一个空间放仪器。体育则花钱更多。那么,容不容许辟一间国学讲坛呢?这样的梦算不算狂妄呢?如果我说,教国文也需要一间讲坛——那是因为我有一整个中国想放在里面啊!
我有一个梦!这是一个不忍告诉别人,又不忍不告诉别人的梦啊!
(选自张晓风作品,有删节)
【小题1】作者梦想中的“国学讲坛”有哪些特点?请通读全文加以概括。
【小题2】作者梦想辟一间国学讲坛,为什么要在开头部分用两段的篇幅写南台湾一女中的音乐课?
【小题3】余光中曾称张晓风的文学“柔婉中带刚劲”,本文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一特点?请结合典型例子简要分析。
【小题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对当今时代重视自然科学、轻视人文教育的功利主义思想行为进行了批判,特别对中式英语教学、设置英语教室表示强烈不满。
B.文中引用吴从先的两段文字描述了古人读书讲究的环境氛围,表现了作者对梦想中的国文讲坛的渴求,也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C.作者的梦想不敢说是因为怕遭人耻笑,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人素质的底下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D.回文诗是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诗。文中划线处的回文诗换一种排列法则重新成诗: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
E. 文中作者的梦想,小而言之是建一所国学讲坛,大而言之是创设中国文化情境,让孩子们置身其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浸润濡染,让中国的文化精髓代代传承下去。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养老善行
“老有所终”不是新词。春秋时孔子便在《礼记·礼运篇》提出这一概念。礼者,非今时常谓之礼仪、礼貌;古代,其实质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与统治秩序直接相关。故而,“老有所终”亦可视为孔子心目中理想社会的应有之义。
不过,孔子断难想到的是,今日之中国,仍然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养老问题。
在大城市的中心,人床矛盾日益突出,为找一个养老院床位常常需要等待数月;同样在城市,有些豪华养老院动辄每月收取数千元,个别养老院还收取高达百万元的会员费……“住不上”和“住不起”并存。
不少老人乐于过含饴弄孙的生活,但是,“421”的家庭结构,养老护理服务和老年医疗等“短缺”,已让相当数量的中青年人不堪养老重负。
再看农村,曾经盛行了数千年的土地养老模式,再也无法满足庞大的人口需求。根据有关统计,全国有1/3省份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亩,有600多个县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半亩。
这就是中国许多城乡养老现状。在本该含饴弄孙的年岁里,如果还要为求一个理想的栖身之所而奔波,人们难免由此惧老、怕老、恐老。
不能再拖延了。在养老事业上,政府、社会、社区、家庭均应释放最大的诚意和人情温暖。
当然,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我们都可能存在着“差钱”的制约。但是,我们要说的是,在养老的问题上,绝对不能只认钱。
更多的人希望的是,在养老问题上,所有的善意尽情绽放,成为一个一个真正的善行,让我们的老人们安享晚年。
(节选自《瞭望》)
【小题1】作者以孔子提出的“老有所终”开篇,作用是什么?
【小题2】今日之中国存在着哪些相当严重的养老问题?
【小题3】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当前严重的养老问题?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对待自然的态度和方法上,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现代派艺术各有所侧重,不尽相同,这可以从花卉的描绘上做比较。

在中国传统绘画领域里,花卉题材和山水题材占了极大的比重,取得了较高成就,这在世界艺术史上是十分独特的。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大概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看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一人文哲学精神有关。

被称为西方“画圣”的荷兰现代派画家凡·高在西洋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名作《向日葵》被认为是稀世珍宝,画作通体呈黄色,像一团狂热的火焰,反映了画家燃烧的心灵。它不仅色彩热烈,画中花瓣的线条也呈现出烫灼般的颤抖,的确有一股跳荡的猛烈的心灵之火在烧炙着每一个观画者的感官。凡·高开辟了以画家的主观心灵为源泉的作画风格,但单以主观心灵的色彩来观照和变化自然对象,导致个体性太强,画家的主观压倒和排挤了自然的客观,画作虽然独特,但缺乏和谐,凡·高的带有病态色彩的精神,更会给他的表现对象带来一定的损害,投合了现代西方富有阶层寻求怪异刺激的欣赏趣味。

反观几幅中国画家的几幅花卉作品,比如齐白石的《牵牛花》,张大千的《荷花图》虚谷的《松鼠戏竹图》,每幅作品都是形神飞动,气韵盎然,仿佛一首首有形的诗,一曲曲无声的乐,和谐温馨,使我们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自有一股浩瀚的宇宙清气,一片昂扬的生命节律,流溢心田,舒心无比。中国画家的这种创作方法是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契合,把一种人格和理想境界具象化地渗透于特定的对象之中,是一种意象的创造形态,而不是再现的形象形态,是升华了对象自身的根本特征而不是任意以画家的主观来扭曲变形。在创作的精神上,中国画家总是执着地追求一种以提高和完善人性自身为目的的人文精神,而不像西方现代派画家那样片面张扬独立于自然和社会、以个体为中心的个人主观精神。

由于中西方画家这种创作态度和方法上的差异,使得中国传统绘画从本质上看,既非模仿的艺术,也不是抽象的艺术,而是充满了主客体的统一精神,以意象创造而实现人、社会、宇宙和谐的中和的艺术,是简洁、传神、含蓄、隽永的艺术,是达到了“气”(艺术家的主观心灵之气,生命运行之气,宇宙间自然万物之气)、“韵”(主观、客观契合所制造的意象自身所发射出来的风华、光辉)生动的艺术。应该说,中国的花鸟画、山水画中所表现出的,这种整体性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牧歌式的亲切精神,是十分有意义和价值的。

