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应用会话要求能根据对象恰当地使用语言,能根据场合恰当地运用不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有礼节有分寸的话语。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人家的东西很好但太贵,不想买,而人家依然热情地给你推销,你可以委婉地对卖东西的说:
(2)一陌生人说话绝对片面,观点言辞偏激,还征询你的看法,你应该这样对他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7-06-30 04:17: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①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他还主张读书是为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文人
③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
④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态度
⑤他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⑥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
④①②⑤⑥③ B.⑥③⑤②④① C.④①⑥②⑤③ D.⑥③⑤④②①
同类题2
请用简明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雕匠一段话的深刻含意,不超过20字。(5分)
有两段树根,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神,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猴。于是两段树根有了不同的命运:一段被人供奉膜拜,一段成了人的玩物。被雕成猴的树根埋怨雕匠说:“我们同是树根,命运却如此截然不同,都是因为你,我们的命运都是你一手雕刻而成的啊!”“我哪有这等本事,去雕刻别人的命运!”雕匠缓缓说道:“其实,从土里出来的时候,你们一个长得像神,一个长得像猴,我只是按你们的形状略加雕刻而已。”
同类题3
下面是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介绍梁启超的一段话:
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
倒不是
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
也不是
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
实在是
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试分析“倒不是”“也不是”“实在是”连用,在此句中表达效果上的妙处。(5分)
同类题4
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各写出一个适用于句中横线处的熟语(俗语、歇后语或成语均可答在序号后面。)(2分)
【小题1】爷爷被无辜打成"反革命"之后,
,爸爸和叔叔也受到了牵连。
【小题2】俗话说
。军队需要严明的纪律,才会有战斗力,社会需要合法的道德行为规范,才能正常运转,规矩时时刻刻参与我们的生活,它是社会生活中一定的标准、法则。
同类题5
语言综合运用。(15分)
林冲忍无可忍,奋起反抗,杀死了差拨、富安、陆谦,投奔梁山。对林冲投奔途中的情形,前人曾吟唱道:
登高欲穷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
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愁赋。
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难渡。
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请认真阅读这首唱词,然后将“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难渡”扩写为一段文字。
要求:①以林冲为描写对象,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理;②想象合理,与林冲当时的心理相吻合;③不少于200字。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