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某城市建成区用地面积变化图(图甲)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比例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1)据甲图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趋势。
(2)说出该市的A、B、C三大城市功能区类型,指出形成这种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因素。
(3)分析该市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外迁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5-12 03:10: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国际上形成了两大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采用“内含式”的城市扩容模式主要是由于
A.城市化水平低
B.人口数量多
C.人口密度大
D.经济发展水平高
【小题2】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若全部采用“外延式”城市扩容模式,将会带来的后果是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B.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D.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同类题2
现在有些大城市实行 “公交优先”的规定,其目的是( )
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
B.抑制私人小汽车
C.想让公共汽(电)车等多赚点钱
D.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同类题3
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下为某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处于晚高峰(下班时间)的时段是
A.a
B.b
C.c
D.d
【小题2】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A.柏林(52°31′N,13°2′E)
B.火奴鲁鲁(21°18′N,157°49′W)
C.东京(35°69′N,139°69′E)
D.巴西利亚(15°47′S,47°56′W)
同类题4
读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50年乡村人口约占30%
C.中心城区人口2050年与2000年基本相同
D.2040年郊区人口多于乡村人口
【小题2】下列关于该区域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00年以来城市化水平先提高再下降
B.2010年城市化水平约为50%
C.2030年以后郊区人口比重增速降低
D.2040年以后城市化水平基本不变
同类题5
美丽的广东实验中学绿树成荫,鲜花满地,下图是我们高中部的校园一角—高一楼前的花圃。读图回答下面下题。
图中种植池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美化校园环境
B.阻挡雨水杂物
C.减少建设成本
D.防止人为践踏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城市功能区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