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宅基地是专门用于农民居住的农村用地。在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的现象,新建住房不断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读“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模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到M点时,村中心住人宅基地面积减少趋势开始逆转
B.到N点时,村中心和村周边住人宅基地的变化趋势相同
C.到P点时,全村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D.到R点时,全村宅基地的废弃和闲置最为严重
【小题2】P—T时间段内,导致全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的持续推进
B.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C.农村宅基地面积减少
D.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1-12 10:21: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网络城市指的是两个或更多的原先彼此独立但存在潜在功能互补的城市,借助于快速高效的交通走廊和通讯设施连接起来、彼此尽力合作而形成的富有创造力的城市集合体。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乙中显示的目前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特点是( )
A.中小城镇数量多,城市化水平高
B.特大城市发展突出,小城镇发展不足
C.没有大城市,城市之间没有联系
D.大城市数量少,带动区域发展作用不明显
【小题2】根据“网络城市”理论,下列不属于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措施的是( )
A.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增加节点城市
B.加速大城市发展,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C.加大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D.共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同类题2
城市景观的变化,如道路繁荣、高楼林立被称为景观城市化;城市内部人口潜在的变化,如精神文明建设、人口素质提高被称为人文城市化。读“某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图(指数越大表示发展水平越高)”,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小题2】当城市景观发展速度高于人文发展速度时形成“过度城市化”,反之则形成“滞后城市化”。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区域,人文城市化建设亟需加强
B.乙区域,应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
C.丙区域,人口素质高,城市规划合理
D.丁区域,景观发育程度较高
同类题3
下图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该地区城市分布的自然区位条件不包括( )
A.地形
B.矿产
C.河流
D.气候
【小题2】1985到2000年,该地区( )
A.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B.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C.城市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D.城市用地规模不断减小
【小题3】推动该地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
A.人口增长率的快速提高
B.迁入人口的大量增加
C.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D.环境质量的显著改善
【小题4】据统计,R城(上海)中心区人口数量减少,近郊区人口增加明显。该现象可能( )
A.延缓城市化进程
B.加重城市环境污染
C.促进郊区经济发展
D.加大城乡发展差距
同类题4
城市外围轮廓形态的紧凑度被认为是反映城市空间形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形态紧凑度计算公式是:c=2
/P,公式中c指城市的紧凑度,A指城市面积,P指城市轮廓周长。下表为我国三个城市的形态紧凑度变化资料。读表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三个城市依次是
A.广州、沈阳、北京
B.广州、北京、沈阳
C.沈阳、北京、广州
D.北京、广州、沈阳
【小题2】城市紧凑度的大小影响城市的发展。其对城市发展的利弊评价,正确的是
A.城市紧凑度低,有利于市区行政管理
B.城市紧凑度高,降低了城市环境质量
C.城市紧凑度低,不利于市区汽车运行
D.城市紧凑度高,各功能区的利用效率低
同类题5
【小题1】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小题2】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
A.城市人口数量
B.城市的用地规模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D.特大城市数量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