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斑块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形状指标是区域内各斑块总边长与最小斑块总边长的比值。在一定区域内,若形状指标等于1,表明该区域的景观均一。下图为1986—2013年厦门市三类建设用地景观平均形状指标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材料判断
A.1986—2001年,出现不同景观类型间相互竞争、相互交错的格局
B.1986—2001年,农村平均形状指标迅速上升,农村景观均一性增强
C.1993—2001年,城镇平均形状指标下降,城镇景观均一性下降
D.1993—2001年,独立工矿平均形状指标上升,工业趋向集聚
【小题2】1986—1993年,厦门市城镇平均形状指标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逆城市化的出现
B.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
C.城市化快速发展
D.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5-08 05:21: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城市人口规模,合理的城市化可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_______
同类题2
农村农民建设住房所用的土地成为宅基地。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出现“人走屋空”的现象,新建住房不断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下图为某空心化村庄的演化模式图,其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全村、村中心及村周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到A点时,村中心住人宅基地面积减少趋势开始逆转
B.到B点时,村中心和周边住人宅基地的变化趋势相同
C.到D点时,全村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D.到F点时,全村宅基地废弃和闲置最为严重
【小题2】影响D-H时段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化的持续推进
B.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C.农村宅基地面积减少
D.村庄基础设施不完善
同类题3
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
同类题4
读下图“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1950~1960年,城市化进程变慢
B.1960~1970年,城市化水平较高
C.1970~1980年,城市化水平降低
D.1980~2010年,城市化进程较快
【小题2】我国城市化的表现是
①总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增加 ③农村人口减少 ④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3】城市化进程过快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交通拥堵
B.噪声污染
C.住房紧张
D.农业人口减少
【小题4】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量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文化因素
C.历史因素
D.环境因素
同类题5
下图为墨西哥1995年~2010年人口迁移趋向及数量图(箭头粗细表示迁移规模大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图中可知墨西哥
A.城市化率不断下降
B.中等城市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总量下降
D.逆城市化趋势加剧
【小题2】引起图中人口迁移趋向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乡村农牧业快速发展 ②中等城市用地紧张
③大城市吸引力下降 ④政策鼓励大城市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