(摘编自吴式南《发现艺术之美》)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现代派艺术在对待自然的态度和方法上不尽相同,这主要是表现在对花卉的描绘上。
B.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花卉题材较多,艺术成就也较高,这可能与中国文化传统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一人文哲学精神有关。
C.凡·高的《向日葵》表现强烈主观心灵,以画家个体的主观压倒和排挤了自然的客观,缺乏和谐。
D.中国传统绘画立足人与自然的契合,追求创造意象形态,升华对象根本特征,追求提高和完善人性自身。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结构,侧重论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主要特点和本质。
B.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对中西方绘画创作特点做了清晰形象的分析。
C.文章在举具体的画家为例论证时,西方画家举了“画圣”凡·高,中国画家举了齐白石、张大千,使论据更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D.中国画家追求的是人文精神,不追求张扬独立于自然和社会、以个体为中心的个人主观精神。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作画时画家个体特性太强,势必排挤对象的自然特性,这不利于艺术表现。
B.中国传统花卉作品不是再现对象形态,这样也会导致作品中的形象扭曲变形。
C.中国传统绘画讲求传神、含器,艺术表现优于西方现代派绘画的片面张扬个性。
D.中国花鸟画透露出牧歌式的亲切,有利于画家和观者提高完善自身,和谐心灵。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近年来,量子信息技术方兴未艾,不少人认为人类正站在下一代量子革命的门槛上,量于力学正在催生变革性技术。20世纪物理学革命诞生了两大科学理论。即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作为物理世界的百岁“幽灵”,量子力学自1900年诞生以来催生了许多重大发明——原子弹、激光、晶体管、核磁共振、全球卫星定位等。带来这些成果的“第一次量子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成为社会跨越发展的基石和动力。2014年,英国《自然》杂志吹响“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号角。以量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量子调控,是量子力学的最新发展,带来了“二次革命”。这是一次巨大的飞跃,人类对量子世界的探索已从单纯“探测时代”走向主动“调控时代”,将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网络、量子仿真等领域实现突破,成为解决人类对能源,环境、信息等需求的重要手段。

②基于量子信息技术推动科学、工业和社会取得革命性进步的巨大前景,专业人士认为,“量子技术在21世纪的重要性可与20世纪的曼哈顿计划相比,可能像曼哈顿计划造出原子弹那样改变世界格局”。目前,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不断加剧,欧美纷纷启动“第二次量子革命”计划。

③面向未来,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是最难掌控但必须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基于此,后发国家欲赶超发达国家,应加强前瞻谋划,密切跟踪、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明确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在科技资源上快速布局,激发后发优势,力争把握机遇,赢得未来。

④要坚持国家统一领导的中长期规划同近期计划相结合的大规模发展道路。美国之所以能在科技领域长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与美国政府在不同时期提出带动科技进步的国际重大工程,动员各种资源予以实施不无关系,比如“曼哈顿计划”带动了核工业发展,“星球大战计划”带动了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带动了互联网的发展。在赶超过程中,后发国家要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超前布局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尽早启动国家科研重大专项、组建国家实验室,集中力量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力争在重大项目,重点方向率先突破。

⑤要打破“创新孤岛”的藩篱,建立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的有效手段。发达国家在用户、技术持有者和政府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连接转换机制,科技成果转化率一般高达60%左右。由政府出资建立专项基金,增强企业对技术的工程化和中间试验投入的积极性,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后取得的收益与技术持有者合理分享,能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美国量子技术领域就有许多高科技公司参与投入其中,IBM公司2014年提出,将于随后5年内在以量子计算技术为重点的一些领域投入30亿美元。

⑥要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深入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科学是无边界的,相对于竞争,科技发展更互换合作。今天,跨国界,区域性、全球范围以及涉及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科学问题正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关注的特点,双边和多边参与的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成为普遍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组织方式,基于多边合作的大科学工程成为推动科学前沿发展的重要基地。量子技术的发展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合作联盟。2015年年底,欧盟采取大规模国际合作,推出用于发展量子信息技术的一系列重大计划,英国也与新加坡合作推动在小型卫星上开展量子实验的项目。目前这些国家在量子领域的不同细分项目中都有各自优势,结合各方力量将有助于更快、更全面地转化量子技术的潜力。

⑦以“第二次量子革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随着今年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成功发射,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探索迈向了世界最前沿。“高端科技就是现代的国之利器”,我国科技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还有差距。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要想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就必须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聚焦重点任务,配置资源,集成攻关,在更多科技领域逐步由跟跑者变为并行者。领跑者。最终实现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根本转变。


【小题1】第①段加点词“幽灵”在文中的意思是
【小题2】依据第①段,对“量子信息技术”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量子信息技术的关键性应用是量子调控。B.量子调控已经在量子通信领域实现突破。
C.量子信息技术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催生。D.量子通信成为解决人类能源需求的手段。
【小题3】第②段引用了“专业人士”的话,对其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说明人们已充分认识量子通信技术在二十一世纪的革命性进步。
B.通过类比,突出了量子通信技术在二十一世纪具有战略性作用。
C.能更有力地说明量子通信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不断加深的原因。
D.说明欧美启动“第二次量子革命”计划,已经在改变世界格局。
【小题4】从本文看,我国应如何应对“第二次量子革命”?
【小题5】分析第⑦段中“根本”一词在表达上的作用。
【小题6】文中图表说明了量子通信技术被应用的口口和应用的领域、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