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愿所有的过去和未来的泪珠, !我愿将满腔的忧愤, !我愿将凄切的悲歌, !我愿以绵绵的情丝, !我愿以热烈的一颗赤心, !
①诉之于春风 ②都付之流水 ③浮之于太空 ④挂之于树梢 ⑤给与林间鸟鸣
A.②①⑤④③ B.②⑤③①④ C.①③④⑤② D.①②⑤④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06-11 03:22: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5年前,***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在这里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殷切嘱托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    ,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这些年来,湖南省湘西州按照***的要求,“不栽盆景,不搭风景”,    ,苦干实干,真脱贫、脱真贫,探索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之路书写了精准扶贫的十八洞村样本

今日的十八洞村群山环抱,山霭缭绕,房舍林立,游客    。仅仅五年多前,这里还是一个交通落后,村容破旧、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668元的贫困村。近年来,十八洞村转变思想观念,发展特色产业,向全面小康稳步迈进。今天,十八洞村不仅实现了自身脱贫摘帽,( )。在发展扶贫产业上,注重统筹布局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在内生动力激发上,深入开展扶贫扶志活动;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攻坚力量统筹上,形成全州上下    、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攻坚大格局。这几年,湘西州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上升,成为其减贫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增收最快和获得感最强的时期。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因地制宜   求真务实   不绝如缕   风雨同舟
B.因势利导   实事求是   络绎不绝   风雨同舟
C.因地制宜   求真务实   络绎不绝   同心共济
D.因势利导   实事求是   不绝如缕   同心共济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其脱贫经验更复制、推广到了全州
B.其脱贫经验更推广、复制到了全州
C.而且脱贫经验被推广、复制到了全州
D.而且全州复制、推广其脱贫经验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脱真贫、真脱贫,探索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之路,书写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样本。
B.真脱贫、脱真贫,书写了精准扶贫的十八洞村样本,摸索走出了精准扶贫的一条路。
C.脱真贫、真脱贫,书写了精准扶贫的十八洞村样本,探索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之路。
D.真脱贫、脱真贫,摸索走出了精准扶贫的一条路,书写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样本。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你幸福吗?”“我姓曾。”这段神奇的对话出现在近日某电视台播出的“你幸福吗”特别调查节目中。这名务工人员看似文不对题,却因令人遐想联翩的回答在网络上火速走红,被网友们封为2012又一“神一样的回复”。在随后几天的节目中,面对记者“你幸福吗”的提问,类似的“神回复”竟然频出不断:“你幸福吗?”“你问我幸福吗?姐姐你可真逗。”“你幸福吗?有什么遗憾吗?”“现在还没有成功地收回钓鱼岛。”“你遇到过什么最坏的事?”“(接受你采访)队被人插了。”……这些答非所问的搞怪回答让收看节目的观众忍俊不禁,更引发了网络上热议连连。
针对上述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形,有评论指出,记者面对各异的受访对象,所用的语言应符合不同受众的习惯,提问的方式应有所区别,不宜千篇一律,问题的设置应细分而具体,不宜大而抽象。如果把“你幸福吗”这样的问题细化分解为贴近受访者日常生活的小问题去问,可能就不会出现这些尴尬场面了。
【小题1】请概括第一段话的文意,将第二段的空缺处补充完整。(不超过15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假如你是一名记者,就“你幸福吗”这一问题你会怎么提问?请从下面的受访者中任选其一,写出你的提问内容,要求语言得体,简洁明了,不超过60字。
小学生 中年民工 农村老人
受访者:________
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你觉得现在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