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右图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读图回答下题。
据图推断
A.丁为大型中心商务区
B.丙区是低等级的商业网点区
C.乙是位于郊区的大型工业园
D.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8-12 02:01: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关于皖江城市带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分析合肥成为皖江城市带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
(2)列举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并分析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对皖江地区城市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3)根据经济活动不同环节的附加值示意图和所学的地理知识,推测发展加工制造业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同类题2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的长江两岸城区商品房均价与住宅土地均价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比该城市的商品房均价和住宅土地均价两条曲线可知
①两条线的起伏均较大,呈现阶梯状变化
②该城市长江西北区比长江东南区商品房均价总体水平高
③商品房均价最高的区域有可能靠近中心商业区
④商品房均价为住宅土地均价的三倍以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小题2】靠近汉江,住宅土地均价较低,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汉江航运价值较长江低
B.距离市区较远
C.地势起伏增大
D.靠近山区,环境优美
同类题3
涅瓦河三角洲地区原为大片丛林和泥潭,平均海拔仅1~2m。1703年,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建设军事碉堡——圣彼得堡要塞,此后克服重重障碍,逐步扩建为圣彼得堡市(位置如下图所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区修建了多条水渠。据此完成30—32题。
【小题1】军事碉堡选址于兔子岛是因为该岛
A.地质稳固,便于建设防御工事
B.资源丰富,适于布局大量兵力
C.气候适宜,适于长期屯兵驻扎
D.四面环水,便于抵御外敌入侵
【小题2】除泥潭广布外,圣彼得堡市政建设的推进过程中还需克服的障碍有
A.土层冻融
B.地形复杂
C.风大浪高
D.丛林繁茂
【小题3】18世纪末图示水渠开凿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城市内涝
B.减轻水运压力
C.营造旅游景观
D.便于城区用水
同类题4
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材料二 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
同类题5
从经济因素考虑,城市各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 ( )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