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列城市的排序符合交通、宗教、资源顺序的是( )
A.石家庄、大庆、拉萨
B.株洲、麦地那、匹兹堡
C.伯明翰、郑州、麦加
D.拉萨、合肥、大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6-25 11:17: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各题。
【小题1】图中M、N城所在国的国民主要信仰()
A.伊斯兰教
B.佛教
C.犹太教
D.基督教
【小题2】N城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沿河、沿海的位置
B.丰富的石油资源
C.便利的管道运输
D.活跃的宗教活动
同类题2
澜沧江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下图为“澜沧江流域人口密度、人口总量与高程分布图及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信息显示
A.0米附近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
B.1000-1500米人口数量随高程增大迅速降低
C.2000米人口密度最大,水热组合最好
D.5000米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
【小题2】由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与坡向的关系可知
A.与村相比,乡镇选址更趋向采光好的方向
B.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时间上
C.居民点在坡向的选择上与山体走向有关
D.乡镇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少的是正北方向
同类题3
左图是某校兴趣小组对右图四条线路中的两条线路沿线聚落调查后作的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条线路人口密度最小的是哪一条?分析其自然原因。
(2)分析a、b两条曲线最有可能是沿甲、乙、丙、丁四条线路中的哪两条线路所得的结果?并说明判断理由?
(3)分析a、b两条曲线所代表的聚落特征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形态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向外扩展的主要自然优势条件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小题2】下列关于该城市的描述正确的( )
A.建国前,公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B.建国后,铁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C.建国以来城市化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D.郊区城市化是城市扩展的主要途径
同类题5
材料 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通州正式成为北京行政副中心。
(1)常住人口由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构成,读图描述通州区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
(2)说出通州成为北京行政副中心的区位条件。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