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分)
(1)请说说下面这则“冷幽默”的言外之意。(2分)
话说沙尘暴漂洋过海吹到美国,一位老人走上街头,张开双手,45度仰望天空,泪流满面,深呼吸,激动地说:60年了,60年了,终于闻到家乡的泥土味了。
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非常火爆,网友“漂在北京”在微博上说:“看着屏幕上的家乡毛豆腐,我的泪水和着口水一起流了下来。”请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跟帖劝慰。(2分)
跟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2-10-11 08:37: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项是(3分)()
十年前的冬天,一列南去的火车将我带到徽州。火车刚进入皖南山区,我便感觉雪下得比平原地区要大,车窗外已是一片莹白。远山脚下,
,一直浮在那里,久久不散。山谷中的溪流并未结冻,似有隐约的水流声传来。
A.风雪好像把缕缕炊烟冻僵了
B.炊烟缕缕,好像被风雪冻僵了
C.炊烟缕缕,风雪好像把它冻僵了
D.缕缕炊烟好像被风雷冻僵了
同类题2
下面是分别为“杏花村酒”和“茅台酒”设计的广告词,你认为哪条好?请选择其中一条,说明其好的理由。(4分)
①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酒)
②空杯尚留满室香(贵州茅台酒)
同类题3
许多俚语俗谚如“树大自然直”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事实上并不一定是那么
回事,有些甚至近于谬论;请发挥你的想像和思辨能力,再举出4个例子。(4分)
(1)
(2)
(3)
(4)
同类题4
请将下面的几句话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使前后衔接最恰当
“寻根文学”是80年代一个引人瞩目的文学事件,如今已经赢得了文学史的承认和记载。
,
,
,
,
,
,
。
① 开始对民族文化的渊源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
②“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
③如同文学史上的诸多命名,这个通俗名称的形成带有几分偶然
④韩少功的主张得到了广泛的响应
⑤韩少功的一篇短文《文学的“根”》是这个名称产生的最初缘由
⑥他们一致认为,亦步亦趋地追随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不可能赢得领衔主演的机会
⑦一批作家——例如阿城、贾平凹、李杭育、郑万隆、王安忆等等
同类题5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杨柳作为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意象,从先秦到汉唐时期,
,
。这不仅同北方生态环境的整体衰退有关,而且
,同时
。杨柳作为江南意象,
,典型地体现了江南区域文化的美学意义。
①也是建立在社会经济、文化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基础之上
②对杨柳的吟咏多体现北方地域色彩
③包含了物华繁茂、水乡清柔和风俗奢乐的象征意蕴
④晚唐以来却越来越具有江南水乡的气息
⑤和杨柳品种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
A.③④①②⑤
B.②④①⑤③
C.②④⑤①③
D.③④①⑤②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