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澜沧江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下图为“澜沧江流域人口密度、人口总量与高程分布图及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信息显示
A.0米附近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
B.1000-1500米人口数量随高程增大迅速降低
C.2000米人口密度最大,水热组合最好
D.5000米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
【小题2】由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与坡向的关系可知
A.与村相比,乡镇选址更趋向采光好的方向
B.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时间上
C.居民点在坡向的选择上与山体走向有关
D.乡镇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少的是正北方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0-28 07:01: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塔里木盆地图。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大部分聚落已移向地势高的地方,其原因主要是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
C.荒漠范围扩大
D.交通线增多
同类题2
下列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比较,一般能成立的是( )
①平原大于山区 ②热带大于温带 ③城市大于农村 ④内地大于沿海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同类题3
读“某区域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相比,更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
(2)计划修建A村镇到B村镇的公路,①②两个线路方案中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
(3)说出图中村镇的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读“汉新欧、渝新欧和郑新欧国际铁路路线图”,铁路线终点城市是杜伊斯堡,该城市地处鲁尔河与莱茵河交汇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三起点城市与该铁路终点城市对比( )
A.气候不同,自然带也不同
B.至少有一城市与终点气候相同
C.有两城市与终点植被相同
D.至少有一城市与终点的自然带相同
【小题2】关于丁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全年受副高控制,气候干燥
B.丁城市周边多沙漠戈壁景观
C.引塔里木河水发展绿洲农业
D.边境城市适合引进外资企业
【小题3】关于该国际铁路的积极意义,描述错误的是( )
A.促进东西方共同发展
B.带动沿线各个国家发展
C.加快沿线资源枯竭速度
D.为中西部制造寻求便捷通道
同类题5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中聚落分布规律是
,呈
状形态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河流对聚落的有利影响是
。
(3)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庄之间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呈“之”字形。分别说明这样修建的原因。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