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左图是某校兴趣小组对右图四条线路中的两条线路沿线聚落调查后作的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条线路人口密度最小的是哪一条?分析其自然原因。
(2)分析a、b两条曲线最有可能是沿甲、乙、丙、丁四条线路中的哪两条线路所得的结果?并说明判断理由?
(3)分析a、b两条曲线所代表的聚落特征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7-03 12:38: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面的图和表格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读图,描迷两图中俄罗斯等温线的分布有何差异。
(2)根据所学知识及下表,分析俄罗斯耕地面积略多于中国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却少于中国的自然原因。
材料二 下表是上图中甲、乙、丙三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表.
(3)根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丙三条河流春季径流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结合上图,分析俄罗斯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原因。
(5)简要分析上图甲、乙两河所在平原沼泽广布的主要原因。
同类题2
聚落作为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无不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的聚落分布反映的地理环境最有可能位于( )
A.滨海地区
B.丘陵地区
C.盆地地区
D.河谷地区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聚落都是从集市发展起来的城市
B.都属于热带地区的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带
C.聚落的分布是河流发源地
D.聚落里的人多从事第一产业
同类题3
关于地形条件与城市分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凡是地形平坦的地区都是城市的密集区
B.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C.巴西的城市多分布于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孙平原上
D.我国特大城市大部分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
同类题4
下图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I阶段孕育的城市大多分布在( )
A.著名旅游胜地
B.河流中下游平原
C.铁路交汇处
D.矿产资源富集地
【小题2】在III阶段,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布局集中
B.人地关系紧张
C.科学技术进步
D.交通运输发展
同类题5
下图分别为A、B、C三个城市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A.B.C三城市中,最先形成的应是____,其最早出现城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三城市中,最后形成的应是__________。
(2)城市B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3)B所在国家的首都20世纪70年代后,该城人口有所下降,大量人口迁往卫星城,这种现象称_________,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城市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