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区域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表示2000年、201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分布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判断京津冀地区
A.人口重心朝着集合重心的西南方向偏移
B.经济重心的移动幅度小于人口重心的移动幅度
C.自然差异导致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在空间上偏离
D.人口重心偏移受到北京、天津经济发展的影响
【小题2】为促进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A.增强区域内中小城市的人口吸引力
B.强化资金、技术、人才在京津冀集聚
C.限制高新技术产业在区域内转移
D.提高区域内特大城市的人口综合承载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5-27 01:00: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图及相关文字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 今年以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具体一点就提出了要充分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保定今后要要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右图为京津冀城市群分布图。

资料二 保定市区与北京、天津相距均为140公里左右。该市通过京广高铁和保津城际铁路使保定通达京津仅需半小时左右。保定西倚太行山,东有白洋淀,集山区、平原、湿地等多种地理地貌于一身,水、土地等资源条件较为充足。此外保定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具有较强的人才支撑能力。保定市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该市原有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装备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其他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发展迅速,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

(1)分析北京进行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原因及由此带来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简述保定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有利条件。并分析本次承接过程中对保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

(3)据图说出京津冀地区特大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并简述该区域城市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4)当前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是?针对这一问题有何应对措施。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二  上图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下图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__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分)
(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 。(3分)
(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_ ;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_________ ,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苏南地区____________ 苏中地区_______ 苏北地区___________ (3分)
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
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