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建设“和谐城市”正确的做法是( )
①创新科技,增强企业活力
②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加工工业
③技术革新,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5-16 10:02: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斑块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形状指标是区域内各斑块总边长与最小斑块总边长的比值。在一定区域内,若形状指标等于1,表明该区域的景观均一。下图为1986—2013年厦门市三类建设用地景观平均形状指标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材料判断
A.1986—2001年,出现不同景观类型间相互竞争、相互交错的格局
B.1986—2001年,农村平均形状指标迅速上升,农村景观均一性增强
C.1993—2001年,城镇平均形状指标下降,城镇景观均一性下降
D.1993—2001年,独立工矿平均形状指标上升,工业趋向集聚
【小题2】1986—1993年,厦门市城镇平均形状指标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逆城市化的出现
B.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
C.城市化快速发展
D.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
同类题2
2017年1月26日,全国首条、世界最长的空中自行车道——厦门空中自行车道试运行,全长约7.6千米。初步规划11个出入口,其中与BRT(快速交通系统)衔接6处,与人行过街天桥衔接3处,与建筑物衔接4处,单侧单向两车道。自运营以来骑行量最高的一天突破了万人。据此完成下题。
城市空中自行车专用道的建设,有利于( )
①缓解城市交通拥堵②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③大大缩短上班族通勤时间 ④缓解居民换乘公交困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同类题3
读某国城市人口比例和贫困率变化图,该国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约为2.8%,完成问题。
有关该国的城市化叙述,正确的是
A.进入逆城市化,人口流向农村
B.农业人口较少,基础设施完善
C.城市化水平高,属于发达国家
D.城乡差距过大,人口流向城市
同类题4
区域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表示2000年、201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分布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判断京津冀地区
A.人口重心朝着集合重心的西南方向偏移
B.经济重心的移动幅度小于人口重心的移动幅度
C.自然差异导致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在空间上偏离
D.人口重心偏移受到北京、天津经济发展的影响
【小题2】为促进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A.增强区域内中小城市的人口吸引力
B.强化资金、技术、人才在京津冀集聚
C.限制高新技术产业在区域内转移
D.提高区域内特大城市的人口综合承载力
同类题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下图示意近3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1)概括2015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
(2)简要归纳近30年来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的表现。
(3)简述长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生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