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材料二 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9-04 11:16: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有关中国京杭运河沿岸一些城市衰落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运河沿岸城市扬州的衰落是由于城市自身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B.运河的淤塞是造成沿岸城市山东省省会城市济南衰落的原因
C.运河沿岸城市的衰落是由于海上运输和铁路的发展而造成的
D.中国南北贸易活动的减弱是运河沿岸一些城市衰落的原因
同类题2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梭梭是小乔木,高1-9米,茎枝内盐分含量高达15%左右,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枝条稠密,根系发达。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从梭梭寄主中吸取养分及水,素有“沙漠冬参”之美誉,吴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阿拉善盟盟府驻地巴彦浩特依托当地丰富的肉苁蓉资源,欲打造影响力较大的肉苁蓉集散中心,但与周边的磴口县相比,面临诸多挑战。图6为阿拉善左旗周边区域图,图7为阿拉善左旗的一处梭棱造林区。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阐述阿拉善左旗的梭梭林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2)评价巴彦浩特肉苁蓉集散中心的形成条件。
(3)说出图7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成因。
同类题3
图中的甲、乙、丙、丁所示地区都是灌溉农业区。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地区为世界著名产棉区的是
A.甲与丙
B.甲与乙
C.丙与丁
D.乙与丁
【小题2】图中所示地区不属于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图中所示地区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是
A.气候变暖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酸雨危害
同类题4
下图中甲为某古镇分布示意,乙为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说法正确的是
①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主因是地转偏向力 ②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
③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 ④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b和d
⑤河岸d在洪水期相对于a、b和c最不易决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小题2】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A.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
B.街区的疏风防寒
C.街区的通风散热
D.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
同类题5
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今,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
①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
②雨热同期,气候优越
③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猎
④便于搬迁和居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世界上最早城市诞生在
A.气候干旱区
B.热带雨林区
C.中低纬度地带的沿海区
D.灌溉农业发达的大河中下游平原区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城市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