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在《孟子》中有这样的记载:互乡是一个风俗恶劣的地方,人们一般不和这个地方的人打交道,但是,该地的一个少年却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很疑惑。孔子说:“肯定他的进步,不等于认可他过去的错误,何必纠着别人的辫子不放呢?人家改好了,要肯定他有进步,过去的就不要提了。”
(材料二)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小题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主张?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2】材料二中孟子提出“不屑之教”,和材料一孔子的教育主张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3-09-02 08:42: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桃花常在诗歌中象征着美好生活,如果想送一幅书法作品给在家颐养天年的老人,下列诗歌适宜作为书写内容的一项是
A.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B.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应知侍史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C.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同类题2
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
①
,
②
。
③
,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
①尽管对竹的“高节”“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
②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尽管对竹的“高节”“坚贞”也偶有提及
③表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
④表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崇敬
⑤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
⑥竹作为一种社会风范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同类题3
请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请将你选择的小题号填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
①殽之战后,秦穆公素服郊次,乡师而哭。请发挥想象,描写当时的场景。要求想象合理,有细节描写。
②刘邦从鸿门宴逃走后,张良入谢。项羽接受了刘邦的玉璧,并置之坐上。请推测项羽此时的心理,写一段心理描写的文字。要求符合项羽的性格特点,有逻辑。
③某海外华侨中学生访问团来学校交流,想了解中国历史人物身上所体现的传统精神,为此校团委请同学们推荐一个历史人物。在邹忌、烛之武、信陵君、苏武中你会推荐谁?请谈谈你的理由。
同类题4
假如郑愁予于10月份应邀来你校作演讲,并由你做主持人,请你就此拟写一段欢迎词,不少于60字。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