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2009年5月5日,《人民日报》记者专访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大学生“村官”吴奇修。请你根据吴奇修的回答,在横线上补上记者的提问。
记者:   
吴奇修:刚上大学时,我的理想是读研究生,当经济学家。但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对农民有一种纯朴的报恩心理。1986年我先后到沿海发达地区和贫困山区搞社会调查,地区之间的巨大反差令人震撼……回校我就打报告,申请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工作。应该说,是热血青年的满腔赤诚和知识分子的报国情怀,以及朴素的报恩思想和对农民的情结等几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促使我义无反顾地走向了最基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0-07-17 10:18: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个题。

科技工作如何才能富有吸引力、受人尊崇向往?    不一而足。让科学家 备受敬仰,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一定程度上说,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提高到800万元,仍不算高,但是额度一下子提高60%,足以表明整个国家重视科技的鲜明立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向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颁奖,足以显示整个国家所夯定的价值坐标;获奖者受到万众瞩目足以传递了科技在整个国家的重要地位被與论所激赏。而这一切,无不传递了明确信号(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国家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科技。

一批又一批科学家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勇于创新、严谨求实,有的“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甚至付出生命代价,优待他们,不是 吗?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通过革新,让科学家拥有更广阔的舞台,不也是      吗?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言人人殊 功成名就 不容置疑 名正言顺。
B.议论纷纷 功成名就 天经地义 理直气壮。
C.言人人殊 名利双收 天经地义 名正言顺。
D.议论纷纷 名利双收 不容置疑 理直气壮。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科学技术深刻影响。
B.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
C.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受到科学技术今天这样的深刻影响。
D.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对国家前途命运有今天这样的深刻影响。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获奖者受到万众瞩目,足以传递科技在整个国家的重要地位这一信息,并被舆论所激赏。
B.获奖者受到万众瞩目,并被舆论所激赏,足以传递了科技在整个国家的重要地位。
C.获奖者受到万众瞩目,足以传递科技在整个国家的重要地位,并被舆论所激赏。
D.获奖者受到万众瞩目,并被舆论所激赏,足以传递科技在整个国家的重要地位这一信息。