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典例1 (2018年中考山东潍坊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青峰湖(簇拥/倒映)着广袤的蓝天和绵延的青山,像一位和蔼的母亲,把  ① 揽入自己温暖的怀抱。清风吹拂过来,轻轻揉皱湖水。涟漪缓缓地,一波一波亲吻着岸边的岩石。清澈透明的湖水将金黄的阳光梳了又梳,折了又折,镀在浅水里的岩石上、草株上。湖中的芦苇,悠闲地弯成几条长长的曲线,分不清哪一段是自己,哪一段是倒影。偶有鱼儿慢不经心地游过,  ② ,闪烁起无数(耀眼/炫耀)的光斑,似有数不清的金鱼银鱼在欢腾蹦跃。而大多数时候,湖面是幽静的,好像智者的黑眸,(深邃/深刻)而悠远;  ③ 。无疑,青峰湖是美的,不矫不饰,不矜不伐;美得真实,美得动人。
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蓝天上飘浮的白云和青山放飞的小鸟  ②便打碎了明镜一般的湖面  ③仿佛一首含蓄而内敛的朦胧诗
B.①青山放飞的小鸟和蓝天上飘浮的白云  ②便打碎了明镜一般的湖面  ③仿佛一首朦胧诗,含蓄而内敛
C.①蓝天上飘浮的白云和青山放飞的小鸟  ②湖面便如同被打碎的明镜  ③仿佛一首朦胧诗,含蓄而内敛
D.①青山放飞的小鸟和蓝天上飘浮的白云  ②湖面便如同被打碎的明镜  ③仿佛一首含蓄而内敛的朦胧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7-06 09:16: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流浪地球》体现了中国电影电影观、审美观以及价值观表达的新突破。中国有尚古的文化传统,重视 、以古鉴今。在影视创作中,历史剧、古装剧一直是最有影响的题材之一,即便是不少幻想类、穿越类的作品,也往往向古代穿越,缺乏面向未来、基于科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而《流浪地球》借助刘慈欣建构的小说,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在幻想科学基础上的未来世界。人类未来2500年的伟大救赎行为,使这部电影有了全新的时空观。地球流浪的故事让中国电影开启了一个新的维度,一种新的想象,展开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即便影片对未来的设计、对科学的假设、对人物的呈现,还有缺憾,但是 ,它所开启的绚丽而宏大的科学与想象的未来,对中国电影来说如同 般珍贵。

影片三代人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家庭在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作用。这种以家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支撑中国人千百年来承传文明、抵抗黑暗的重要力量。这里的三代人既是血缘关系,也是社会关系,既相互依存,也相互独立,既有长辈的教导,也有后辈的成长。最终父亲的自我牺牲,(   )几位主角的故事体现了中国人敢于担当、 的人格,但是其代表的也是一种人道主义的立场和价值观,所以没有了那种自我炫耀的排他性,能更好地被世界所共享。影片用创作实践说明,要真正讲好中国故事,就必须让中国故事为中国乃至世界观众所接受。

 (《家国情怀与人道主义精神的融合》尹鸿 《光明日报》2019年2月27日,有删改 )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温故知新  白璧微瑕  空谷足音  杀身成仁
B.推陈出新  白璧微瑕  振聋发聩  舍生取义
C.推陈出新  瑕不掩瑜  醍醐灌顶  舍己为人
D.温故知新  瑕不掩瑜  空谷足音  舍生取义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而借助刘慈欣小说的建构,《流浪地球》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在幻想科学基础上的未来世界。
B.而《流浪地球》借助刘慈欣建构的小说,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在科学幻想基础上的未来世界。
C.而《流浪地球》借助刘慈欣小说的建构,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在幻想科学基础上的未来世界。
D.而借助刘慈欣小说的建构,《流浪地球》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在科学幻想基础上的未来世界。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既是为了孩子,更是为了人类,使家国情怀与人道主义走向了统一。
B.既是为了人类,更是为了孩子,使人道主义与家国情怀走向了统一。
C.使家国情怀与人道主义走向了统一,既是为了孩子,更是为了人类。
D.使人道主义与家国情怀走向了统一,既是为了人类,更是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