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作答。

薛宝钗咏

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①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②白帝:即西方白帝,是神话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主管秋事。③月窟:月宫。④缟袂:白绢做的衣服。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诗首联皆不写花而先写种花之人,但两诗中种花人的风韵却截然不同:林诗中人将湘帘与门半开半掩,体现少女的率真开朗;薛诗中人“珍重芳姿”,白天也要“掩门”可见其端凝庄重。两首诗中的人物形象恰成对比。
B.林诗中种花之人“碾冰为土”,以“玉为盆”,足以体现白海棠之清雅,进一步体现出种花人之高洁。
C.薛诗颔联,用“洗出胭脂影”写出海棠色白,这正是宝钗性爱雅淡,不爱艳装的自我写照。颈联进一步描写白海棠的色彩、丰韵之美,实写自我身份,而更显淑女之端庄凝重。
D.林诗颈联写岀白海棠的寂寞、幽怨、悲愁,也写岀林黛玉寄人篱下的寂寞、孤独、哀怨。
(2)林诗的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偷来”“借得”二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20-01-02 05:47: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
于成龙,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七年,授直隶乐亭知县。八年,署滦州知州。以罪囚脱逃降调,乐亭民列其善政,两叩阍吁留,下巡抚金世德勘实,得复任。十八年,擢通州知州。
二十一年,擢江宁知府。二十三年,上南巡至江宁,以成龙廉洁,传谕嘉之,擢安徽按察使。二十五年,擢直隶巡抚。谕询:“畿辅重地利弊应兴革者,宜何先?”成龙奏:“弭盗为先。奸恶之徒,仗旗下名色,窝藏匪类,有司明知而莫敢深究。嗣后有如此者,臣当执法治之。”既抵任,疏言:“弭盗之方,在力行保甲,民间已遵行。惟旗下庄屯向不属州县,本旗统领远在京师,仅有拨什库在屯,未能约束。应令旗人与民户同编保甲,拨什库、乡长互相稽察,盗发,无问所劫为旗为民,协力救护。得盗,赏;藏盗、纵盗,罚。”下部议行。先后捕治旗丁沈颠、太监张进升及大盗司九、张破楼子等,置于法。
三十三年,召诣京师。疏言运河、黄河堤卑薄者,均宜加筑高厚。河防各设专员,而无顾此失彼之虞。又计河工所费繁多,请开捐例,减成核收;并推广休革各员,上至布政使,皆得捐纳。上召成龙入,问:“开捐例得无累民?”成龙奏:“无累。”上曰:“捐纳之人,岂尽殷实?大约称贷者多,不朘削百姓,则逋负何由而偿?”成龙乃请罪。上因问:“尔尝短山东巡抚靳辅,谓减水坝不宜开,今果何如?”成龙曰:“臣彼时妄言,今亦视辅而行。”廷臣议成龙怀私妄奏,当夺官,上命留任,仍兴举简要各工。
三十七年,命以总督衔管直隶巡抚事。三月,请修永清、固安旧堤,挑浚浑河淤沙。十月竣工,诏赐名曰永定河,建庙以祀。三十八年,上南巡,临阅高家堰、归仁堤诸处,以增筑疏浚事宜,谕令筹办。寻以病乞假,命在任调治,遣医往视。三十九年,卒,赐祭葬如例,谥曰襄勤。
(《满汉名臣传》)
注释:①拨什库:清代官名。②捐例:清代朝廷纳资捐官的规例。《清史稿•选举志七》:“捐例不外拯荒、河工、军需三者,曰暂行事例,期满或事竣即停。”③靳辅:清代治河专家。
(二)
公治乐亭前后十余年,清白如一日。凡井间苦乐,利弊沿革,士民贤不肖,皆周知无遗。或兴、或除、或宽、或猛,无不深惬于情……去之日绅士饯于署旗民送于野老幼拥马首涕泗长流不绝公陨涕慰劳遣之不去有送至通州始还者。
(王士祯《如山于襄勤公年谱墓志铭》)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去之日/绅士饯于署/旗民送于野/老幼拥马首涕泗长流不绝/公陨涕慰劳遣之/不去有送/至通州始还者
B.去之日绅士饯/于署旗民送/于野老幼拥马首/涕泗长流不绝/公陨涕慰劳/遣之不去/有送至通州始还者
C.去之日/绅士饯于署/旗民送于野/老幼拥马首涕泗长流不绝/公陨涕慰劳/遣之不去/有送至通州始还者
D.去之日绅士饯于署/旗民送于野/老幼拥马首涕泗长流不绝/公陨涕慰劳遣之/不去有送/至通州始还者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镶黄旗是清代八旗之一,与“正黄旗”、“正白旗”并称上三旗。后来又在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中设置镶黄旗。
B.畿辅:畿,指京畿;辅,三辅。国都所在的地方,泛指京城附近地区。
C.古代表示官职变迁有专门的词语,文中“授”“署”表示授予官职,“擢”表升迁,“降”表示贬谪。
D.古代有干支纪年、年号纪年、生肖纪年等纪年方法,文中所提及的“康熙七年”为年号纪年。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成龙施行善政,深受百姓爱戴。于成龙任职期间曾受处分,而百姓两度向朝廷申诉挽留他,皇帝因此下旨调查核实,于成龙最终官复原职。
B.于成龙执法严格,绝不徇私。于成龙认为必须依法制裁奸恶之徒,即使是自己的后代有这样的人,自己也会依法惩治他们。
C.于成龙知错能改,深受皇帝信任。于成龙曾因上奏“纳资捐官”“减水坝不宜开”而被廷臣弹劾,也因知错能改而没有被追究。
D.于成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皇帝命于成龙筹办高家堰、归仁堤各处增筑疏浚事宜,他虽重病在身,仍勇担重任,最终病死在任上,皇帝赐祭葬,谥曰襄勤。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疏言运河、黄河堤卑薄者,均宜加筑高厚。河防各设专员,而无顾此失彼之虞。
(2)廷臣议成龙怀私妄奏,当夺官,上命留任,仍兴举简要各工。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姚公讳启圣,字熙止,性豪荡。甫冠,以诸生游通州,竟得知州事。既至,立杖土豪杀之,寻弃官去。归而游于萧山之郊。有二健卒,佩刀驱二女行,一老翁随哭之,则其父也。公阳呼二与之适,且劝以精与金,卒许诺。公出不意夺其刀,连毙二卒,谓老翁曰:“速以而女去!”康熙二年,知香山县。甫下车,澳门贼霍侣成猖甚,督抚不能制,公以计擒之。俄而逃去,又以兵缚之,澳门始平。论功应得上賞督抚恶之反以通海诬之且将置之死。公夜见平南王尚可喜而诉之,可喜上疏言其枉,督抚皆以是自杀,而公亦罢官。客粤中,且无以为生。时年五十,见者多叹其拓落,而公之志浩然。
时和碩康亲王讨精忠,自浙江入,公向与王有旧,乃令其子仪募兵,帅之赴王,请自效。王喜,即令公从征。击枫桥贼,破之。王即军中迁公温处分巡道金事,驻吹台,益募兵,自为一军,破石塘,夺杨梅冈。精忠之骁将曾养性至温州,公使仪逆击,大破之。精忠已夺仙霞关,公为前锋,乃迄人说之曰:“郑氏害日深,何不来归于天子以求生,而反为郑禽乎?”精忠狐疑,公单骑至其营说之。精忠享公,其宾客皆列侍,公饮啖醉饱,指画伉爽。享罢,长揖径出,曰:“王自裁之!”精忠曰:“是殆李抱真之流,定不欺我。”遂降。论功即以公为福建布政司,仍从征,进剿郑氏。
后公用密计授施烺下台湾,七日破之,诏封烺为靖海侯,而公自陈无功,故賞亦不及。是年,公疽发背薨,归葬于越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以诸生游通州 甫:刚刚
B.又以缚之 兵:兵器
C.精忠公   享:宴请
D.是李抱真之流 殆:大概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论功应得\上赏督抚\恶之反\以通海诬之\且将置之死
B.论功应得\上赏督抚\恶之\反以通海诬之\且将置之死
C.论功应得上赏\督抚恶之反\以通海诬之\且将置之死
D.论功应得上赏\督抚恶之\反以通海诬之\且将置之死
【小题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启圣智勇双全。姚启圣路遇抢劫民女的士兵,用计夺刀,杀死士兵,救下民女;后又用计生擒连督抚都不能制服的賊人。
B.姚启圣勇于担当。姚启圣在做知州时,杀死当地土豪;主动参与讨耿的行动,多次率领招募的军队打败耿精忠的队伍。
C.姚启圣豪放不羁。姚启圣做官不久,即辞官;被罢官以后,仍保持浩然之志;独自深入耿军劝降,谈笑自若,慷慨陈词。
D.姚启圣仕途坎坷。姚启圣五十尚落拓无功,此后追随亲王征战,在帮助施烺收复台湾的过程中因为无功,没有得到赏赐。
【小题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阳呼二卒与之语,且劝以稍与翁金,卒许诺。
(2)郑氏害日深,何不来归于天子以求生,而反为郑禽乎?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竹里馆记

