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该地区城市分布的自然区位条件不包括( )
A.地形
B.矿产
C.河流
D.气候
【小题2】1985到2000年,该地区( )
A.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B.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C.城市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D.城市用地规模不断减小
【小题3】推动该地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
A.人口增长率的快速提高
B.迁入人口的大量增加
C.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D.环境质量的显著改善
【小题4】据统计,R城(上海)中心区人口数量减少,近郊区人口增加明显。该现象可能( )
A.延缓城市化进程
B.加重城市环境污染
C.促进郊区经济发展
D.加大城乡发展差距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9-21 07:55: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 A地早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中期当地改种蔬菜,瓜果、花卉,部分出口,现在成为市区。导致A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①早期到中期:农业科技的发展 ②中期到现在: 城市化的发展③早期到中期: 市场需求的增加 ④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的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该城市传统工业规模的变化与原因,正确的是
①规模:先增大后缩小②规模:先缩小后增大③原因:早期到中期: 交通的发展④原因:中期到现在: 产业的升级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2
城市中大面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
①净化城市空气②减轻酸雨危害③防止水土流失④减轻“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同类题3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某市城市化过程及该市地租随距市中心距离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甲反映了该城市可能出现 ( )
A.郊区城市化现象
B.再城市化现象
C.逆城市化现象
D.大量卫星城
【小题2】若图乙箭头方向表示数值增加,则图中b地最可能位于 ( )
A.旧城中心区
B.远郊地区
C.新兴工业区
D.城市环形道路沿线
同类题4
读1982年和2012年某城市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说出该城市初期形成的自然区位条件和30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5分)
(2)说出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2分)
(3)从该城市钢铁厂和化工厂中任选一处,从环境因素考虑,说明其布局是否合理并分析原因。(3分)
同类题5
读我国某南方城市10年间人口增长统计表(单位:万人),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户籍人口
132.1
139.4
150.9
165.1
181.9
196.8
212.4
228.1
241.5
251.1
非户籍人口
592.5
607.2
627.4
635.7
645.9
674.3
700
726.2
753.6
786.1
总人口
724.6
746.6
778.3
800.8
827.8
871.1
912.4
954.3
995.1
1037.2
【小题1】2001—2010年间,该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户籍人口
B.非户籍人口
C.总人口
D.无法比较
【小题2】2001—2010年间,该城市总人口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A.3%
B.4%
C.5%
D.6%
【小题3】该城市人口10年间的变化,给该城市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A.城市经济停滞不前
B.青壮年劳动力不足
C.人口老龄化更加严重
D.城市房价上涨迅速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