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回到家中,频频刷微博又成了很多年轻人的“必修课”。

②它对人们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以及理性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构成挑战。

③很多人都熟悉的一个场景是:地铁车厢里,大家都低头摆弄手机、电纸书或者平板电脑。

④碎片化阅读在便于利用零碎时间来阅读信息的同时,也大量挤占了人们深阅读的时间。

⑤这种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趋势,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碎片化”“浅阅读”的忧虑。

⑥碎片化阅读还使人形成了一种惰性化的依赖,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或者交互来获得知识碎片。

A.③②①⑤④⑥
B.②③①⑤④⑥
C.③①⑤④⑥②
D.②③④⑥①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4-03-15 04:28: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沈括是北宋时期(   )的科学家与科技史家,他(   ),善于观察,在天文、地理、水利、算术、物理、生物等诸多科学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被称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沈括为官30多年间走过了宋朝很多的山川,这让他有机会对所行之处的地理进行科学的研究、考察与分析。熙宁七年(1074)沈括察访河北西路时,根据山崖中的螺蚌化石和砾层的层积带推断出太行山在远古时就是海滨。这种通过地层结构分析海岸线的方式与现代地质学(   ),十分超前。在任鄜延路经略使时,沈括发现了延州地区人们有使用石油的现象,将之记录于《梦溪笔谈》中。他首次使用“石油”一词,并预言石油“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_________________。沈括还首次对华北冲积平原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他观察到华北许多河流中都含有大量泥沙,又对比古籍中海陆变迁的记载,认为华北平原是由河流中的淤泥沉积形成的。此外,他对比了雁荡山和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认为两者都是通过流水侵蚀形成的。这一发现也是(   )的,比美国人郝登的流水侵蚀学说早了700年。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让他有机会对所行之处的地理进行科学的考察、分析与研究。
B.这让他有机会对所行之处的地理科学的进行研究、分析与考察。
C.这让他对所行之处的地理有机会进行科学的研究、考察与分析。
D.这让他对所行之处的地理有机会进行科学的考察、分析与研究。
【小题2】下列在文中横线上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个在900多年前的宋代是非常具有远见性的观点
B.这个观点在900多年前的宋代是非常具有远见性的。
C.在900多年前的宋代这个观点是非常具有远见性的。
D.这个在宋代900多年前是非常具有远见性的观点。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首届一指 博学多才 不谋而合 史无前例
B.首屈一指 博闻强记 不约而同 空前绝后
C.当仁不让 博学多才 不谋而合 史无前例
D.当仁不仁 博闻强记 不约而同 空前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