王世贞

(1)去新安郭之三里,其地负髙而临深。其江曰练江,泓渟万仭,黄山、白岳,蜿蜒摩天,其址在数十百里之外,而葱郁接于眉睫。其清可以酿,其膏可以粳秫、蔬茹。邑人汪惟一之业在焉。计亩而延袤可二十,而竹据其三之一。惟一乃构数椽,读书其间,以竹自蔽,不复施藩。

(2)惟一之言曰:“吾日三商而起,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有鹤四翼,时唳时舞,吾起而应,竹皆吾助。间一开吾巻,而琅玕①之色流润缃碧②,初阳拂梢,则少文之图若益而青葱者;微飔流响,则少文之琴若益而琮琤③者。吾放歌而声留于长离尾翮④之间,而不杂于尘嚣,不堕于市廛之耳。至于雪之旦,月之夕,白云之芊眠于昼,凉风之飒于夏,吾无不与竹宜者。吾之与此君真足以终其身而不知老者。”

(3)吴兴徐子与异之,题其馆“竹里”,而书属余记,曰:“惟一多游吴越间,而意不能舍其竹以往,得子文而时时寓其目,是惟一不恒有竹而竹恒在也。”惟一曰:“非是之谓也。子之记待吾竹以有,而吾之竹赖子之记以不冺,为两相待者耶?两相成者耶?”予不能辞,乃次而授之为记。

①琅玕:指竹子。②缃碧:代指书卷。③琮琤:玉石碰击声。④尾翮:代指竹梢。
【小题1】第一段画线句运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对第二段划线处标点正确的是(  )
A.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
B.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
C.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
D.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
【小题3】对与“吾无不与竹宜者”相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鹤舞我应时,竹助我雅兴。
B.开卷读书时,竹增我乐趣。
C.放声高歌时,竹脱我尘俗。
D.昼夜睡眠时,竹予我清凉。
【小题4】概括第三段中徐子与汪惟一的说法,作者作“记”的意义有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简析本文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