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列地区在相同的面积条件下,承载人口最多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河西走廊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1-03-28 07:24: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人、4500人,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000人
B.10000人
C.4500~6000人
D.4500人
同类题2
2015年中国城市竞争蓝皮书发布,在宜居指数、生态指数、和谐指数竞争力方面,北京落选前十。下表反映了近10年来北京市人口及其构成的变化。读表回答下列小题。
表(注:男女性别比是指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量)
常住人口总数(万人)
其中外来人口(万人)
男女性别比
外来人口男女性别比
60岁及以上人口(万人)
平均每个家庭人口数
2005年
1356.9
256.3
108.9
150.8
170.1
2.91
2015年
1961.2
704.5
106.8
118.9
246
2.45
【小题1】以上数据表明,10年来北京( )
A.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B.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C.外来人口女性比例增加
D.人口流动规模趋于减缓
【小题2】北京市的环境人口容量正接近极限,其环境人口容量首要的影响因素是( )
A.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
B.科学技术水平
C.居民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D.地区开放程度
同类题3
根据“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某地以耕地、森林、矿产、淡水四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6 000、10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
A.耕地
B.森林
C.矿产
D.淡水
【小题2】21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关于三者关系的表示,正确的是( )
A.a<b<c
B.c<b<a
C.b<a<c
D.a<c<b
同类题4
图甲是我国部分地区图,图乙是“A、B两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图” ,读图回答。
(1)图甲中,北京的环境人口容量远远大于拉萨。说出北京环境人口容量更大的主要原因。
(2)图甲中箭头表示北京周边省区农村人口流向北京。这种人口流动对周边省区农村有何影响?
(3)图乙中,B国从人口年龄结构可以看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什么?缓解该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4)“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图乙两国中,“空巢老人”现象最严重的是
国。
同类题5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锋面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状况是
。
(2)与长沙相比,A地气温日较差
,其原因是
。
(3)20世纪80年代以来图示地区是我国主要的人口
(
迁出或迁入)区,影响其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4)与西藏的拉萨相比,武汉的人口容量较
(大或小)。
(5)近年来图示地区城市化速度快,其城市化的动力是
。
(6)河流在武汉和重庆两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
和
。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合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